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PP评论是国家高端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面临着招商难、项目落地难的问题。珠三角地区中,广州的压力尤甚。在特朗普当选、与美脱钩趋势愈发明显,国内需求相对萎靡、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以及中央要求各地招商政策待遇公平化的大背景下,各地必须充分发掘自身禀赋,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聚焦到广州南沙发展上看,客观上由于汽车产业的波动,南沙的经济增长速度自2023年起表现欠佳,急需找到新的增长点。而我们认为,南沙相对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兼具“几何中心”与“政策高地”特点,应坚定不移布局金融和生产性服务业。

金融与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1、金融加速生产要素流动

金融的本质在于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其本身不创造价值,但却是现代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催化剂”。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从最基本的存贷款业务,到种类繁多的各类资产证券化业务、生产资料租赁,跨境融资与结算,金融的根本属性在于撮合供给与需求端的诉求,达成借方加速发展,贷方获取利润的诉求。

从促进方式上,随着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传统的借贷、风险投资等业务之外,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进一步扩大要素融通范围和程度的新型业务应运而生。此外,还有发展出旨在促进绿色发展的绿色金融,包括绿色产业投资、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业务。

总体而言,当前金融业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两大趋势:一是持续为企业的发展提速二是以绿色金融等为抓手鼓励和规制企业的发展路径与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行等四部门近日出台政策,提出要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发展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图源:新华社

2、专业服务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低廉的人力成本融入了世界超级大分工,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但普遍具有“大进大出”“挣个辛苦钱”的特征。产业活动在“微笑曲线”中整体处于附加值相对偏低的加工制造环节,而在核心技术研发、品牌营造、专业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缺少优势。这一情况主要是由于政策的关注点忽视了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

另一方面,由于考核指标等复杂原因,多地政府在一段时期内片面追求数据上的“产业结构优化”,盲目推动 “退二进三”,造成了过早的、低水平的“空心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的攻坚期,从粗放的规模扩大转向要求核心技术突破、服务能力增强的新阶段。

因此,“二三产融合”,即制造业向服务业拓展,服务业向制造业延伸成为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路径,以金融和其他专业服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愈发凸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第十八届中央委员、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 表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总值达到了27%左右,且有望在2050年提升至40%-45%。图源:新华社

3、金融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绝不意味着“空心化”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多次强调,金融必须聚焦服务于实体经济。同时,生产性服务业本身即离不开服务制造业这一目标。因此,发展金融与生产性服务业,绝不意味着放弃制造业。

实际上,南沙也一直以制造业发展为主线,这点从当前区域产业结构和未来发展规划中可清晰看出。我们强调金融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当前南沙具备巨大的政策探索优势。而客观现实是,制造业大项目当前落地极其考虑产业链基础配套。在各地普遍争抢、“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南沙并不具备突出的比较优势。

因此,南沙不妨充分发挥地缘和政策优势,以金融和生产性服务业切入整个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发展格局,并以此二者的集聚反哺当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综合以上分析,考虑到南沙具有广州出海口、大湾区几何中心等显著特点,在《南沙方案》、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重大政策利好下,南沙具备融合港澳、先行先试的独特优势,在创新和发展空间上蕴含巨大潜力。

我们认为,南沙应进一步聚焦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以推动金融和其他专业服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高水平集聚为重要抓手,积极对接港澳资源和需求,成为“立足湾区、服务全球”的区域经济核心引擎。

南沙金融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

1、金融发展日新月异

从2015年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南沙金融业从零起步,当前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跻身南沙五大重点产业之列。 近年来,金融业增加值、税收均排名全区行业前五,截至2023年底,累计集聚银行、证券、融资租赁、私募基金等23种细分类金融企业近7000家,近8年新增56倍。

其中,创新型持牌法人金融机构15家,占全市1/4;融资租赁企业2209家,占全国20%;挂牌成立全国首个混合所有制的广州期货交易所; 落地国际金融论坛(IFF)、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大湾区基地、中国风险投资论坛等重大平台,金融服务功能持续增强。

南沙立足发展优势,围绕科技创新、高端制造、航运物流、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布局,初步构建助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八大特色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向重大关键项目以及重点产业链群等领域集聚,完善融资对接机制,为实体经济提供低成本长期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南沙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图源:新华社

