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知谭商业
作者|知谭君
伴随着信用卡步入存量竞争阶段,各大银行信用卡“开源节流”行动正持续上演,中信银行也不例外。
最近,中信银行将旗下多款信用卡的交易权益规则进行调整,如2024年11月1日起,中信银联i白金信用卡“白金专属36+1新生活”获取交易权益点除要求满足每月交易金额外,还新增了其中银联渠道交易金额的限制;2025年1月1日起,中信银行悦卡每月奖励积分的上限由“客户固定额度的8倍”调整为“客户固定额度的8倍,且最高不超过20万积分”。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还停止发行了包括“中信银行皇室战争联名信用卡”、“中信银行部落冲突联名信用卡”、“中信银行锦江WeHotel联名信用卡”在内的多款联名信用卡产品。
频繁的信用卡权益调整和停发背后,是中信信用卡业务正遭遇瓶颈的现实。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信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4,985.24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27.36亿,下降4.36%,跟半年报相比,减少了55.67亿,下滑1.1%。
信用卡业务的萎靡也影响了中信银行的整体业绩。今年上半年,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3.53亿元,同比下降27.10亿元,其中银行卡手续费79.50亿元,同比下降2.50亿元,该行将下滑归因为全市场信用卡交易量整体下降,影响信用卡回佣收入。
业务收缩的同时,中信信用卡的不良率却在攀升。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为129.41亿元,不良率为2.57%,跟年初相比上升了0.03个百分点。
高企的不良率往往与消费者投诉量成正比。中信银行半年报显示,今年一季度该行收到的监管通报转办投诉中信用卡就占了76.28%。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输入中信信用卡,就会得到4838条投诉信息,投诉理由涉及暴力催收、乱扣年费、诱导分期等等。
不仅如此,今年6月,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还因监测策略存在缺漏,刷卡资金流入非消费领域领了一张50万元的罚单。值得注意的是,该违规事件发生五个月后,11月27日,中信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资金用途的公告》。公告中提到:规定信用卡仅限持卡人本人日常消费使用,不得出租、出借等;资金不得用于房地产、投资理财、生产经营、偿还债务、博彩等领域;不得通过非正规渠道套取现金;需用本人账户按账单或透支额还款,避免大额资金存入致溢缴款影响使用。若资金用于以上或其他非消费领域可能交易失败,对违规用卡或有风险特征的,银行将采取警示、提前终分、降额、限制交易、止付等管控措施。
合规方面出台新规,另一方面,中信银行也在默默推动信用卡中心“改革”,虽然没有像华夏银行、交通银行一样撤销分行信用卡中心。但年内,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多地分中心,在招募时设有“与分行和区域协同配合”一职。岗位涉及推动属地分支行信用卡考核达标,推动分支行与分中心融合、资源共享、关注获客,负责属地分支行信用卡指标的业绩推动等。
事实上,分行渠道已成为中信银行信用卡获客的主力军。截至今年上半年,该行从分行渠道获客的信用卡占比达到41.2%、较上年末提升7.7个百分点,而信用卡传统陌拜获客占比下降到不足20%。不仅如此,中期发布会上,中信银行副行长、风险总监胡罡还表示“从分行渠道获客的信用卡,能够防范欺诈性风险,因此从自身渠道获客的信用卡资产质量比外获的要高。”
上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