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 APP 年终总结时刻。
嘴上说着无聊,但手还是带着三分轻蔑、两分好奇、五分漫不经心地点开了网易云推来的「人生音乐节」链接。
大数据说,过去一年,我的「音乐节」开场嘉宾是张悬,原创特邀嘉宾陈婧霏,压轴嘉宾郑宜农。看到这 3 个名字的时候,心里多少还是隐秘地窃喜了两秒钟——2024 年大数据没有辜负我,我的赛博女同人设又有了新一轮数据支撑。
随即又为这两秒钟感到荒谬和羞愧。至少 8 年前躲在宿舍床帘后面,像间谍一样压低声音和女朋友讲电话的我,绝对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要为论证女同这一身份而煞费苦心。
毕竟形势比人强,再纯血的女同也逃不过自证陷阱。
于是我想象了一下,一名人设牢固的女同,APP 年终总结套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注意:本报告纯属虚构,如有误伤纯属误伤。
写这篇年终总结的时候,我正在机场,打算和女友飞去另一个国家庆祝她的生日。
一个星期前,我在播客里分享了对于女友生日的焦虑,因为众所周知女同们的恋爱都很卷,尤其是生日这种事,堪称一年一度的期末大考,我很担心自己交不出一份符合女同标准的答卷。
在这份焦虑的驱使下,我花费了一周的工资准备礼物,又网购了5678件手工制品,最后还搭上了一场旅行。但随即又陷入新的纠结,这么兴师动众真的是爱吗?还是在表演爱?或者干脆只是在表演女同这一身份?
不管想不想承认,过去一年,我经常在日常和恋爱中感受到这种自我审视的目光。我可以说这句话吗?可以喜欢这部电影吗?可以不认识这些拉拉博主吗?这样会不会显得不女同?会不会不够女同正确?
记得看《好东西》时,胡医生误会成了小叶和铁梅的关系,由此延伸出一系列「吃中药也调理不好」的女同梗,台词并没有展开解释,但电影院第一时间就爆发了「懂的都懂」的笑声。
把自己活成一个「标准女同」的好处是,作为边缘群体,我们有了更多的被看见、被大多数人心照不宣的机会。
但背着电脑登上红眼航班的这一刻,我已经开始对这种表演感到厌倦。我决定单方面宣布,这是「lala-land」最后一次写活在段子里的女同。
我的新年愿望:当一个不被定义的女同(绝对不是因为没钱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