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接手大量重复性劳动,教育在未来20年里必然会发生巨大转变,如今以升学、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要向促进儿童全面性、个性化和创造力的深层方向转变。

——陈锋 第七届IEIC大会中欧校友未来教育论坛主题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欧校友教育行业协会会长、教育部规建中心原主任 陈锋先生| 第七届IEIC大会中欧校友未来教育论坛主题分享

我曾有幸在教育部任职,三年前我离开了那个岗位,并投身于两个领域的研究。第一个领域是基因信息学,属于生命科技的范畴,这一新兴学科尚未有明确的定义,但简而言之,就是把生命、基因作为一个数字系统来进行研究,因为生命进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代码不断累积的过程。第二个领域则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紧密相关。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是硅基生命,人是碳基生命,探究这两者之间的底层逻辑关系,它们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成为了我深入探索的课题。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获得了许多新的认知,这些认知与我们对于教育的理解是否存在一致性?在我今天的分享中,我将探讨这一话题,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新智纪:教育变革的挑战与方向”。那么,“新智纪”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在当今社会,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等智能体正逐渐融入我们的世界,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这场变革的深远程度,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恰当的词汇来描绘。最终,我选择了“新智纪”这个词,因为它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们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这个时代将带来生命形态、文明形态乃至地球形态的革命性变化。

今天,我想聚焦于一个核心议题:在这样的一个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思考儿童成长的问题?

我认为,当今儿童的成长正面临四大挑战

挑战之一:城市丛林

城市丛林对于当今儿童的成长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工业化飞速发展的国家,它的影响尤为突出。人类几百万年以来,主要生活在自然与农村环境中,即便是在工业化前的城市,也并未完全脱离天地自然的怀抱,如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徽派建筑和江苏的古镇,都融入了自然元素。然而,如今的城市特征却是高楼林立、钢筋水泥。

如果我们把生命理解为一个数字化体系,其中基因相当于操作系统,它是人类历经数百万年的缓慢进化而逐渐形成的,且变化速度极慢。因此,这套“操作系统”的运行程序还仍然停留在天地自然的环境中,而不是城市丛林。这种不匹配,导致了严重的冲突,从而引发了人类许多思想、精神和身体上的疾病。

在过去数百万年资源、蛋白质匮乏时代,人类的基因自然制定了一套运行程序,以珍惜并充分利用蛋白质为目标。然而,我们如今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大量的蛋白质摄入,但人类的基因仍然遵循着原来的那套运作程序,从而导致体内蛋白质废弃物过多,进而引发身体疾病。

对儿童而言,这种不适应同样会造成精神与肉体上的疾病。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城市建设方式,确保儿童的生长环境不会脱离天然自然。我曾在与住建部的交流中提及,除了少数大城市外,大多数城市应以别墅或独立房作为居民的主要建筑方式,旨在为儿童提供一个更加接近自然、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

挑战之二:信息过载

信息过载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信息量过于巨大、繁杂,这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过去传统社会中,一个儿童一生所接收到的信息都很简单,无非来自于自然、家庭、社区、村庄这几方面。但如今我们身处信息大爆炸时代,儿童面对大量嘈杂的信息,TA的大脑还未发育完全,不足以支撑TA来处理这些信息,这就可能导致儿童认知崩溃或心理紊乱。另一个是信息压力过大,来自家长、教师及社会文化环境的持续信息,会给儿童造成巨大压力,最后导致TA崩溃。

挑战之三:去家庭化

人类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来,去家庭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且经济越发达、城市化越突出、教育水平越高的民族去家庭化的形势越严重。这不仅导致了这些民族的出生率快速下降,而且使家庭失去了作为儿童成长的保护者的作用,同时使家庭承担的社会角色(包括性角色)确认社会文化传承的作用大大弱化。

挑战之四:超维生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所处的社会维度已远超工业化时期,这对儿童成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当我们从单纯的传统社会迈向人与人工智能体共存的新时代,社会形态正经历着快速而深刻的变革。这些变化不仅速度惊人,而且对我们的儿童成长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人类的进步历程中,每一代人都需承担一定的代价。我们常常认为下一代会更幸福,但实际上,这些代价往往由年轻一代来承受。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关注这些挑战,为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图 | 嘉宾分享PP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嘉宾分享PPT

想要解决这些挑战,我认为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教育的本源、本质的逻辑上,遵循四大成长科学法则。

法则一:感知-认知模型

如果把人类基因理解为是一个操作系统,那么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很多认知模型已经在我们的基因中建立。但是启动这些认知模型要靠大量的感知。这就和生成式大模型的逻辑基本一致,想要让模型发挥作用,就必须有大量的数据。我们可以将感知理解为启动认知模型的大数据。

当我们谈及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与幼儿教育时,往往强调游戏的主导地位。然而,如今多数家庭却更倾向于知识灌输,比如关注孩子能认识多少汉字、掌握多少基础数学运算等。这些具体的知识积累在儿童的全面发展中并非核心。这个阶段儿童的成长,更为关键的是通过丰富多样的感知体验(无论是直接的、间接的还是互动式的)来激活儿童与生俱来的认知模型。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鼓励孩子多亲近自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广泛接触社会、增进亲子交流、行万里路的原因。所有这些活动的核心目的,都在于拓宽、加深并强化儿童的感知能力,从而有效激活并促进其认知模型的发展。

