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中旬,第四野战军49军146师孤军深入白崇禧的防地,被敌包围吃了大亏,导致青树坪失利;但是,过了五十多天,45军135师同样也是深入白崇禧的防地,同样也面临着被白崇禧包围的遭遇,但却成为一着绝妙的好棋,导致衡宝战役大胜。
为何面对同样的敌人,面对同样的作战地域,面对同样的孤军深入被包围,但作战结果却大相径庭,一个是青树坪失利,一个是衡宝大捷呢?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146师陷入白崇禧包围之时,四野大军的作战部署是一个什么样的战略态势。
当时,正值炎热的三伏天,林彪和参谋长肖克等人虽然出生于南方,但自从长征后,便一直战斗在北方十多年,早已适应了北方的气候。特别是绝大部分师以下干部和战士以及东北带来的骡马,对南方酷热潮湿的天气更是水土不服,导致疾病滋生,发病率居高不下。
针对这一状况,林彪决定部队转入休整,开展“兵强马壮运动,准备秋凉再战”。
然而,此时程潜、陈明仁在长沙通电起义。在白崇禧的策动下,起义的国民党军中约4万人叛变南逃。于是林彪命令第12兵团进行追击。其他部队继续休整。
49军的146师在追击的过程中一往无前。面对出现的敌情,虽然林彪也要求“切实查明情况,不得盲目前进”。但显然此时的146师求胜心切,“上下都已产生了麻痹轻敌的心理”。最终146师孤军深入,被白崇禧包围于青树坪地区。后虽经145师接应突围出来,但损失惨重。
战后,从146师的领导到军长钟伟等,都对青树坪的失利进行了深刻的检讨。
再让我们看一下,45军的135师是怎样陷入白崇禧的包围的。
1949年9月10日,四野大军结束休整,兵分三路对中南地区的国民党军发起强大的进攻。135师在师长丁盛的率领下,快速向白崇禧部追击。
此时的白崇禧见135师孤军深入,便想像青树坪那样来一个如法炮制,迅速围歼135师,抓一把后再回撤广西。
对于白崇禧的企图,林彪有所察觉。有了上次青树坪失利的教训,再加上林彪一向用兵较为持重谨慎,他要求部队暂停追击,进行准备后再待命攻击。
但是,135师并没有接到停止追击的命令,而是又一气连续行军160余里,突破衡宝公路到达灵官殿地区后,才架起电台联络。这时他们才发现友邻部队全都停止在衡宝公路以北,他们已经孤悬敌后了。
此时,白崇禧紧紧盯住了135师,想来一个青树坪第二。
林彪也对135师投以极大的关注。对战场感知异常敏锐的林彪深知,青树坪之战,四野大军主力在休整,没有战略展开。因此,146师的孤军深入,那是真正的“孤军”。但此时,四野大军已全部展开呈进攻状态,135师虽也是孤军深入,但在几日行程之内,我各路大军便可迅即驰援。因此,从整体战略态势上来讲,两个孤军深入,完全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林彪对战机的把握较之白崇禧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135师已然孤悬敌后,那就何不干脆换一个思路打法,乘四野大军战略展开之际,利用135师楔入敌后这颗“钉子”,吸引白崇禧主力,趁势调兵围而歼之呢。
此时,战役的胜负手就看135师的表现了。在此最关键的时刻,林彪又采取了一个超常规动作,他直接越过兵团和军两级直接给135师丁盛师长和韦祖珍政委发出这样一封电报:“你们暂时归我们直接指挥,望告电台,特别注意联络我们”。林彪同时规定:“师、团电台不离人,随叫随到。兵团和军对135师只能收听,不得指挥”。
大兵团作战,委托式指挥较多,垂直越级指挥反倒不多。但林彪深知135师这颗“钉子”的重要性,怕层层传达耽误战机,索性垂直指挥。从战后复盘来看,这种垂直指挥,恰如其时,恰到好处,抓住了难得的战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丁盛和韦祖珍等师领导,面对数倍之敌,面对白崇禧的王牌主力“钢7军”,指挥135师打得极为铁血。从战斗士气再到战术运用,完全辗压敌军。
最终,在135师的顽强阻击下,在四野各路大军迅速驰援下,衡宝战役聚歼白崇禧桂系主力4万余人,取得大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