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凌晨4时,在西安北站施工现场,由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第二工程指挥部管理、中铁一局承建的新建西延高铁西安枢纽联络线跨大(同)西(安)高铁连续钢箱梁成功转体。据了解,这是西北规模最大、首次在高铁枢纽站(西安北站)内实施的跨既有高铁线路连续钢箱梁转体施工,标志着西延高铁建设进一步加快。
项目建设现场 受访单位供图
记者了解到,该联络线自西安北站引出,经西安市经开、未央、浐灞国际港、临潼、高陵等五区,分别连接建设中的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铁正线港务区东站、耿镇线路所,线路全长约52公里,这是新建西延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跨大西高铁连续钢箱梁转体施工位于西安北站站内大西场,施工需要将长97.9米、重达600余吨的钢箱梁跨既有线完成转体对接,并将西安北站方向水平坡度控制在2.5%以内。其中,跨既有大西高铁进行施工,是本次施工的一大难点。
“为保障此次转体顺利进行,我们共批复了两个天窗点共计8个小时的施工时间,并提前将设计范围内的既有大西高铁接触网原瓷质绝缘子更换为复合绝缘子,减少了感应电对施工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协调工务、电务等单位现场配合,做好既有设备防护,以确保施工安全可控。”西安铁路局第二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康中伟介绍。
据了解,由于此类枢纽站内跨既有线转体的相关案例较少,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由西安铁路局、中铁一局、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组成的项目团队,在专家论证专项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反复模拟预演,完善施工措施。“我们申请了两天的天窗点,利用第一天的天窗点先进行2%的小范围试转体施工,观察监测转体过程中钢箱梁整体标高、水平位移以及应力等参数变化,及时调整方案,确保在正式转体施工中各项参数可控。”中铁一局项目负责人杨综玮说。
建设过程中,项目提前设置7组临时支架体系将需要转体的钢梁分段运抵现场,吊装至临时支架既定位置并焊接成型,在滑道梁位置设置由一组12根钢绞线和自动连续千斤顶组成的牵引系统,配合转体系统按照12米每小时的速度将既有预制钢箱梁向右侧位移22.5°,经过三个多小时不间断施工到达预定位置。
“为确保施工过程结构体系的安全可控,我们强化钢箱梁转体智能信息化施工过程监控,分别在梁体及支撑轨道梁上设置28个动应变监测及7个动态挠度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结构状态;同时,我们采用北斗GNSS高精度卫星测量技术及信息化数字平台实时监控梁体空间姿态,确保结构转体施工的安全可靠。”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西延高铁桥梁专业负责人郑嘉兴介绍。
据了解,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是陕北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铁,是国家高速铁路网包(银)海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正在建设的西渝高铁共同形成南北大通道,是陕西省“米”字型高铁网主骨架的重要构成,是“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建设项目。线路全长299.8公里,建设标准为双线高速铁路,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线路建成投入运营后,西安至延安的运行时间将从目前的2个半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加快构建包海高速铁路通道,进一步完善优化国家高速铁路网络布局、提升陕西省区位优势和全国铁路网枢纽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西安发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