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到!”

“奉天承运皇上诏曰……”

在你的认知里是不是以为圣旨就是这个样的,因为在影视剧里都是这样的。但其实,真实的圣旨远非如此简单和模式化。

可真实的历史中,圣旨的形制、用材、书写方式在不同朝代差异巨大。多数圣旨由官员代拟、代写,然而宋徽宗的《书蔡行敕卷》却打破常规,是皇帝亲笔所书,也是全球现存唯一一件帝王亲笔圣旨,这般独一无二,奠定了它无可比拟的价值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蔡行敕卷》纵 35.5 厘米,横 214.6 厘米,以华贵精美的金笺纸书就,纸上或隐现金丝龙纹,尽显皇家尊荣。展开书卷,共计 21 行、127 个字,疏密有致地铺陈开来。

全帖将瘦金体与行书融合,笔笔如刀、字字如剑,英姿飒爽,美得让人语塞。此帖行间布白疏朗得体,笔划纤细,写来墨韵流畅,潇洒清劲,有如飘藤荡柳之势,具有瘦而劲,秀而润的艺术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见那开篇偌大的 “敕” 字,墨色浓重醇厚,雄浑大气,毫无拖沓油腻之感,帝王威严扑面而来;再瞧 “蔡”“行” 等字,笔划细瘦却劲道十足,如铮铮铁骨,与开篇大字相映成趣,瞬间凸显出立体多元的视觉效果。

宋徽宗自创 “瘦金体”,以其瘦硬、刚劲、飘逸独树一帜,而《书蔡行敕卷》巧妙融合了瘦金体与行书的精髓。运笔时,线条纤细却蕴含千钧之力,起笔果敢利落,行笔如疾风劲草,收笔干净爽利,多有回锋、钩挑,带出利落劲道的笔锋,恰似银钩铁画;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布白疏朗得体,毫无局促之感,文字错落穿插,宛如飘藤荡柳,灵动自然,尽显 “瘦而劲,秀而润” 的美学意境。

这般独特书风,与颜真卿宽厚大气、雄浑磅礴的书风截然不同,彰显出宋徽宗身为帝王的自信与霸气,以及超脱常人的艺术创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宣和年间,宫廷暗流涌动,诸事繁杂。蔡行,这位蔡京之孙、时任领殿中省事的宠臣,屡屡上表请辞,却引得宋徽宗亲自提笔,写下敕书挽留。

这份敕书,起初在宫廷中引得众人啧啧赞叹,传阅观摩;历经朝代更迭,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慧眼识珠,将其编入《三希堂法帖》,珍藏于内府,钤上 “三希堂精鉴玺” 等多方御印,足见珍视程度;直至清末,风云变幻, 溥仪仓皇出宫,裹挟大量文物,《书蔡行敕卷》也随之流落民间,一路颠沛流离。

所幸建国后,文物工作者不懈追寻,终使其安家于辽宁省博物馆。2011 年,在 “第三届宋元明清书画大展览” 上,它难得露面,一时观者如云,引发学界、书法爱好者的热烈研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宋圣旨流传于世者寥寥无几,它填补了行书圣旨的空白,仿若一座连接宋代宫廷与后世的桥梁,为研究宋代书法风格演变、皇家审美意趣、公文书写范式提供了最直观的实物样本。后世学书之人,若能潜心揣摩此卷,汲取宋徽宗用笔、布局、气韵之精妙,定能在书法技艺上有所顿悟、精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徽宗广收古物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主持编纂诸多艺术典籍,滋养出宽松包容、追求极致的文化土壤,《书蔡行敕卷》便是这片沃土中结出的硕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这件瑰宝虽深藏于辽宁省博物馆,鲜少露面,但它的光芒从未黯淡。每一次被提及、研究,都是与历史的对话,与宋徽宗跨越时空的灵魂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蔡行敕卷》写在描金云龙纹绢之上,此工艺如今已经失传。卷末郑清之跋文写到:“观兹字画,飞动若虎踞龙腾、风云庆会,正以见圣天子生知不测,远异常流……”如果能将这部作品临摹通透,领悟其中笔法,书艺将突飞猛进。

声明:以上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好文】点击下方蓝色标题跳转内容详细页面!

超多的书法学习资料,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书画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