如果儿童的认知模型尚未构建或未得到有效激活,任何知识的传授收效甚微,因为儿童缺乏处理这些信息的“程序和软件”,信息对他们而言仅仅是未经加工的数据。这种情况下,信息就会转化为沉重的压力,最终可能导致儿童大脑信息处理能力的崩溃。只有当儿童具备了认知模型,才能有效地解析外部信息。而且,启动的认知模型越多,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就越强,智力水平也会相应提升。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教育不应过分关注孩子能背诵多少文字、掌握多少数学知识或考试成绩如何,而应当致力于丰富他们的感知体验,以激活并构建他们的认知模型。这实际上是一个感知、认知与行为相互融合、一体化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图 | 嘉宾分享PP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嘉宾分享PPT

法则二:认知-行为模型

这个模型的建构方式主要靠时间,实践和感知。实践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做科学实验、体育运动、劳动等。从现行的教育体系来讲,从中小学开始强调劳动、社会实践,到高等教育强调实验、实习、实训,都体现了这一模型构建的核心思想,但在实际操作层面,这些实践环节往往未能得到充分落实。

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必须深刻认识到实践在构建认知行为模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推动感知、认知与行为三者融合形成一体化模型,并促使这一模型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关键路径。因此,父母们应当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参与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在真实体验中构建、优化他们的认知行为模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嘉宾分享PPT

法则三:认知-创新模型

这个模型中的“创新”是指有能力进行自主设计。创新的基础,是已经搭建了我刚才提到的认知模型和行为模型,然后进行自主设计,它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所以,很多教育学家强调要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即在建构了认知模型的基础上,形成了逻辑思维,对认知模型进行自我突破,并以感知对象为基础原料,在实践上实现逻辑自洽,但这往往是现阶段学校教育中非常薄弱的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嘉宾分享PPT

法则四:基因与灵智模型


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中,直立人之后,智人战胜其他直立人,标志着人类大脑进化路线的最终胜利,所以人类进化的挑战就在于如何加速大脑的进化。如今,人工智能时代到来,这意味着人类可以从重复性劳动中被解放出来,从而更有条件进行创造性劳动,人工智能的兴起也使人类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获得全新发展。这种情况下,“适者生存”的法则将继续运行,创新优势人群将在人类基因的进化中战胜非优势人群。人类基因科技的发展也将会主动地促进人类大脑的进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嘉宾分享PPT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时代对教育会产生哪些新的要求?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创新力成为人类核心价值。

随着AI接手大量重复性劳动,教育在未来20年里必然会发生巨大转变,如今以升学、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要向促进儿童全面性、个性化和创造力的深层方向转变。当下的应试教育,主要用来解决升学、就业问题,但今后的教育,将不再以此为目标。当人工智能体替代掉现有90%,甚至95%的既有工作岗位之后,人类何去何从?我们必须回到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上,即全面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

个性化与创造性教育,是基于个体感知-认知-行为禀赋优势的教育,旨在发掘和培养天才与偏才。要启动并优化这一感知-认知行为模型,以实现创新,关键在于识别并发展每个人的禀赋优势。尽管现实中,可能天才比较少,偏才比较多,这构成了教育创新的核心。

时代带来的教育挑战是,我们要重新思考学校的意义。传统的学校将不复存在,未来的学校定然不会以传授知识教育为核心,因为人工智能今后可以替代掉今天99%的教师。未来的学校,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即如何促进儿童全面性、个性化和创造力的发展,以及如何形成感知-认知-行为禀赋一体化,发现孩子的禀赋优势,实现天才和偏才教育。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突破人类感知和实践的既有边界。

人类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满足人类现有生活方式下基本需求的要素瓶颈逐步打破。从而使人类更多关注自身发展。

第三,实现儿童信息-脑力新平衡。

要实现这种新平衡,一方面是要给孩子做减压、减量,另一方面是要研究如何扩大儿童的脑能量,这是基因科技的领域。

第四,为第四产业发展作好准备。

未来,人类主要的工作岗位就在第四产业。第四产业就是从第三产业里分开出来的,主要以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的产业。

第五,教育应对重构性变革。

未来学校做什么?老师做什么?教育系统做什么?我们需要搭建能够应对新智能社会的教育体系架构。

第六,重塑新的“天下观”。

建立全新的国际化视野。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孩子们需要去考虑很多新的国际问题,比如人类与人工智能体的共存、人类向深海深空开拓、走向宇宙、人工智能的竞争如何促进新的世界划分、文化在决定人类命运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等等。

我们今天面临的教育挑战很多,归结为一句话: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打破认知局限,突破命运结界,推动人类灵智进化,人类才能更远地走向未来。

往期荐读

上海纽约大学首任校长俞立中:每个孩子都有天分,传统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能力评定有限

上海光华剑桥校长雷冬冬:转轨国际教育赛道的中产家庭,还是逃不过“内卷”?

上海籽奥高中总校长吴子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更需关注每个孩子的独特性

平和总校长万玮:面对高敏感孩子,家长做好这几点,孩子前途不可限量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杨雄:如何提高心理“弹性”,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