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数据:
11月份CPI同比0.2%,前值0.3%;环比-0.6%,前值-0.3%;核心CPI同比0.3%,前值0.2%。PPI同比-2.5%,前值-2.9%;环比0.1%,前值-0.1%。
要点:
总体看,CPI、PPI数据显示物价同比偏低的状态仍在延续,且11月食品价格大幅回落给CPI带来额外冲击。亮点在于部分领域(如交通工具)CPI环比回升,黑色有色非金属等行业拉动PPI环比小幅回正,显示前期楼市政策、财政政策、以旧换新消费政策等,带来部分行业供需格局改善。但仍需观察政策对需求改善的持续性。
我们在11月《》报告中提到,2022年以来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止跌回稳的进程屡遭反复,是国内稳增长的重要拖累。目前传统的利率政策受汇率、银行净息差等多方面因素掣肘,调整相对较慢,需警惕“流动性陷阱”趋势进一步演绎。
如何避免“流动性陷阱”?我们理解一是要降低实际利率,二是要采取非常规政策手段(实施通胀目标制、央行从“最后借款人”转向“最终做市商”),三是进一步降低宏观杠杆率,减轻债务压力。因此下一阶段强有力的逆周期宏观调节政策或应与市场化改革紧密结合。
正文
11月份CPI同比上涨0.2%,涨幅较10月收窄0.1个百分点。环比看,11月CPI下降0.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2020-2023年和2010-2019年同期均值分别为-0.2%和0.1%。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11月核心CPI同比0.3%,较10月增长0.1个百分点,今年春节后核心CPI同比不断下降,10月份起开始有所回升,1-11月平均涨幅在0.5%,也暂未明显超出去年全年平均0.7%的水平。
第一,11月物价的拖累项主要来自食品,CPI食品价格环比下降2.7%,跌幅比上月扩大1.5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46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约八成。 国家统计局指出,CPI降幅扩大主要是受食品价格超季节性下降影响。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7%,降幅超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1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冷空气过程偏少,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食品中鲜活食品价格大多超季节性下降,其中鲜菜价格为主要拖累项,环比下降13.2%,降幅较上月扩大10.2个百分点。
第二,11月物价的另一拖累项来自非食品,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由上月持平转为下跌0.1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9个百分点。核心通胀中的国内需求项目依然相对疲软,燃油小汽车价格上涨0.2%,而旅游价格指数季节性下降5.6%,11月居住项目环比0%,与2020年以来平均水平持平,低于2011-2019年平均水平(图6),CPI居住中的租赁房房租价格环比为-0.1%,高于2020-2023年但低于2016-2019年的水平(图7),或指向就业市场景气水平略弱于疫情前。交通通信、居住占消费支出权重分别在10%和20%以上[1],国内有效需求偏弱在价格端的体现还在延续。
价格同比看,CPI同比上涨0.2%,涨幅较10月收窄0.1个百分点,主要因食品价格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3%转为持平。11月份CPI居住同比-0.1%,9月份后连续三月为负;CPI房租同比-0.3%。11月末以来,部分城市二手房成交量边际改善(图9),而成交量到成交价的传导、房价止跌回稳可能还需耐心。
11月份,PPI环比上涨0.1%,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环比由降转涨;PPI同比降幅缩小至-2.5%。国家统计局指出,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国内工业品需求有所恢复。
PPI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指出,由于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房地产、基建项目加快推进,水泥、有色金属、钢材等工业产品价格上涨。电力、燃气需求季节性增加,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水平上涨。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带动我国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其中石油开采、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价格均下降。分产业链看,上游采掘、中下游原材料及加工工业价格同比降幅均缩小,加工业跌幅相对较低(图13)。
PPI生活资料价格环比由下降0.4%转为持平,同比下降1.4%,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耐用品PPI同比下降2.7%,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食品同比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至-1.5%。
总体看,CPI、PPI数据显示物价同比偏低的状态仍在延续,且11月食品价格大幅回落给CPI带来额外冲击。亮点在于部分领域(如交通工具)CPI环比回升,黑色有色非金属等行业拉动PPI环比小幅回正,显示前期楼市政策、财政政策、以旧换新消费政策等,带来部分行业供需格局改善。但仍需观察政策对需求改善的持续性。
我们在11月报告中提到,2022年以来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止跌回稳的进程屡遭反复,是国内稳增长的重要拖累。目前传统的利率政策受汇率、银行净息差等多方面因素掣肘,调整相对较慢,需警惕“流动性陷阱”趋势进一步演绎。如何避免“流动性陷阱”?我们理解一是要降低实际利率,二是要采取非常规政策手段(实施通胀目标制、央行从“最后借款人”转向“最终做市商”),三是进一步降低宏观杠杆率,减轻债务压力。因此下一阶段强有力的逆周期宏观调节政策或应与市场化改革紧密结合。
[1] 我们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分项对CPI同比拉动值除以各分项CPI当月同比,大致推算各分项占CPI的权重。
风险提示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降息不及预期;财政政策不及预期;信用事件集中爆发;报告中对CPI、PPI预测值与实际值不一致的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
食品价格下跌带动 CPI 同比偏低——11 月通胀数据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10日
报告发布机构: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作者:
仝垚炜
执业证书编号:S1070524050002
邮箱:tongyaowei@cgws.com
蒋飞
执业证书编号:S1070521080001
邮箱:jiangfei@cgws.com
滑动查阅往期报告
数据、会议点评
周报、月报、季度报
【长城宏观】八月大类资产配置月
专题报告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以上推送信息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以上推送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以上推送信息摘自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完整内容请以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研究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研究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研究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研究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研究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