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丨觉叔

有一个现象,这些年越来越突出了。

那就是:体制内大龄剩女的数量似乎在与日俱增。

每当茶余饭后,单位走廊里同事们轻声议论的话题,总能或多或少牵扯到那些依然单身、步入大龄行列的姑娘们,言语间满是惋惜与不解。

一个真实的案例。

办公室的小方,今年32岁,模样周正,性格温和,工作起来更是一把好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制内安稳的工作让她衣食无忧,旁人眼中,她本该拥有一个美满家庭,下班有人等候、周末有人相伴,可现实却是,她至今没谈过一场恋爱。

同事、亲友们热心当起红娘,前前后后介绍不少适龄男士,可小方统统婉拒,问及原因,她嘴角上扬,眉眼弯弯地笑道:“我一个人多快活呀,工作生活都能自己安排得妥妥当当,不需要别人插手。” 看似洒脱的话语背后,藏着的情绪却复杂得多。

细究起来,体制内大龄剩女增多,背后成因错综复杂。

首当其冲的便是这些年,考入体制内的女孩子越来越多。你去看看各地的招考录取名单,十个里面有七个都是女生。

其次是,社交圈子狭窄的无奈。体制内工作性质相对固定,朝九晚五,两点一线,日常接触的除了同科室共事多年的老面孔,便是业务往来频繁的几个对口部门。虽说单位偶尔也组织团建、培训,可活动一结束,大家又各自回归本职,很难由此拓展出深入的私人情谊,更遑论擦出爱情火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方日常就是单位、家两点奔波,闲暇时窝在家里看看书、追追剧,社交圈子如同被无形的壁垒圈定,优质异性难以闯入。

再者,是优质男性资源稀缺的现实难题。体制内工作稳定、福利待遇佳,早年那些条件出众的单身男士,刚踏入单位不久,便成了婚恋市场上的 “香饽饽”,迅速被 “抢购一空”,步入婚姻殿堂。

剩下的要么是一心扑在仕途上、无暇顾及儿女情长的工作狂;要么是性格过于内向、不擅主动出击的 “闷葫芦”,能契合心意的少之又少。小方也曾怀揣少女心事,暗暗期待过理想中的另一半,可环顾四周,合适人选实在难觅。

“不想凑合”,是许多体制内大龄剩女坚守的底线。多年教育与工作经历,赋予她们独立的思想、稳定的经济基础,见过太多因将就凑合而貌合神离的婚姻,心中的标尺便愈发清晰明确。

小方深知,婚姻并非搭伙过日子那般简单,灵魂共鸣、三观契合才是长久之道,与其在一段将就的关系里消磨自己,不如高质量地单身。

不容忽视的还有一股新兴思潮 —— 不婚主义的悄然盛行。

在信息爆炸时代,多元价值观如潮水般涌来,冲击着传统婚恋观念。部分体制内女性受其影响,认为婚姻不该是人生必经之路,单身生活同样能活得精彩纷呈。她们将时间精力倾注在自我成长、兴趣爱好拓展上,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小方偶尔也会畅想未来独自环球旅行、钻研小众艺术的潇洒生活。

现状却令人揪心,单位为解决单身难题煞费苦心,联谊活动一场接一场,现场看似热闹非凡,男女嘉宾相谈甚欢,活动一散,大多又回归原点,没了下文。

究其缘由,此类联谊过于刻意、功利,难以让两颗心真正靠近。与此同时,社会大环境愈发内卷,焦虑情绪弥漫,大龄剩女们在职场要拼业绩、争晋升,生活里还得应对亲友催婚压力,身心俱疲。

体制内大龄剩女现象,或许不该被片面解读为 “异类”,她们只是在时代浪潮里,遵循内心声音、勇敢追寻理想婚恋模样的一群追梦人。或许未来某天,缘分悄然降临;又或许她们将独自绽放,书写别样精彩人生,无论何种结局,都值得尊重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