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时代和未来所需的人才。在全球数字化浪潮裹挟着前沿科技多维度创新突破的当下,AI(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人类世界。商学院如何才能保持独立潮头的竞争力,更好地培养时代所需、能快速适应变革的创新型管理人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在2024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杂志《全球聚焦》的撰文中,阐释了她对“AI+管理教育”的洞察和研究,也呈现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这股势不可挡的新科技浪潮中与时共进实施变革的决心和行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呼啸而来的智能化时代

回溯人类历史上数次技术革命的发展脉络,从蒸汽化时代、电气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到如今呼啸而来的智能化时代,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大幕已经拉开——无论是集成电路、AI、5G/6G通信技术、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区块链技术、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新材料、智能机器人等商业价值已得到验证、具备较高可行性和实用性的前沿技术,还是量子技术、全固态电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仍处于市场商业化发展初期的前沿科技,各种新技术互相交织融合,不断加速演进,多维度引爆了新一轮技术革命,深刻影响、改变并重塑各行各业和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也成为当下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其中,AI技术无疑最为引人关注,以至于人们将2023年称为AI元年。实际上,AI的概念从20世纪50年代便被提出,并在随后20年间迎来了第一波发展浪潮,但由于并不那么“智能”,遭受了诸多非议,最终陷入低谷期;到20世纪80年代,得益于计算能力的提升,AI技术迎来新的发展高潮;进入21世纪10年代后,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盛以及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简称DL)技术的广泛应用,AI技术迎来高歌猛进的阶段,并在近两年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应用门槛大为降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开始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和学习,也随之带来了迫在眉睫的挑战。

02

人工智能对管理教育的挑战

AI技术对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均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传统的知识输出型教学模式首当其冲,而和现实商业世界紧密相连的商学院所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AI技术对企业生产和组织方式的颠覆性重塑,从公司治理、经营理念、战略发展,甚至商业道德等诸多层面给企业管理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商学院教授为企业家学员提供的是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性学习体验,如果在当下依然不积极探索AI工具、不敏锐洞察其对各行业带来的深刻变革,就会落入随时被时代抛弃的职业危机。

2023年,一项针对43个国家163所商学院院长的调研显示:87%的院长表示将加大力度招聘熟练掌握数字化教学能力的教授;84%的院长认为数字化转型是自己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优先项;66%的院长表示将提供更多线上或混合式非学位课程。商学院对教授掌握数字技术以及展开数字化教学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同时,在这个“AI+”无处不在的时代,AI与其他前沿技术不断融合,并深入商业世界的肌理中,对管理知识的更新和创造、对新型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从全球来看,商学院以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已逐渐感受到转型的迫切性。管理教育范式的转型和模式的创新,对商学院的变革精神、创新思想、多元文化、跨领域融合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些都非朝夕之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AI技术虽然使知识获取变得史无前例地便捷,但更多新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如学习效果的监督和评估、学术诚信、应用AI工具的公平和公正性、隐私安全等伦理道德问题,亟须引起相关方的重视和反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展的一项调研显示,目前仅有不到10%的学校和机构出台了有关生成式AI的应用规范,在这方面我们任重而道远。

最后,AI技术推动商学院的发展模式、培养体系、教研活动等面临颠覆性重塑。AI给商学院带来的挑战不仅源自技术革新对商学院创新的要求,更是因为AI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深远,从而对商学院的发展模式和教育目标提出了严峻考验。近年来,全球各大商学院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如哈佛商学院开设了“商业AI基础”课,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了商业分析和金融科技人工智能中心,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等均开设了AI相关的通识课程和应用课程,AI教育已成为管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AI+管理教育”成为重要趋势之一;同时,AI结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元宇宙等前沿技术手段,可创造出特定的模拟情境,为学生提供定制化、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而根据普华永道(PwC)的一项研究,与课堂教学或线上教育相比,在教学中采用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无论在教学的效率、情感链接,还是教学的效果上都更加具有优势,学生会更为专注,学习速度最高可提高4倍,并更愿意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之中。

03

人工智能给管理教育带来的机遇

如果我们以积极前瞻的心态去拥抱日新月异的科技更迭对教育行业的影响,那么办法总比困难多,恰如一句西方谚语所言,“每朵乌云都镶有金边”(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在挑战的另一面,往往蕴藏着机遇。

1

“教育4.0”成大势所趋,为管理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和竞争,已经成为当今大国博弈的重要“战场”。迈入数字化学习的“教育4.0”时代,各国在“AI+教育”领域也都摩拳擦掌,迅速做出反应和布局,以数字教育生态来推动未来的学习与人才培养。

世界经济论坛(WEF)在今年4月发布了一个报告《塑造学习的未来:AI在教育4.0中的角色》(Shaping the Future of Learning: The Role of AI in Education 4.0),通过案例研究强调了AI技术融入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报告中指出,为了充分发挥AI塑造未来教育的变革性潜力,推动教育4.0的深入发展,企业、政府、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需要共同行动起来。

美国的AI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尤其是在语言大模型开发方面遥遥领先,其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在2023年5月发布了《人工智能与教学的未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Futur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主要围绕AI对学习、教学、评估、研究与发展这四个方面的挑战提出了应对建议,并勾画了“既能利用自动化智能技术促进学习,又能保护人类的能动性”这一对未来教育系统的远景展望。

