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为读者朋友们推荐的是《王建树中国画作品集》一书,书中收录了王建树近20年创作的两百余幅国画山水作品,他的作品饱经山川大地的滋润,将高原粗犷、浑朴、博大雄强的壮美之感与南方秀润、灵妙的温柔之美融为一体,朴实无华、意蕴隽永。透过作品可以窥见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艺术的追求。
书名:《王建树中国画作品集》
著者:王建树
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馆藏地:专业一库(雁塔校区)
分类号:J222.74/W199
在当代陕西画坛, 中青代画家中建树是位非常优秀的画家, 他传承着长安画派的艺术精神, 同时在长期的艺术磨炼中逐渐地形成了个人的艺术语言, 所以有笔墨底气, 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和其他画家不同的是, 他是一位从社会基层走上来的画家, 这三十多年来, 经历了不少的艰苦磨难, 为陕西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王西京(原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他的画和他的人一样有一种气息, 这种气息非常纯正, 所以我在王建树的画展上感觉到了他对艺术怀着一种崇敬之心。
——程征(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著名美术评论家)
身为“长安精神”文化传播者的王建树先生, 是一名在陕西画界有所作为的山水画家,他对中国山水画的时代精神亦有独到见解。他认为:笔墨当随时代, 应该掌握一定的基本功,在讲究“气韵生动”的同时, 也要注重笔墨在宣纸上的一种游离性的变化力度。也就是说,在掌握一定的基本功之后, 笔墨当随时代才能变为现实, 才能把你对生活的感受, 对自然的感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才能把画家所处的时代精神体现出来。这种笔墨当随时代的理解在王建树先生的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从笔墨语言上来讲, 他追求点、线、面之间关系的协调,作品透过笔墨更多表达的是对艺术的思索与追求, 而他对生活的理解, 对自然感情的升华,透过笔墨亦得以展现。
——李凡伟(《艺术典藏》杂志执行主编,西安市收藏协会副秘书长)
▲王建树向我院图书馆捐赠《王建树中国画作品集》
▲王建树与李晰馆长在捐赠仪式现场
王建树简介:
王建树, 1955年出生于陕西西安。
陕西当代国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创作中心主任, 陕西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艺委会副主任, 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西安文理学院特聘教授, 西安中国画院原副院长兼业务办公室主任。
艺术成果:
2001年 作品《青山西部情》入选由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等主办的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作品展, 并荣获创新奖。
2005年 作品《圣洁的草原》入选由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等主办的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作品展, 并荣获优秀奖。
2006年 在江苏省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0年 作品《希望》荣获陕西省文联、省美协美术创作优秀奖。
2012年 在西安亮宝楼举办王建树山水画作品展。
2013年 在陕西省榆林市举办“高原情怀”王建树个人作品展。
2016年 作品《永恒的足迹》入选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并由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选送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远方的家园》入选陕西省文联主办的“大秦岭·中国脊梁——陕西中国画作品展”。
2021年 作品《瓦窑堡的灯火》入选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品展。
2022年 作品《家家都在绿丛中》入选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的“我的延安”全国主题性美术作品展。
学术论文成果:
《关于中国画时代性趋向探索》
《创新实践与跨界——探索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
