灯火阑珊人迹稀,昔日繁华付流水。

从熙熙攘攘到门可罗雀,家门口那总是亮灯的超市忽然熄了光?这关门潮的缩影和寒意,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体会。

其实一线和乡村反而会受到的影响较小一点,二三线城市,以及一些县城,关闭的商铺会多。

12月2日有媒体发布了报道,“第一批县城加盟商开始闭店了”。一些是知名品牌的零食店,还有另外一些餐馆……

你可以看到这篇长篇大论的陈述性报道,有着惊人的1600多点赞,却仅仅只被打开了2条评论。

两句评论寒透骨,一片点赞锁哀声。

这个数字,足以说明评论中是些什么样的感同身受和痛心疾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早在几天前,我还看到了另外一些消息,比如有修车店的老板发出感慨,今年已经小亏20万了,4个修理厂到现在只剩下2个。没办法,那些老客户都换电车啦,这车一般人根本修不了,配件太多,迭代也非常快。

电车的普及速度恐怕会越来越快,所以对于修车店老板的这番感叹和境遇,我们又能说什么呢?

接下来,你的客户会更少?

一声叹息,却无言以对。只能默默的看着。

产业转型的加速度犹如风暴,掀翻的不仅是修车店老板的旧船板,也震荡着更多人的饭碗。而另一边,更荒唐的现象却在工资发放中上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剥夺一个人隐形财富,比剥夺实物更可怕。

12月3日,九派新闻发布消息,某地出现工资卡被折换成购物卡的情况,并且这种折换还有着多种限制。

首先得去指定的商店使用,这是必然的。

其次,只有在每个月的一号才能使用该购物卡购物,且一次不得超过300元。有些人拿了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购物卡,那得用到什么时候?钱放在里面贬值,却连利息都没有。

一缕心血凭笑靥,几家辛酸任豪夺。

十年心血空中去,怨语难消梦里声。

最后,你以为拿着购物卡就能买所有东西了?天真,货价高的肯定让你补钱,除此之外还得自己掏手续费。

可关键的,这是显而易见的违法行为吧?国家法律明文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的方式支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购物卡里的钱,其实并不等同于货币,明眼人都知道,这些钱按照货物购买价来看,打三折恐怕都不止。而且什么商家会跟你合作?多半也是一些滞销货、高价货的商家,赤裸裸的侵犯打工人的利益,违法法律规定。

记者采访到了当地商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陆续接到多起投诉,并进行处罚,督促商场增加可使用门店。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也。

不解决核心问题,却在表面上忙于督促商场,南辕北辙到令人忍不住发笑。

我在好奇,为何不直接采访“劳动局”?你采访商务局,摆明了没有实打实的给工人发现金的打算,因为商务局又不管工资的事。

至于“增加门店数量”,现在人们在意的是这个问题吗?老百姓只想知道,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折换成购物卡这种违法行为,还有没有人管。这样的头,能不能开?

购物门庭稀,苍生何处归?

头大无钱管,百姓泪空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会发现,这操作和有些地方使用房票的方式十分相似。拆了没钱给你,但可以给你房票,你拿房票去换房。可是票价只能抵6000元一个平方,而能换到的房子里,基本都超过这个价,要1万一平方,1.2万一平方,甚至更多。

怎么办?自己补钱呗。为了防止有些人耍聪明,把房票放着等降价,某些地方还弄出了6个月过期的规定。

可笑可叹,这和强买强卖还有几分区别。

还是那句话,这些现象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起初我们不在意上游的企业说没钱,不在意商家的闭店,我们什么都不在意。

后来工资变购物卡来了,你发现在意的作用,似乎也不大了。

就在刚刚,一位博主表示打33公里的车,特惠价付了68元。然而他并没有为低价而感到高兴,每个人都是雪花。

一上车司机就在唉声叹气,一问才知道他到手只有42元,狠心的平台之内抽走26块。如果返程接不到人,那么司机就会亏本。于是博主多转了他10块钱。

10块钱不多,但却是对同为底层的老百姓,一种同情,是知道他们的不容易。

可惜,灯火通明处,几人能察暗巷寒?

真正该知道他们不容易的人,却在装作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然想起一句话,“温水煮青蛙。”

起初的商店闭门、企业亏损,看似离我们很远;接着到工资变购物卡、房票换房,侵害逐步延伸,才发觉已经深陷其中。

然而,青蛙的悲剧不是水太热,而是它从未警觉。

该醒醒了,我们不能任由违法行为以创新之名横行无忌,不能让权力的傲慢与资本的贪婪联合,继续从普通人身上获取权益。

擦边球暗藏玄机,权力资本悄行泥。青蛙沉默难自救,人心觉醒敢翻篇。

最近流行一个词,叫“擦边”。然而对于真正在打法律擦边球的荒谬操作,对那些操作所带来的伤害,真的看见了吗?

温水中的青蛙或许无法跳出,但我们还有机会,毕竟我们不是青蛙。装作看不到的人或许能得一时之利,可悲哀的是,崩塌之时从不分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