南沙区利用“粤信融”“南沙信易+”等融资平台,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截至2023年一季度,南沙区企业在南沙信易贷平台提交融资需求3511笔,授信金额374.88亿元;累计发行ABS规模超1000亿元,发放保理融资款累计近3000亿元,为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重要融资渠道。

此外,截至2021年底,南沙累计落户私募基金企业约占全市1/5,注册资本超5700亿元,联合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一批政府投资基金,设立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产业基金,形成涵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创新创业等领域的基金体系,在支持区内航空航运、创新创业、IAB产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跨境金融方面,南沙2022年获批为全国首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地区。截至2023年底,13项试点措施全部顺利落地实施,累计试点业务金额300亿美元。FT账户体系落地南沙四年成效显著,开立账户占广东自贸区近七成,私募基金跨境投融资试点落地见效,已有10家基金管理企业获批QFLP试点资格,获批额度超230亿元人民币,累计储备投资项目超100项;南沙首个QDLP试点基金于2023年2月获批落地,试点额度10亿元人民币。

其他特色金融方面,南沙获批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广州航交所交易规模稳居全国第二;成为大湾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加快推进期货相关产业发展。

另外,《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研究出台金融支持南沙建设专项措施,推进南沙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和气候投融资试点,探索在资本市场、科创金融、跨境保险、绿色金融等领域扩大与港澳地区的双向金融开放合作,这对南沙而言是一重大利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沙区提出了“五港联动”和“2+5+2”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发展方向,推动海港、空港、信息港、金融港、人才港融合。图源:新华社

2、专业服务业集聚初显

近年来,南沙高度重视专业发展。2017年南沙即出台《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对专业服务业企业落户提供梯度奖补。

南沙区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数据服务、法律服务、财务服务、建筑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会展服务、咨询服务等重点发展领域,提出了建设粤港澳专业服务集聚区的重点任务。

《南沙方案》明确提出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南沙区《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南沙)财税专业服务集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财税企业从落户到执业、再到做大做强、最后走向国际化提供全周期扶持。多重政策利好叠加区位优势、发展空间优势,南沙专业服务业初步集聚。

以财税和法律服务业为例,截至2023年3月,南沙在税务、法律服务等领域实现了港澳职(执)业资格互认;累计落户普华永道等财税专业服务机构34家,揭牌全国首个财税专业服务集聚区——粤港澳大湾区(南沙)财税专业服务聚集区;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广州•南沙)法律服务集聚区,入驻法律服务机构30多家。

目前,南沙正着力推动粤港澳三地行业规则机制“软联通”、财会人才“智联通”、业务协同“链联通”、交往交融“心联通”,持续提升专业服务业集聚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 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南沙“法治化环境”方面全国领先。图源:南沙区司法局

南沙当前金融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金融增速持续性存疑

南沙金融产业从无到有,近年来保持了高速增长。但必须意识到,一方面这是小基数上的高增长;另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增长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南沙金融发展仍存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工作质效不高、金融招商引资成效不显著、部分金融创新试点工作进展缓慢等问题,高增速的持续性存疑。

此外,南沙金融的发展还面临与周边其他金融平台可能的竞争。从广州市内看,位于天河的国际金融城作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功能中同样包括了大湾区金融合作等内容;2017年新三板广州服务基地选址白鹅潭;花都2017年落户了绿色金融实验区。

虽然各区的金融平台都分别侧重不同的金融功能,互相之间要求错位发展,但如何在全市层面统筹分配金融产业资源也是后续的难点:是把有限的产业资源四处分散布局,还是聚集在一起以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从其他自贸区看,前海关于跨境金融方面的政策总体走在南沙前面,在调研中南沙区金融工作局工作人员坦言,南沙在此领域属于跟随者,相关政策的制定较大程度参考前海已有政策。此外,南沙在金融创新领域的合作多面对香港,与前海、横琴两大自贸区合作较少,未能充分协调联动。

最后,南沙现有八大特色金融领域,但对各领域间发展的优先级、资源倾斜的幅度等没有明确划分,资源利用效率存疑。

2、专业服务业基础相对薄弱

南沙专业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基础薄弱制约其发展。从需求上看,法律、财会等行业服务的对象是其他产业的企业,而南沙现有经济体量较小,产业整体集聚水平有待提升,区内企业尚不足以为专业服务业高水平发展提供足够需求。

