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中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是“八大金刚”之一,可他却从未对共产党开一枪一炮,被称为“和平将军”。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张治中亲苏联共,与多位共产党人士交情甚好;反观蒋介石,他反苏反共,一生致力于“剿共”事业,两人可以说是水火不相容。
在国民党中,张治中无疑是独一份的存在,要知道,蒋介石生性多疑,对于任何可能威胁到他权威的人都会心存戒备,更不用说那些心怀二心之人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蒋介石对张治中如此器重呢?这其中的缘由既复杂又简单,归根结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君劳臣忧,君辱臣死”
首先第一个原因,便是他的“君劳臣忧,君辱臣死”的思想,而这一封建思想,也就注定了他与蒋介石的“血肉难分”。
“咬口生姜喝口醋”是他外出闯荡之前,母亲让他做的,寓意着在今后的岁月中,不管是遇到了什么苦辣酸辛,也都要咬牙承受,这也成为了他的座右铭。
他自幼聪聪慧、勤奋,连私塾的先生都对他赞不绝口,称他为难得一遇的才子,将来必成大器。
可由于生活所迫,张治中过了6年的流浪生活,他当过富家子弟的伴读,做过门店的学徒,当过备补兵、备补警察,受尽了艰辛与磨难。
辛亥革命爆发后,张治中抱着“为国效劳”的心,来到了保定军校学习,可毕业后,却把他分到了腐败的安武军里。
他不愿在这烂队伍中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于是便拂袖离开了这里,从此,张治中再次过上了居无定所的生活。
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拳脚,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能拉他一把的“贵人”,也就是在这时,张治中遇到了蒋介石。
张治中本就出生于贫苦农家,他接受的是传统教育,那份“君劳臣忧,君辱臣死”的思想早已深深地刻在他的骨子里。
在他看来,蒋介石是他的伯乐,对他有知遇之恩,而为了报答,张治中必然是尽心尽力地辅佐、维护蒋介石的领导。
同样的,蒋介石也明白张治中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当即便将他任命为黄埔军事研究委员会委员,由此,张治中得以进“黄埔”。
他积极献策、竭智尽忠,在旁人看来,张治中对蒋介石可谓是鞍前马后、唯命是从,甚至有人称他为“灶下婢”。
而在张治中看来,“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诚是一个军人的灵魂,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灶下婢”,而是一个敢讲话献策的部下罢了,张治中的“忠”,也正是蒋介石所需要的。
邓演达
尤其是在旁人都在公开反蒋,与蒋作斗争之时,张治中更是坚定地站在蒋介石这边。
对于邓演达的争取,张治中表示:“我可以劝他,但让我公开反他,我做不到。”这一点,让蒋介石很是欣慰。
其实,张治中的内心也曾有过挣扎与矛盾,从政治主张来看,跟随邓演达或许是个更好的选择,可蒋介石对他有知遇之恩,他无法背叛,也不愿背叛。
1927年11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正式成立,而蒋介石深谙军校教育的重要性,绝不会容许他人插足。
当得知张治中对军校工作感兴趣后,他当即将其调至军校,任命为教育长。这一举动,无疑是对张治中莫大的信任与肯定。
在军校工作的八年里,张治中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与热情。他尽心尽力地宣扬蒋介石的“功绩”与“修养”,拥护他的领导地位,达到了绝对服从的程度。
张治中表示,自己之所以这么做,是有自己的原因的,在他看来,内忧外患的中国最需要的,就是一个中心领袖。
而中心领袖,必然需要人民的拥护,只有大家共同拧成一股绳,才能发展革命事业,振兴国家,蒋介石无疑是担任中心领袖的最优人选。
“忠诚”是张治中的人生信条,即使跟随蒋介石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他也绝不会背离反对,张治中自然会得到蒋介石的重用和提拔。
原因二:不搞派系,不恋权位
其次,张治中除了忠诚以外,还有一点深得蒋介石的心,那就是他从不搞派系,也不留恋兵权。
众所周知,国民政府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但内部却遗留下了诸多棘手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派系林立。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国民党内部,那便是“乱”。
在蒋介石统治时期,国民党内部派系纷争仍旧不断,各派势力之间明争暗斗,尔虞我诈。
像CC系、黄埔系、政学系等,而在这其中,又衍生出了诸多小派系,如何应钦的“何系”、陈诚的“土木系”等。
