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中国人来说,咖啡是典型的舶来品。由于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晚,19世纪之前的中国文献里没有“咖啡”二字。从现有的资料看,咖啡最先进入中国的地方可能是广州。

1815年,来华的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出版了《华英字典》第一卷,字典中就已经将coffee记作汉字“咖啡”。道光二年(1822年)刊印的《广东通志》中记载,清末广东地区流行多种“洋酒”,其中“有黑酒,番鬼饭后饮之,云此可消食也”。从描述看,这种“黑酒”应当是来华外国人饮用的咖啡。由于是外来词汇,加上当时英汉翻译还没有形成统一标准,所以在随后相当长的时间里,coffee对应的汉字五花八门,有“架啡”“加非”“枷榧”“磕肥”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被迫进入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一批有识之士得以扬帆出海睁眼看世界,在他们的旅行日记中多次出现咖啡的身影。较早品饮且记录咖啡的中国人是张德彝,仅在《欧美环游记》一书中,他就19次提及“加非”。张德彝不仅定义了“加非”,“加非系洋豆烧焦磨面,以水熬成”;而且对“加非”的来源进行了追溯,“(1869年8月14日)法国人性嗜加非,如华人之嗜茶。加非者,一种乌豆,出自阿非利加阿拉比热地,火炙存性,研碎以滚水煎之”。十多年后,访问德国的钱德培、李凤苞也在日记中留下了在德国品饮咖啡的经历,他们也将咖啡记作“加非”。

进入20世纪后,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的到来,咖啡在中国沿海城市也逐渐流行。1909年出版的中国最早的西餐烹饪指南《造洋饭书》中就专门提到如何烹制“磕肥”:“猛火烘磕肥,勤铲动,勿令其焦黑。烘好,乘热加奶油一点,装于有盖之瓶内,盖好。要用时,现轧。两大匙磕肥,一个鸡蛋,连皮下于磕肥内,调和起来,燉十分时候,再加热水二杯,一离火,加凉水半杯,稳放不要动。”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接受咖啡。1910年印刷的《上海指南》小册子还向人们推荐了一家位于今天上海福州路的宝利咖啡店。1916年出版的《清稗类钞》中记载:“欧美有咖啡店,略似我国之茶馆。天津、上海亦有之,华人所仿设者也,兼售糖果以佐饮。”当时在上海生活的鲁迅先生十分喜欢这种新颖饮料,他曾多次在日记中记述自己和友人喝咖啡的情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南普洱咖啡种植园

鉴于咖啡巨大的经济价值,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晚清工部候补郎中唐浩镇专门向朝廷建议在国内种植咖啡:“加非一物,始于非洲。西人日用必需,销路大广,故各国市肆俱设加非之馆。近通商口岸,华人俱嗜,与纸烟同。如令各直省添种加非之树,其利较种茶尤厚。”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可知,1891年,英国德记洋行的商人从美国旧金山向中国台北地区三角湧(今新北三峡)、板桥引种了咖啡,这被认为是台湾地区种植咖啡的开始。20世纪初,法国传教士田德能将从越南带来的咖啡种在了云南大理的宾川县;20世纪20年代前后,广西、海南等地也开始种植咖啡。

总体来看,1949年之前,咖啡消费主要集中在我国沿海地区或内地个别大城市,咖啡消费量很低;改革开放之后,咖啡伴随着港台及西方生活方式进入中国内地,《美酒加咖啡》的通俗歌曲流行一时,“咖啡色”“咖啡因”等词汇开始出现。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欧美影视作品大举进入中国,《老友记》等以咖啡馆为场景的剧集吸引了无数的年轻人,剧中的咖啡元素间接培养了中国新一代咖啡爱好者,也促使大学校园周边出现了一家又一家咖啡馆(店)。任何器物只有不断获得年轻人的追捧和喜欢,才能获得快速的流行和增长,这正是近20年咖啡在中国大受欢迎的原因。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4.12A

点击上图,“百科知识知道”大擂台,有问必答,有答必奖!

将好“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