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特别提出对山东、晋冀鲁豫、华中三地的要求:“你们三处兵额最大,负担极重,如何实行精简,应速决定方针。我们意见,第一期精简三分之一,并于三个月内外完成.........第一期完成后,取得经验,第二期再精简三分之一。”
此时,华中野战军主力部队有4万多人,“如果按照这个方案进行精简,最后只能剩下1万多人”。这样的话,一旦战争开打,我将无法应对。那么,粟裕是如何落实这次精兵简政要求的呢?
针对所谓的“和平民主新阶段”,粟裕认为,“和得成与和不成,是中央考虑的问题”。“作为军人,必须立足于打,丢掉幻想,准备打仗”。
在战和交织的岁月,有的人被所谓的“和平民主新阶段”、“成立联合政府”等所迷惑和诱惑。甚至认为“军队要国家化,枪杆子要收起来,靠笔杆子解决问题”。粟裕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深刻地指出:蒋介石对我们“十年围剿”、“八年摩擦”,假和平真内战才是他的本性。蒋介石会千方百计地要削弱和消灭共产党的,不会让共产党存在下去的。因此,粟裕的基本观点是,蒋介石“一定要跟我们打内战的。只有把他彻底消灭掉,才有真正的和平与安宁”。基于这些认识,粟裕反复教育和提醒官兵:“和得成与和不成,是中央考虑的问题,打得好与打不好,我们责任在身。作为军人,必须立足于打,丢掉幻想,准备打仗”。
针对华中地区“兵额最大”需要精简问题,粟裕认为,华中地区“不是兵力太多,而是兵力不足”。
粟裕长期战斗在华中,对这一战略区的形势了如指掌。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亲自指挥过反对顽军的黄桥决战,也经历过国民党对新四军的种种刁难与摩擦。从现实来讲,华中地区敌我力量对比也十分悬殊,此时“国民党有12个整编师(军)部署在华中南线”。相较而言,我军在华中主要面临的是“兵力严重不足,而不是太多”的问题。粟裕还分析说,国民党也搞整编,把原来的军改为整编师,但实际上人员、装备更加充实,战斗力比以前还有所提高。比如第74军改为整编第74师,人员还是3万人,但装备比以前又充实提高不少。面对这种战略态势,粟裕认为:我们应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精简是可以的,但精简只能是精简老弱病残,绝不能削弱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
针对中央精兵简政具体要求,粟裕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精简的只是1017名老弱病残,而主力部队却增加了2万多人。
粟裕说过:“不结合实际情况具体灵活地执行上级指示,即使是在正确路线的领导下也是应当加以反对的。”对于这次中央要求的精兵简政,粟裕根据华中的战略形势创造性地贯彻落实:
“只精简了1017名老弱病残人员。却扩充了主力部队,并将一部分地方武装上升为主力部队。经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批准,继续使用新四军第一师、第六师番号,将第八纵队扩充为第一师(粟裕兼师长、政委,副师长陶勇,副政委王集成),第六纵队扩充为第六师(谭震林兼师长、政委,副师长王必成,副政委江渭清),每个师由下辖5个团扩充为2个旅6个团;充实了第七纵队、第九纵队;又将第五军分区等部队和一部分起义部队改编为第十纵队。为了适应大兵团运动战和连续作战要求,充实战斗连队,每个步兵连一百五六十人,每个团2000到3000人。华中野战军由4个纵队4万余人发展到2个师、3个纵队共6万余人。“
毛泽东在后来针对有的战略区精简员额较大,结果部队很不充实的实际,总结这一段精简的经验教训时曾说:“今年一二月,以为蒋介石有办好事的模样,结果还是办了坏事。我们复员吃了亏,部队不充实,减少了民兵。”
而在华中地区,特别是在粟裕直接领导下的华中野战军和其他武装,一点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通过精简整编,华中地区的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扩充和加强。特别是主力部队增加的2万人,为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准备了必要的武装力量,确保了一经开战,粟裕就打了个七战七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