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嵩,1903年2月19日出生于湖南省祁东县范家山镇上车桥村,原名谢晓云。1924年8月改名为谢嵩,加入湘军第二师第六团第一营第二连,营长彭德怀、连长李灿。
从士兵到红军主力团团长
1926年7月,北伐军进军湖南,占领长沙,将湘军第二师第六团收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第一团。谢嵩随部队开赴湖北,继续北伐。攻打武昌时,在彭德怀、李灿指挥下,他攀上云梯,冒着枪林弹雨攻城,打开南门,立了战功。
1927年元旦,彭德怀和李灿在宜昌召开“救贫会”成员会议,修改会章,成立公开的士兵委员会。李灿发展谢嵩、石云成、萧文汉、田长江等入会,吸收李寿轩、李聚奎为士兵会委员。
李聚奎上将
1928年7月17日,中共湖南省委派滕代远到平江,住在城东天岳书院后面的农宅,也就是第一营第二连的连部,部署起义。谢嵩负责为滕代远警戒站岗,并在起义中活捉了国民党平江县长刘作柱。
平江起义后,在红五军向湘鄂赣边转移的路上,谢嵩与李寿轩(开国中将)一道,由李灿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10月,红五军在江西修水县台庄与平(江)浏(阳)修(水)铜(鼓)4县游击队混编为5个纵队,李灿任第五纵队司令,谢嵩在第五纵队任排长。
李灿
1929年1月26日,保卫井冈山的战斗在黄洋界打响。谢嵩在山口扼守了3天3夜,用滚石阻击敌人。敌人买通当地一个流子带路,绕过黄洋界哨口。谢嵩等百余名战士解下绑腿,结成长绳,吊下悬崖,撒入林海之中。井冈山已失守,他们与军部也失去了联络,只好独自为战,到大陇、茅坪一带打游击。春节过后,大雪封山,国民党军不战自退,他们与红五军主力会合,归回第五纵队建制,谢嵩任连长。
1929年8月8日,红五军应中共湘鄂赣特委邀请,北返平江,打通了罗霄山脉和幕阜山脉,将湘赣和湘鄂赣两块根据地连在一起。红五军发展到3000多人,彭德怀将军部直属大队改为特务大队,因大队长彭整调任第四纵队党代表,便任命谢嵩为特务大队的大队长,李志民(开国上将)担任副党代表。他们随军部行动,参加了攻占安福、分宜、新余、袁州(今宜春)的战斗。
李志民上将
1930年6月16日在大冶刘仁八召开红五军军委扩大会议,决定按中央的部署,将红五军升编为红三军团,彭德怀为总指挥,滕代远任政委。谢嵩担任军团警卫营营长。他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参加了攻占通山、崇阳、岳阳的战斗,接着进入平江、浏阳一带。7月27日,红三军团粉碎了湖南军阀何键的攻击,乘胜占领长沙。谢嵩负责保护红三军团指挥部,部队入城后,小吴门还有一股潜伏的敌人,企图冲出城去。谢嵩立即指挥文职人员散开,虚张声势,自己率警卫营打反冲锋,把敌人火力压下去。敌人以为陷入重围,只好举枪缴械。
张辉瓒
同年8月23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一军团在浏阳县永和镇与红三军团会师,合组红一方面军,回师江西。谢嵩又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参加了攻占吉安和解放赣西南的战斗。年底,他参加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在龙冈伏击敌张辉瓒师,缴获了一部电台。他知道这是指挥作战的宝贝,命令立即送指挥部,彭德怀对此大加赞赏。
1931年7月初,红一方面军调整序列,撤销了军的建制,谢嵩调任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团长,该师师长是黄克诚。在第三次反“围剿”战争中,他率部参加了三战黄陂和兴国高兴圩、老营盘的战斗。高兴圩战斗,彭德怀派第十二团拦腰截击敌人,谢嵩率一个连的敢死队员,手提大刀和成束的手榴弹,连滚带爬接近敌阵地,趁着手榴弹爆炸的硝烟杀入敌群,完成了对敌分割包围的任务。
屡立战功被称为“铁团长”
1932年初,红三军团攻打赣州。赣州三面环水,城高墙坚,易守难攻,打了月余未曾得手。于是,红三军团西渡赣江,转战湘赣边。谢嵩对湘边地形熟悉,决定分兵发动群众,开辟游击区,扩大根据地,他自己到桂东做群众工作。8月中旬,红三军团回师兴国,谢嵩率第十二团由黄陂向宜黄县城进击,消灭敌高树勋部1000余人。