从供给上看,专业服务业是典型的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特点是人才密集,而南沙相关专业人才较为稀缺,较难为专业服务业发展提供足够支撑。

从区域竞争上看,前海同样具有与香港对接的优势,而其基础配套设施、人才供给质量当前远超南沙,无论经营主体数量抑或质量亦处于优势;横琴与澳门的绑定较南沙程度更深,叠加地理优势,尽管专业服务业不是其主导产业方向,但对澳门人才吸引力仍较强,二者在吸引资源方面对南沙产生不同程度的虹吸和挤压。

此外,在广州市内,天河区作为经济的最强增长极,总部经济和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远胜南沙,同样对专业服务业在南沙的发展形成竞争压力。

此外,现有政策对专业服务业的招引,没有充分 聚焦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并进行相应的资源倾斜,这不利于精准发力,夯实产业生态建设。

进一步推动南沙金融和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1、依托比较优势探索金融创新

南沙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方面在于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线,另一方面在于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形成错位竞争

针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工作质效不高的问题,应优化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重大平台建设,加大科技金融、产业金融培育力度。针对金融招商引资成效不显著的问题,可尝试通过创新招引方式进行改善。

针对区域间竞争问题,南沙应依托自贸区政策优势和自身产业基础,探索在人民币跨境贸易、金融租赁、绿色金融、航运金融、商业保理、股权投资等特色金融方面更大的创新。同时需通过深入梳理、分析、对比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明确哪些是南沙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对此应予以更大资源倾斜。

例如,航运金融衍生品体系建设或是创新方向。南沙的航运金融产业集群已逐渐聚 拢与航运相关的各类金融资源,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经济效应以及创新效应等已逐渐凸显,除海上保险、船舶融资、资金结算等金融服务外,丰富航运金融产品、加快开发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为航运企业控制船运风险创造条件可作为南沙特色金融发展重点之一。

针对商业保理和股权投资领域,南沙的优势在于加速推进的与港澳的规则衔接。从路径上看,应积极引入港澳优势资源。具体而言,可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依托广东省和广州市政府,与香港政界,企业界磋商,引入商业银行、风险投资和金融创新等各类机构落地南沙并开展业务试点。

第二步,针对试点业务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总结经验,在实践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并将创新型业务进一步铺开。遵循“先行先试-经验推广”的路径,将南沙真正建立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湾区金融平台枢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沙港开辟超过150条国际班轮航线,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图源:新华 社

2、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布局专业服务业

南沙的专业服务建设可以遵循比较优势原则。相较周边其他地区,南沙的特点在于同时拥有广阔的制造业发展空间和对外开放、规则衔接优势。

因此,可考虑三大方向。

第一,围绕制造业创新链各环节布局相应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服务机构;围绕制造业产销需求配套航运、仓储物流、航运贸易等相关专业服务机构。

第二,围绕总部经济需求布局法律、财会和企业服务等专业机构。

第三,围绕商业航天、旅游会展等南沙特色领域布局专业服务机构。

从路径上看,首先香港的法律、会计和专业研发资源优越,建议聚焦港资企业招引。

其次,应同时注意“大而全”的龙头企业和“小而美”精品企业。

再者,应强调南沙的平台功能,即在招引过程中让企业明白南沙对内地市场的辐射作用和与境外的对接作用,并在不断的招引和布局中使其成为共识并不断强化。

此外,破解基础落后、人才集聚不足的另一关键在于持续完善落户支持、税收优惠、招商引商、人才支持、执业支持、保障服务、生活配套等全方位、多维度的支持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港科大(广州)与广州产投集团共同设立规模1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打造科创产业生态链。图源:新华社

★本文作者:庄文越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研究助理

(点击上图链接阅读更多庄文越的文章)

中国的“制造业之痛”,如何化解?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广州科技企业发展特点

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与功能的再思考

关于IPP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个独立、非营利性的知识创新与公共政策研究平台。IPP围绕中国的体制改革、社会政策、中国话语权与国际关系等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创新和政策咨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IPP的愿景是打造开放式的知识创新和政策研究平台,成为领先世界的中国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