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能这样浪费!”看到家里的兄弟们不知道节俭,总是随手乱花钱,小小年纪的朱说忍不住劝说道。

可是,那些朱家兄弟没人把朱说的话当回事,听他劝的次数多了,这些兄弟特别不高兴,直接回答道:“我们用的是朱家的钱,和你有什么关系!”

朱说听了这话非常震惊,直到这时才有人告诉他说:“你不是朱家的孩子,你来自苏州范家,你的母亲改嫁到了朱家,所以你才改姓朱。”

知道这件事后,朱说非常难过,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等年龄稍大一些后就离开这里,绝不能依靠朱家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朱说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范仲淹的亲生父亲名叫范墉,他早年在吴越国为官,北宋平定江南时,他跟随吴越国的国君钱俶一起归宋,被任命为武宁军节度掌书记。

从吴越到武宁,路途遥远,赴任之时又正值寒冷的冬天,范墉风尘仆仆地赶路,结果还没赶到武宁就病倒了。他强自支撑了十几天后,最终于徐州病逝。

范墉去世的时候,范仲淹只有两岁,在他之前还有两个哥哥,其中一个哥哥早逝,二哥范仲温活了下来。

范墉一向为官清廉,家中没有积蓄,他去世后妻子谢氏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养活两个孩子,只好带着孩子改嫁,嫁给了担任平江府推官的朱文翰。当时只有4岁的范仲淹跟随母亲来到朱家,随继父改姓朱,全名朱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朱说在朱家渐渐长大,他看到朱家兄弟喜欢乱花钱,经常浪费东西,十分看不惯,于是就经常劝他们不要这样。可是,朱家兄弟非但不听朱说的劝说,反倒理直气壮地反驳他说,朱家的钱财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得知身世的朱说很伤心,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离开朱家,自己养活自己。

朱说十几岁时,来到长白山僧舍求学。他知道自己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所以不仅学习刻苦,在生活上也非常节俭,每天只以粥为食。

根据北宋僧人文莹所著的《湘山野录》记载,当时朱说经常熬上一锅粥,然后放一个晚上,等粥凝固以后再用刀把粥分为四块,第二天早晚各吃两块。粥味寡淡,他就会加上几根咸菜佐味。

生活清苦成这样,恐怕很多人都会觉得难以忍受,可是少年朱说却没有任何抱怨,整整过了三年这样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11年,22岁的朱说来到应天府书院,跟随当时的名儒戚同文求学。

应天书院算得上是当时的最高学府,朱说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他日夜苦读,一旦略感疲倦时,就会马上用冷水洗脸,精神振作后继续投入到高效学习中。

在应天书院,范仲淹度过了5年时间。通过刻苦努力,他不仅博通儒家经典,更具备了兼济天下的雄伟抱负。更重要的是,范仲淹接受了老师戚同文很好的熏陶。

戚同文出自儒学大家,他不仅学问很好,为人也十分纯粹质朴,不看重名利,反倒十分看重道义,这对范仲淹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后来的仕途生涯及为人处世中,范仲淹同样表现出这样宝贵的品质。

1015年,朱说参加科举,考中进士后被授予广德军司理参军的官职,虽然官职不高,但是俸禄足以自养。

有了官职和俸禄之后,朱说马上把老母亲接到身边奉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广德军司理参军任上,朱说守正不阿,做事认真,尤其注重发展当地教育,因为他的推动,当地开始有读书人考中进士。

两年后,朱说的职位提升为集庆军节度推官。

此时,朱说年近三十,早年艰辛孤苦的求学经历他记忆犹新,再加上苏州范家的先祖是唐朝的宰相范履冰,祖上世代为官,但是到了范仲淹这一代,范家只有他和哥哥范仲温两个子嗣,范仲温又没有什么建树,于是他决定改回范姓,恢复本名范仲淹。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范仲淹改回了原姓,但是朱家后人并没有忘记他。后来范仲淹去世后,范仲淹的继父朱文翰墓前又重新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的是“范文正公继父之墓”。

文正,就是范仲淹去世后宋仁宗赐的谥号。很显然,虽然范仲淹本人更愿意承继范氏血统,但是朱家却不愿意从此割裂和他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