1933年1月初,红三军团攻南丰未克,转移至黄陂登仙桥一线隐蔽打援。谢嵩作了充分的战前动员,鼓足士气。待援敌抵近时,第十二团作为突击部队截住敌人,激战两天,活捉敌师长李明。敌复以6个师组成前后纵队向广昌推进,诱红军主力决战。3月20日,谢嵩奉命率第十二团在草台冈设伏,趁拂晓大雾发动突然袭击,杀得敌第十一师狼狈逃窜。蒋介石发动的第四次“围剿”,也就随之告吹。
5月,红三军团在江西乐安再次整编,谢嵩仍担任第四师第十二团团长,十二团的其他领导人是政委钟赤兵(开国中将)、参谋长何德全(开国中将)、政治处主任苏振华(开国上将)。7月1日,彭德怀率由红三军团为主力的东方军入闽作战。7月9日,第十二团在延祥设伏,毙敌 100多人,俘虏敌一名旅长,并乘胜解放连城。
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1934年1月,红三军团第二次入闽作战。谢嵩指挥第十二团攻破沙县县城,歼守敌卢兴邦的新编第五十二师师直属队。3月24日,他又接受扼守大洋嶂制高点的任务。敌用3个团兵力猛攻,第十二团的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一直坚守到黄昏。阵地前留下了敌人500多具尸体,掩护了红军主力部队的安全转移。
第二天,红三军团召开祝捷大会。军团政委杨尚昆说:“这次大洋嶂阻击战打得很漂亮,血战一天,打退敌三个团的多次进攻,取得了重大胜利。”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专门为这次战斗写了一篇文章,刊登在(火线上的一年》上,称赞这是“红军以少胜多战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接着,第十二团又在东华山打退了敌人3个团的进攻,顶住了7架飞机的轰炸,阵地岿然不动。为此,4月7日的《红星报》以(英勇善战的十二团》为题,对第十二团守如泰山的顽强作风作了高度评价。在这些战斗中,谢嵩都冲锋在前,撤退在后,曾5次负伤不下火线,特别是广昌会战,子弹穿透他的左肺,他照样坚持行军打仗,战士们都称他为“铁团长”。8月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瑞金举行授勋仪式,为表彰谢嵩在反“围剿”战争中的战功,授予他一枚三等红星奖章。
长征路上为中央献粮领张国焘叹服
长征前夕,中共临时中央决定分散敌人兵力,要彭德怀派一支部队向南运动。彭德怀命令谢嵩率第十二团挺进广东。敌人以为十二团是红军主力,调十多个团在南雄一线阻击。谢嵩达到诱敌的目的后,发现周围没有一支兄弟部队,便带领第十二团甩开敌人主力,返回江西苏区。彭德怀看到第十二团完整无损地回来了,非常高兴,对谢嵩、钟赤兵说:“他们真机灵,想不到回来得这么及时。”
1934年10月,谢嵩随红三军团开始长征。他们连续突破敌人的三道封锁线,来到湘江边。彭德怀命令第十二团抢渡湘江,占领界首,掩护中央纵队渡江。第十二团坚守了3天3夜,阻击了桂系军阀的侧面攻击。
1935年1月29日,担任前卫的第十二团在土城东渡赤水河。贵州军阀王家烈派侯之担旅截击,川军郭勋祺部赶来增援。谢嵩率先头营刚过河就与敌军接上了火。他大喝一声:“现在是背水一战,只有向前冲杀,才能绝处逢生!”钟赤兵赶紧指挥后续部队渡河,控制制高点,保证了主力红军的安全。
钟赤兵中将
2月28日晚,谢嵩指挥由4个连队组成的爬城队,第二次突入遵义。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纵队的两个师从贵阳赶来,彭德怀命令第十二团和杨勇率领的第十团在老鸭山设防,阻击敌军。经5昼夜血战,拖住了敌人,争取了时间,红一方面军主力歼灭吴奇伟的两个师,俘虏3000多人,取得了长征以来的重大胜利。为此,彭德怀对第十、十二团发出嘉奖令,并在遵义举行了庆功会。
6月25日,毛泽东等在懋功会晤张国焘。26日上午,两军领导人在两河口的寺庙里开会,决定红军的行动方向和指挥问题。谢嵩得知中央在这里开会,也很缺粮,便与苏振华商量,在行军路上摆了一个萝筐,自己带头把仅有的一点口粮倒进去。这是无声的命令,战士们纷纷这么做,连张国焘都感觉到:到底是红一方面军战士的觉悟高。
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俄界会议,决定将红一、三军团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谢嵩任第2纵队第十二大队的大队长,苏振华为政委。9月16日,红军攻占腊子口,翻过六盘山,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11月初,中革军委决定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 ,谢嵩任红一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团长、苏振华仍为政委。
