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物观不仅强调保障传统农产品供应,还要求扩大食物来源的多样性,适应人们生活方式变化,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食物的需求。在大食物观指引下,如何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实现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和食物安全保障,成为亟须探索的重要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食物观超越了传统谷物、果蔬、肉类等主粮和副食品的供应,扩展到全部具有食物潜力的动植物资源,涵盖林下经济、水产品、食用菌、昆虫蛋白以及人工合成食品。这一理念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食物供应和农业生产模式,提供了实现食物来源多样化、生态友好和低碳发展的科学路径,有效满足了公众对多元化食物的需求,并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面对全球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等挑战,大食物观不仅是解决资源环境限制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期策略,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手段。大食物观要求我们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引导下,突破传统思维,构建以多元化为核心的农业发展新模式。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创新科技为核心的新型生产力模式,推动农业生产向生态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转型。农业新质生产力具备生态优先、技术驱动、市场导向和多样化高效四大核心特征。生态优先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关键生态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智能装备、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是技术驱动的典型特征。市场导向强化与市场的对接,利用数字化和物流优化,提高供应链效率。多样化高效则追求开发新型食物资源,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对传统耕地的依赖。

构建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模式,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培育抗旱抗病作物,减少化肥和农药,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通过林下经济和稻田养鱼等模式,优化空间和资源利用,提升土地与水资源效率,发展立体农业。推动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如将畜禽粪便和秸秆制成有机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循环农业。通过这些措施共同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

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抓手,驱动农业多样化生产。通过基因编辑和生物育种技术培育高产、抗逆境的作物和动物新品种,同时开发食用菌、微藻、昆虫等替代食物资源,不断丰富食物供应。增加智能化农业设备的使用,如自动化收割机和无人机植保,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监测农田环境和作物生长,建立信息化网络,为精准农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食物供应体系。大食物观下的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求食物来源多样化,必须拓宽食物供应渠道,提升供给弹性。坚持发展“蓝色粮仓”。不断扩大水产养殖规模,利用沿海、湖泊和池塘资源,开发低碳环保的水产品生产方式,提供高蛋白质食物来源。坚持扩大林下经济和草原经济。鼓励利用林地和草原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如药材、食用菌,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加大扶持人工合成食品工作力度。通过合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创新,推动细胞培育肉类、微生物发酵食品等新型食物来源的产业化应用,弥补传统农业的不足。

完善数字农业平台,提升生产和消费效率。在大食物观的框架下,农业生产必须适应现代化市场需求,完善的数字农业平台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构建农产品电商平台。搭建现代化农业物流体系,基于电商平台,直接将农产品送达消费者,缩短产销链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打造农业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农民、企业与科研机构的互动平台,实时分享市场动态、技术创新、农业金融等信息资源,助力农业从业者作出科学决策。推进数字化管理。建立以物联网、大数据为基础的农田管理系统,实现种植、养殖过程的数字化监测和管理,提高农作物生长的精准性和效率。

为确保大食物观下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政策层面的坚实支撑至关重要。加强财政投入与金融支持。政府应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补贴等方式,加大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支持。针对新型食物资源开发、数字化农业建设等关键领域,给予政策倾斜,支持符合条件的食品开发企业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积极开发新型食品。同时,拓宽农业信贷、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为新质生产力创新提供金融保障。健全法规与标准体系。设立安全评估标准和市场准入规范,规范人工蛋白、细胞培育食品等新兴食品产业,确保食物安全。提升农业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政府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普及数字农业和智能农业的知识。可以通过开展农技培训班、开设线上教学平台等方式,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发展大食物观引领下的农业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路径之一,更是应对未来食物安全、生态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在科技驱动、政策保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带动农业从传统的“增产增收”向“生态、效率、创新”转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通过大食物观的引领,我们将推动农业向多样化、生态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构建起一个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农业体系。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