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彭凯平教授课题组于教育学领域权威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发表了题为“教师活力与积极师生关系:师生情感传递效应研究”的学术文章。该研究聚焦于教师活力对积极师生关系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效应。
在教育领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始终是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积极的师生关系被证实与学生的良好表现(情感、行为和认知)密切相关。
文章摘要
具体而言,积极师生关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业成就,还对学生的社会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教师的幸福感越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越高;教师的教学愉悦越高,学生的愉悦感越高;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越高,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学习动力越高。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教师活力作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一个新维度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活力理论认为,个体的活力状态能够影响其情绪、认知和行为,进而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本研究结合这两个研究热点,基于活力理论,提出教师通过情感传递效应以自身的活力和热情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活力 ,从而推动积极师生关系的形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2386名中学生和76名班主任教师的数据,通过将每个学生的数据都根据其所在年级和班级,与对应教师的数据进行了配对,从而建立了详细且一一对应的数据集。问卷包括了对教师活力(教师自评),学生感知到的教师热情(学生评价),学生活力(学生自评)以及学生感知到的积极师生关系(学生评价)的测量。
研究发现,教师活力与学生活力、 学生感知教师热情均呈显著正向相关;学生活力与学生感知教师热情呈显著正向相关, 并且这两个变量分别与积极师生关系呈显著正向相关。
问卷结果
根据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本研究更进一步进行了链式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活力不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学生感知到的积极师生关系,还可以通过学生感知教师热情的中介作用、 学生活力的中介作用以及这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地正向预测积极师生关系。这一中介模型的确立,为教师通过情感传递效应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理论提供了实证证据。教师活力水平高的教师更有可能在教学中展现出更多的热情和活力,这种积极的情绪和活力能够被学生感知到,从而激发学生的活力,最终促进积极师生关系的形成。
分析结果
上述结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活力水平来改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学校可以开展教师培训,帮助教师了解情感传递的重要性,并提供策略和技巧来提升教师的活力水平,通过建立积极的校园文化和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此外,学校也应关注教师职业倦怠感,减少教师工作压力,并充分保障教师身心健康,提升教师活力。
研究为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以及社会各界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参考,并将活力理论应用于教育学领域,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教师活力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丰富了师生关系的理论模型。研究还揭示了情感传递在师生关系形成中的作用,为理解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提供了新的视角。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