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似乎是近20年前,一部堪称经典的反映二战最后一段日子的德国电影问世,其名曰《帝国的毁灭》。影片的主角乃是制造二战的罪魁祸首希特勒。
电影拍的颇棒,至为真实,包括希特勒这个角色。它刻画的,乃是战争后期隐身于柏林"狼穴"地坑中希特勒"最后的日子"。
优秀的德国电影一如德国人的民族性格,敦实,厚重,严谨,此严谨在此指的是叙事逻辑意义上的。
适才,我又观看了一部在影像风格上与《帝国的毁灭》大同小异且相得益彰的另一部德国《元首与引诱者》,其堪称是《帝国的毁灭》的姐妹篇。
《元》片也是那么的好,除了影片中的男一号,亦即扮演戈培尔的演员,他的表演痕迹过重,演得太使劲了。反而是影片中男二号希特勒扮演者几近可以以假乱真——这个人物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太难演了,因为世间留下了太多真人(即希特勒)的影像资料,因此,亦几乎成年人均对此人了然于心。倘若演员欲以"表演"的方式去"归化"一真人之在者,可以说,基本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影片中之"男二号"希特勒基本做到了以假乱真—— 《帝国的毁灭》之希特勒也是他演的吗?也许。一人已然"乱真"到了这种程度也是表演之一绝了。
影片真正的一号人物饰演的则是纳粹德国赫赫有名的帝国宣传部长戈培尔——这个从希特勒还仅仅是个疯狂的且异想天开的"无业游民"时期起,就开始忠诚追随他的哲学博士,其在纳粹帝国的身份与地位仅次希特勒,他的那个人所皆知的"千古绝唱":谎言重复100遍便可以成为真理的断言,迄今,仍是某些区域为之效法的至理名言。
我不能说,影片对戈培尔这个人物的人性面相剖析得有多么深刻——这似乎并非是影片创作者所意欲抵达的目标,看上去他们真正的目的乃是通过纳粹德国从策划侵略战争伊始、到密谋与实施制造仇恨乃至屠杀犹太人、再到战争晚期之纳粹德国日暮途穷之时,作为一名煽动家与谎言制造者的戈培克,又是如此一次又次地次以其特有的谋划与方略去欺骗与忽悠大众的,以至黑白与是非曲直被彻底模糊或颠倒,从而亦导致)一个民族堕入忘我的迷信和疯狂的深渊,就此酿造成了一场巨大的人类历史上的浩劫与悲剧。
电影为此而采用的叙事角度乃是单刀直入式的,因为它将观照视点就瞄准在了戈培尔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必须承认作为一个纳粹意识形态的制造与守护者,倘若不是纳粹德国最终完败于战场,那么,这个人经心策划与制造出的那一套足以影响大众态度与思维的谎言逻辑乃是相当成功的。
那么,以今日之眼光看,这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一旦真相被遮蔽,舆论与信息的源头在前端被人为控制,而控制者又可以根据他们利益的目的制造出"唯我所需"的另一套颠倒黑白振振有词的说辞,那么,接下来不明真相的大众就可以以"制造者"需要之方式被批量地"生产"出来,亦由此,人间悲剧的按扭其实已被启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过去近70年了,但关于它的"故事"始终未曾讲完,为什么?因为那一场惨绝人寰的历史悲剧于今日仍有太多的镜鉴作用,且有太多的值得人们去总结和思考的地方。
历史从来就不是一种完成式的历史,它始终在以一种我们看不见的方式在延续,且始终在暗中觊觎着正在进行中的"今天",偶而,还会冷不丁地悄然拉响警报。
可二战后承平太久了,人们似乎失去了对战争的警觉——可是俄乌战争爆发了!人们似乎亦失去了对谎言制造者最终会造成人间灾难的必要警觉——比如美帝竟然以合法"公意"的名义让一个赤裸裸的欺世盗名者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记住呵人们,历史不仅仅是已然消失在时空中的历史,它更是一面镜子。

2024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