《关于中国画笔墨语言方向》
《中国画创作研究与思考》
《中国画多元化的技法探索》
《关于中国画写生的问题》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骊山创作中心“骊山精神的现象”》
出版与发表:
《中国当代艺术家王建树画集》
《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王建树》
《西安中国画院山水画家王建树》
《艺术典藏山水画家王建树》(一)、(二)
《中国长安书画名家精品集——王建树》
目录
内容摘录
序 · 精神田园的歌者
王西京
其实, 真正的艺术所呈现出来的是情感, 是思想大于形象, 是悄然触动人心的感染力, 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和技巧。
我看建树的山水画, 隐约中有这么一点味道。
当你有意无意遐观一下苍峦幽峻的天峻河谷、氤氲空濛的云染群山、飞岚映翠的汉江人家、还有波澜浩渺的如琴湖水, 都会产生一种由莫名的冲动所摄引的体验, 便再也不会去计较那些彩墨敷设、明暗转化、皴擦点虱上的缺陷, 而只是一味地纵情释放感观上的种种愉悦。
不在细节上一味地师古造作, 而是凝寓形神为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完美整体, 然后凭借着丰厚的功底与笔墨灵感, 把它们具体而确当地表现出来, 这正是建树绘画的鲜明特色, 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的作品能经得住时间和观众的严肃检验, 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同大多数画家一样, 建树所走的也是一条生活—写生—创作的寻常路子。他热爱生活, 钟情于传统, 曾走遍三秦的川原峰泽, 青海的奇迷绝境也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印。赵望云、何海霞、罗铭、方济众等诸多国画大家都是他追踪、效仿的榜样。尤贵于建树的是, 他比一般人多了几许敦厚、愚拙和执着的秉性, 他善于用自身的特质将客观对象情感化。因而他的作品, 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尺素纨扇, 无不充盈着他人格的力量和烂漫的情采。
近年来, 建树的山水创作境界又有了一个新的飞跃, 行笔取势、丘壑内营愈显峻厚、深邃、苍远、激情酣畅, 更具胸臆开朗的磅礴大气。
我向来不赞同没有意味的形式、没有底蕴的水墨和不花费气力的涂鸦, 以为艺术只不过是逗人开心的俚语而已, 无须在人伦教化的范畴内衍生要义。那是虚无思潮在转型时期的滥觞。我想, 在很多时候, 问题并不在于艺术本身, 而在于艺术家自身。那些传统与现代文明罅隙里的反差, 总是由于作俑者的无知所致。从这个角度来看,建树作品集的出版, 便有着某种醇化世风的实际意义, 很值得大家读一读。
作品欣赏
中国画离不开哲学, 哲学的观点认为, 发展就是在不断的辩证中得以圆满。与此不谋而合的是, 在王建树先生的思想里也有这么一个观点, 他以自己的作品明理:中国画实际就在反映一个哲学观, 中国画的创作过程就是解决矛盾, 并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达到画面的统一、和谐、完整,并使画面冲和、圆融。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既表现有大秦岭浑茫迷离的气魄,也有田园风光的绮丽静肃;既有严法规矩, 又有创新形式;既在视觉上反映出对自然万物的艺术升华, 又有陶冶心灵和道法随缘的精神禅意……让人不禁在他的作品中流连忘返。
▲永恒的足迹(一)190cm*190cm
▲十五的月亮194cm*165cm
▲瓦窑堡的灯火 200cm180cm
▲古镇的春天 224cm*185cm
▲春天里的故乡 213cm*177cm
王建树的山水画, 从风格、画法上有着继承传统、师承“长安画派”的表现方法, 但并不是摹仿和拼合传统或者直接取“长安画派”固有的样式。他不只在秦岭徜徉, 还攀登过大巴山, 也去了青海、西藏高原采风。
▲高山仰止云中歌 139cm*69cm
▲高原的风240cm*122cm
▲花香的季节 70cm*46cm
▲向望 240cm*122cm
笔墨表现上用笔巧拙交替, 疏密奇正, 简繁穿插, 层层积点。用墨浓淡虚实, 互为参用, 浓墨破淡墨, 淡墨破浓墨, 丰泽而弥迷, 元气淋漓, 通过笔墨穿插呼应构筑了广阔并具有纵深感的画面与空间, 将西北高原粗犷、浑朴、博大雄强的壮美与南方秀润、灵妙的温柔之美融为一体, 朴实无华, 意蕴隽永。
▲春回焕古鸟飞鸣 70cm*48cm
▲春早 68cm*70cm
▲岁月如歌(二)68cm*68cm
▲家家都在绿丛中190cm*166cm
▲天边的故乡 70cm*138cm
▲家家都有红灯笼 68cm*38cm
以上是《王建树中国画作品集》一书的摘录,欢迎朋友们借阅饱览。
阅读·资讯·悦生活
新媒体负责人:李晰王沛
执行负责:贺勇
编审:李聪敏 耿婷婷
西安美术学院 西美图新媒体工作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