例如何应钦、陈诚等人为培植各自势力,分头拉拢,分化出了“何应钦系”和“土木系”等多个小派系。
对于军人而言,掌握一支军队,拥有军权,无疑是他们生平最大的夙愿。一旦拥有了军权,也就意味着拥有了话语权。
这些对于蒋介石而言,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毕竟,谁都不想自己好不容易爬上的权力巅峰,被他人轻易拉下。
反观张治中,他从来没有在国民党内搞什么小派系,实际上,如果他想的话,他完全可以搞。
他在军校任职了十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完全有能力和何应钦、陈诚等人一争高下。
每当他带领军队打完仗后,都会主动要求卸甲归校。例如,在陇海战役结束后,蒋介石本想让他担任教二师师长一职,不再回到军校工作。
然而,张治中却婉言谢绝了这一任命,他表示:“师长人选易找,但教育长一职,还是我来干吧。”
在淞沪战役中,张治中被任命为第五军军长。原本,蒋介石的意思是战后继续让他担任师长,而军校教育长一职则另有人选。
可张治中再次拒绝了这一任命,毅然向蒋介石辞去了军职,继续在军校担任教育长一职。
他每一次完成任务后,都会主动交出兵权,既表现出了对蒋介石的忠心,又避免了陷入派系斗争的漩涡。
同时,他也没有野心勃勃地觊觎更高的权力地位,这样的“忠臣之将”,蒋介石自然十分满意。
此外,张治中还有一个过人之处,那就是他能够揣摩蒋介石的心思,参透他的意图。
蒋介石在审阅文件时,经常会批一个“阅”字。而他所用的签字笔也各不相同,字迹有时也颇为潦草。
而“阅”字在不同的情境下却有着不同的含义,有时它只是一字了之;有时则是一份文件始终没有给出意见时的批示。
侍从室的人员们则需要揣摩不同“阅”字的含义,并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在处理问题上,蒋介石有时候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并不一致。例如有一次,一个股长因为黄山的防空洞做得太大而遭到了蒋介石的查办。
这位股长找到了张治中求情,张治中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便写了条子交给蒋介石。
大意就是蒋介石这样爱惜人力、物力是应该的,不过有关人员也是秉着负责的态度去处理的,希望可以免予处分,没多久便收到了蒋介石的“阅”。
还有一次,蒋介石看到一个军用三轮车坐了四个人,其中有一个还穿着便服,蒋介石当即批示:
“将那个搭三轮车的拉去枪毙!”
张治中看到那张批示后,又加了一批,大意为此人免除死罪,依法审讯。他明白,蒋介石是一时动了气,气上头的话是不能作数的。
于是便差人只是将此人关了几天,问了两句,事后蒋介石果然没有纠结于此事。
原因三:“和谈”的重要工具
蒋介石一生致力于“剿共”事业,不过他往往做足了两手准备,张治中便是他与共产党“和谈”的一个重要工具。
“爱国”与“革命” 是张治中一生的精神烙印,如果说蒋介石是引领他步入政坛的伯乐,那么周恩来就是改变他人生道路的人。
早在黄埔军校时期,只要周恩来前去讲课,张治中一次不落,久而久之,也深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
实际上,张治中曾对周恩来提出过要加入共产党的想法,但鉴于“不能互相吸纳高级干部入党”的协议,周恩来婉拒了张治中的请求。
但周恩来认为,在今后的革命道路上,张治中一定不是共产党的敌人,相反在国共两党上,会起到重要作用。
正如周恩来所想的那样,张治中虽身在国民党,却从未对共产党放一枪一弹,每次都会想法设法与共产党避免兵戎相见。
就比如上文提到的,他曾拒绝带兵,转而留在军校任职,在国民党中,张治中也是唯一一个没有与共产党打过仗的将领。
对于国共两党,张治中更加倾向于以和平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武力、暴力等手段。
随着共产党势力的日益壮大,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多变,蒋介石不得不寻求时间来缓冲局势。
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张治中凭借其忠诚无二、无派系野心的特质,成为了蒋介石心中最佳的“和谈”人选。
尽管在旁人看来,国共两党的合作更像是“痴人说梦”,但张治中倒是乐此不疲,不断地为两党合作、国内和平而奔走。
最重要的一点是,蒋介石对张治中的“偏共”是心中有数的,他明白张治中并不是那种“弃他于不顾”的人。
张治中向来是直言不讳,在国共谈判期间,他坦率地对蒋介石提出自己的意见,正所谓忠言逆耳,蒋介石同他争的面红耳赤。
就在两人相持不下之时,马歇尔走了进来,他察觉到两人之间的微妙气愤,便询问发生了什么,蒋介石忿然说道:
“我这不是正和‘共产党代表’谈判嘛!”
结语
综上所述,张治中之所以能在蒋介石心中占据重要地位,除了他的忠心不二之外,更在于他毫无野心、不恋兵权、不搞小动作的品质。
在某种程度上,张治中在两党和谈的过程中,帮了不少忙,也确实是蒋介石“和”的一手的重要工具。
参考资料
张治中之女回忆“父亲多次劝蒋介石回大陆”. 领导文萃
说说蒋介石的侍从室. 四海钩沉
张治中重用于蒋介石原因析-张继山. 安徽史学
张治中与蒋介石. 共产党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