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SKP“艺术大家”落地成都SKP,于九月为成都公众惊艳呈现中法两国艺术与艺术教育巨擎谭平教授和托尼·布朗教授的最新作品。
谭平,《彳亍》,炭笔素描装置,2024,成都SKP-S,图片提供:都市能量
托尼·布朗(Tony Brown),《星团》,综合媒介装置,2024,成都SKP-S,图片提供:都市能量
“天下之事,尽于方圆之内”。“方圆”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艺术家谭平和托尼·布朗分别用方和圆诠释了对于抽象的东西方思考,托尼·布朗的圆,大至宇宙,小到粒子;谭平的方,笔力刚劲,气韵生动。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分别位于成都SKP-S二层的东西两端,共同呈现出“一东一西,一方一圆,一静一动,一简一繁”的艺术对话。
谭平工作室,2024,成都SKP-S,图片提供:都市能量
托尼·布朗(Tony Brown)工作室,2024,成都SKP-S,图片提供:都市能量
同时,斜下侧一层为艺术家工作室的“全天候开放”,展现艺术家的工作环境、场景以及工作过程和方法。“商业中心的艺术橱窗是全球前沿潮流,并不鲜见,但是将艺术家工作室在商业环境的中心地带如此直面公众,在全球展览史中几无先例,成都SKP此次具备开创意义的尝试可以说是敢为天下先,为当代艺术提供了独特的展示舞台,展示了SKP对艺术的拥抱与热情”。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罗怡说道。SKP希望通过复刻艺术家工作现场的创新之举,邀请观众直观感受到使用不同媒介艺术家的不同艺术创作氛围,了解艺术家创作背后的故事。
谭平,《彳亍》,2024,成都SKP-S,图片提供:都市能量
谭平作品在视觉上呈现出的“极简”,实际上承载于贯穿其艺术创作始终的时空逻辑,也正是藉由这个逻辑,他将自己的创作从当下艺术界追求表面形式、甚至于哗众取宠的风气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探索作品内在的时空张力,在与时间、空间的碰撞中,在偶然与必然间,创造。极简的形式、时间、空间,构筑了艺术的基本结构。
谭平,《彳亍》,2024,成都SKP-S,图片提供:都市能量
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每一笔都是非常具体的“存在”,我画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都是一个“微观”且“具象”的存在,它们都是构成我作品的细胞或枝干之一,而大色域的涂抹看起来又非常“抽象”。
无论是“画它”,它是一个实物,还是一个概念,象征性的东西,还是“画我”,是一个想象的东西。“它”都是有对象的。
——艺术家谭平
谭平,《彳亍》,2024,成都SKP-S,图片提供:都市能量
中国是一个“意象”的国度,“抽象”是舶来的词汇和观念。谭平的抽象绘画虽构造西式,却将中国千年绘画传统中所谓的“气韵生动”中的“抽象”具体化了。
——策展人罗怡
托尼·布朗(Tony Brown),《星团》,2024,成都SKP-S,图片提供:都市能量
艺术家托尼·布朗(Tony Brown)创作的有关物理学的作品系列,在非常基础的层面上研究中子星和生物细胞(细胞和恒星、宏观与微观)的几何相似性,将巴克敏斯特富勒烯的3D形状(通常以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的名字命名为巴基球,是一种最常见的天然富勒烯)与常见逆转录病毒形状进行数字混合,创作出一种类似细胞突变的全新结构,并形成“星团”。使用特殊3D数字软件建模,然后向3D打印机矩阵输出制作。打破了传统的雕塑制作和展示方式,整个雕塑制作采用一个后数字化流程,设计数字文件,在多台打印机上进行3D打印并组装它们,通过标准化实现了定制化,并使用灯光作为雕塑元素,以赋予其与星团类似的外观。
托尼·布朗(Tony Brown),《星团》,2024,成都SKP-S,图片提供:都市能量
“细胞是一个系统,既抽象也不抽象。它是DNA、RNA,取决于如何变异,然后与其他系统和其他细胞连接。在物理学中,这与恒星坍塌一样,微观与宏观。星星就像细胞,细胞就像星星,这是宇宙视角。但我不是哲学家,作为艺术家,我的角色是让不可见的东西变得可见,以便人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看到和感受到它。”
——艺术家托尼·布朗
托尼·布朗(Tony Brown),《星团》局部,2024,成都SKP-S,图片提供:都市能量
“当我第一次看到托尼1980年代就做了那么多类型、形式、体量且深入到数字结构内部展开的多媒体作品,被惊得目瞪口呆……今天,他的作品还是走在时代技术与思想的前沿,高分子材料的3D打印与细胞合成的建构形态,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与反思我们刚经历、正经历的瘟疫、战争、科技爆发以及人类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
——策展人罗怡
SKP“艺术大家”系列展览是SKP品牌项目,持续多年,将美术馆/博物馆级别的策划和展出标准引入SKP商业公共空间,向更广泛的社会公众呈现国内外当代艺术的大师之作。2018年至2024年持续展出了隋建国、⽅力钧、谷文达、展望、何云昌、刘建华、邢丹文、徐累等多位中外代表性⼀线艺术大家,展现了SKP作为顶级高端商业零售空间的高标准、高等级、高规格,以及前瞻眼光与制作魄力。无论是艺术家的量级,还是展示内容(大家大作)都呈现出一流美术馆的展出水准,充分切题艺术橱窗的“大家风范”,展现SKP艺术橱窗作为当代艺术普及与传播窗口的情怀。
本期SKP“艺术大家”系列展览《方·圆》——暨中法建交60周年对话展,将从2024年9月1日持续到2025年2月28日,欢迎广大观众莅临成都SKP观展。
关于艺术家
托尼·布朗(Tony Brown)
托尼·布朗,1952年生于伦敦,1960年移居加拿大,1971-1978年在加拿大完成绘画、雕塑、MFA(艺术硕士)专业学习,之后成为康考迪亚大学和渥太华大学的教授,35岁时成为正教授。自1994年,任职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雕塑与多媒体系,担任主任和博士项目负责人超过20年(终身教授)。他也曾担任美国帕森斯艺术设计学院巴黎分院院长和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术总监超过十年,是北京师范大学特聘专家,以及被西安欧亚学院聘任为院长。
相比托尼·布朗作为艺术教育家的成就,他也是一位相对被当下忽视的宝藏艺术家。他1980年代初就进行了大量的数字多媒体装置创作,1992年参加了卡塞尔文献展。其作品在加拿大、美国、西班牙、德国、法国、日本等重要的国家美术馆展出并被收藏,是享誉国际的艺术多媒体领域鼻祖级代表艺术家。
谭平
谭平,艺术家,教育家。1960年生于河北,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1989年至1994年,获得DAAD奖学金留学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自由绘画系。2002年,创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并任院长;2003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2014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谭平是中国抽象艺术的领军人物,当代中国艺术设计学科的拓荒者、中国实验艺术学科发展的推动者,也是当代艺术杰出的教育家。谭平的艺术不仅有绘画,还涵盖了版画、装置、影像以及观念艺术等多种创作媒介。谭平的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如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今日美术馆、波特兰美术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术馆、路德维希博物馆,科灵特哈福特现代艺术美术馆、拉脱维亚罗斯科博物馆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