同年冬,谢嵩调任陕甘省军事部(又称陕甘军区)参谋长,以文年生接替第十二团团长。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磨练,谢嵩已成长为一名身经百战出色的红军指挥员。
创建红二十九军建奇功
1935年12月30日,红一方面军准备渡黄河东征抗日,为保障陕北后方的安全,决定以陕甘省的地方武装组建红二十九军。军长由陕甘省军事部部长萧劲光兼任政委为朱理治,谢任副军长兼参谋长。因萧劲光、朱理治要负责中共陕甘省委和军区的工作,筹备红二十九军的任务主要由谢嵩承担。他带着几个参谋和警卫人员、奔走于黄土高原上,把富(具)甘(泉)独立营、延安独立营、延清独立营和延长游击队、延川游击队集中起来,编成3个团(即第二五五、二五六、二五七团)。
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开始渡河东征,谢嵩率领红二十九军担负扫清苏区内敌人据点的任务,并牵制东北军、西北军,确保红军主力安全东征。他留下第二五六团警卫后方,自己率第二五五、二五七团出击店头镇和牛武镇,然后转到羊圈、太白一带咬住敌第五十七军,使其不敢向北进犯根据地,也不敢向东接近黄河。
甘渭汉将军
4月初,红二十九军在代理军长谢嵩、代理政委甘渭汉的率领下,出征韩城、合阳、澄城,以策应主力红军返回陕北。红二十九军扫清洛川外围几个敌据点,占领虎头庙等十余个村镇,接着又在宜川、韩城打了二十余仗,歼敌近1000人。5月5日,东征红军西渡黄河,与红二十九军胜利会师。
6月3日,中革军委正式任命谢嵩为红二十九军军长、甘渭汉为政委,并赞扬红二十九军圆满完成南下牵制敌人的扩大新区的任务。红一方面军回到陕北后,又组织了西征战役,以接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陕北军阀井岳秀、高桂滋部见红军主力西征,于6月中旬进犯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谢嵩在子长县贺家湾接到周恩来的紧急电报:“瓦市被围,万万火急,速解重围。”
红二十九军星夜驰援,于拂晓前赶到瓦窑堡。谢嵩手枪一挥,军号齐鸣,枪声大作,敌人不知哪里冒出来的红军,以为红一方面军杀回来了,抱头鼠窜。不到4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保卫了中央机关的安全。毛泽东、周恩来高兴地对谢嵩说:“你们来得及时,打得漂亮。”
6月24日,红二十九军从瓦窑堡返回贺家湾,遇上从清水关过黄河寻找主力红军决战的国民党汤恩伯部。谢嵩采取“机动防御、诱敌深入、分散运动、拖垮敌人”的作战方针,将红二十九军化整为零,5天歼灭汤恩伯部一个营,击溃两个团。又连续反攻3天,把汤恩伯部赶到清涧以东15里的申家渠,保卫了根据地。
10月25日,红十九军途经中共中央所在地志丹城(原保安县城),毛泽东、周恩来接见了军部干部,表扬他们的任务“完成得很好”。
出师未捷身先死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正在三边协助特委书记罗铭进行边区建设的谢嵩向中共中央写报告,要求重返前线。中央让他先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他与胡耀邦、何长工、杨得志、姚喆一起,向教育长罗瑞卿报到。两个月以后,他被派到太原,在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任作战训练科科长。动委会由续范亭任主任委员。
程子华
11月8日,太原失守,动委会不顾阎锡山的阻挠,在敌后广泛建立抗日武装。12月初,谢嵩任晋西游击第一路纵队司令员,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率部开赴洪洞县,途经临汾时,因遭车祸负重伤,血洒黄土地。代理司令员程子华立即派人将他送往陕北后方治疗。
1938年1月初,谢因伤势过重,在绥德逝世,时年35岁。成为红军改编后,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第一位红军军级高级将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