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虽已是小雪时节,但潮州城乡大地依旧一幅秋意盎然的丰收景象。在饶平县浮山镇,柿饼正飘香,农户晒秋忙。近年来,浮山镇深挖资源禀赋,做好柿饼文章,以特色产业推动富民兴村,晒出“百千万工程”甜蜜图景。
青山环绕之下,一片橙红橘黄,这是独属于浮山的晒秋浪漫,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甜气息。在省道222线柿饼非遗文化街,人们慕名而来,一睹晒场盛况,品尝柿饼的糯香。
浮山柿饼,何以实力“圈粉”?秘诀就在于稳定的品质。浮山柿饼源于清代,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浮山柿饼制作技艺被列入市级非遗项目。瞧瞧这水晶柿,一个个圆乎饱满,重约六七两。去蒂、削皮,柿饼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
郑加龙制作柿饼已有40多年的经验,成千上万个明艳艳、黄彤彤的柿子,躺在竹架上享受“日光浴”,等待着一场华丽蜕变。美味,就是这样晒出来的。
阳光沐浴,露水洗礼,一次次手工“捏果”,柿子慢慢变得柔软。从柿子到柿饼的转化过程,大约需要20天。五斤柿子,往往只能加工成一斤柿饼。
遵循古法,天然晾晒,浮山柿饼,软糯香甜。这份甜蜜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曾楚君就是其中之一。将家乡的土特产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是她最大的梦想。
如何提升土特产的影响力?浮山镇充分利用毗邻省道222线的区位优势,统筹资金升级改造柿饼非遗文化街,打造浮山柿饼文化体验园,设置晾晒区和非遗美食展习基地等,将柿饼产业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进一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游客:我们跟闺蜜相约来这里参观制作柿饼的过程,环境很好,看到制作的过程非常干净整洁,每一个步骤都能体会到,这种感觉很好。
浮山柿饼加工主要集中在坪洋村与汉塘村,小小土特产,闯出大市场,延长产业链,鼓起了乡亲们的“钱袋子”,也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在强科技、提质量、塑品牌、拓市场上,浮山镇不断下功夫、持续出新招,与高校开展技术合作,探索柿饼加工新技术。
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要抓手,浮山镇做好柿饼文章,讲好乡土故事,不断提升浮山柿饼的美誉度与知名度,让土特产变成农户致富增收的“金果子”。
饶平县浮山镇政府工作人员 杨嘉勋: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挖掘浮山柿饼非遗文化,树立浮山柿饼品牌,探索浮山特色研学路线,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助推饶平县浮山镇“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