“以学带产”是英国AI技术的发展特色。2023年底,英国教育部发布《生成式AI在教育中的应用》报告,阐述了对于在教育领域使用生成式AI(包括大语言模型,如ChatGPT等)的支持立场。其中提到,英国教育部正和专家合作,寻找利用生成式AI工具改进教育和减少教师工作量的机会。

欧盟委员会早在2021年就发布了《2030数字指南针:欧洲数字十年之路》(2030 Digital Compass: the European way for the Digital Decade),提出了2030年数字化转型具体目标及实现“数字主权”的愿景,涉及的11个目标中就涵盖了数字化教育与人才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内容。

新加坡着力建设“智慧国家”,早在2017年就颁布了“新加坡人工智能”(AISG)计划,在教育领域和人才培养方式上推动变革;2019年出台的《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进一步加大了对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投入和扶持力度,构建全龄段的人工智能终身教育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中国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30年,中国的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这不仅为教育变革的创新注入动能,也将支撑中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的建设。

可以看到,全球对AI等新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推动和变革高度重视,这也将对管理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推动管理教育在AI发展浪潮中加速扬帆前行。

2

企业和行业转型需求迫切,为管理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当前,生成式AI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据估计,仅生成式AI技术一项,在未来十年可推动全球GDP提升7%,促进全球生产率提高1.5%。在此背景下,大多数企业积极拥抱AI,但也面临着未来员工为适应生成式AI技术与日俱增的诉求——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再培养和再训练。对于为进入职场早做准备的学生而言,他们对掌握前沿技术、加强跨学科学习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

根据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的调研结果,2023年,约40%的商科学生希望学校开设和AI相关的课程。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从2022年的19%上升到2023年的38%,整整翻了一番。管理教育如何顺应和迎接AI技术的变革,更好地满足企业管理者和年青一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一个共性挑战。

3

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召唤,为管理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

什么样的人才和企业才能在当今跨领域交叉融合的科技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仅凭个人的聪明才智和企业的个体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时代需要复合型人才——贯通AI理论、方法、技术、产品与应用等的纵向复合型人才,以及掌握“AI+”经济、社会、管理、法律等的横向复合型人才

传统的商科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这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只有将新兴技术与各学科交叉融合,通过极具体验感的实境教学将知识创造与传播和正在发生的商业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彰显商学院的独有价值和对学生的赋能,重塑商学院的人才培养、专业体系和学习体验。这对商学院的教研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商学院提高竞争力的机遇所在。

面向未来,商学院必须在教学中将AI和新兴产业的前沿知识融入课堂中,在强调产业链、创新链、学科链、人才链融合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数字化思维、直面未来变化的适应能力等;同时,研究范式也需适应技术创新的特点,加强“产学研用”的融合与“大学科”的交叉建设,以面向未来的前瞻视角,进行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与研究。

04

AI浪潮中,中欧破浪前行

面对迫在眉睫的高需求和严要求,以及时代赋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提出“主动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之中”的前行方向,与时俱进推动变革,更好地培养具备数字化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未来管理型人才。

1

推动“AI与企业管理”跨学科研究

在教研并举、学术与实践并重的导向下,中欧持续构建“2+4+X”跨学科研究高地,其中,四大跨学科研究领域之一就是“AI与企业管理”,重点关注大数据和AI等现代科技,以及对以往科技转型的成因和后果的探究,致力于探讨推动前沿科技变革对商业和社会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尤其是如何在发挥科技的积极面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其负面影响。

AI与企业管理研究领域汇聚了中欧各学科的30多位教授,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开发了AI相关课程,目前教授们已经在教学模块中陆续引入AI相关内容,诸如“AI赋能出海:打造竞争新优势”“AI和机器学习”“AI: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等。

除了在教学模块中与时俱进地融入“AI+”相关知识赋能学生,AI与企业管理研究领域的教授们还走出校园,通过论坛活动积极赋能各地优秀企业家,助力企业创新与转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推动AI产学研融合智库建设

2024年初,中欧成立了“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构建具有商学院特色的AI产学研究平台,以及聚焦“AI与管理创新”的新型智库。通过整合内外部学术、政府及校友企业资源,重点关注AI对企业管理及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涵盖了“AI产业与生态发展”和“AI时代企业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两大研究方向。

为集中更多资源和力量,支持AI技术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中心随后又细分创建了“中欧AI与营销创新实验室”,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在营销场景中的实践、趋势和挑战,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

3

以AI工作组助力管理运营创新

为了更好地应对AI的跨学科融合应用,中欧还成立了由各学科教授代表组成的“AI工作组”,工作组的职责涵盖了评估学院在AI各方面面临的挑战,以及学院资源和教学方面的未来需求;赋能学院全体员工的AI应对能力;制定适用于学院的AI政策,并为学院领导层提供AI相关的规划和战略建议等。

AI工作组的成立,有助于学院在未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与AI相关的管理运营机制,促进AI与教研的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应用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企业和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在呼啸而来的智能化时代,面对汹涌澎湃的AI发展浪潮,中欧作为一家勇立潮头的商学院,将顺应时代大潮,回应时代呼唤,无论是教学创新与课程开发,还是学术研究与知识创造,都将不断创新突破,从而培养更多引领创新潮流的新型管理人才,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贡献更多中欧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授简介

汪泓,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横店集团管理学教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曾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上海市宝山区区长和区委书记等,兼任中欧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上海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创意图片已获视觉中国授权。

| 李钰婷

责编| 岳顶军

你对“AI+管理教育”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欢迎点击小程序,全方位了解中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还可以在这些平台关注中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中欧官方视频号

点击咨询中欧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