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越汽车的突然性死亡已经成为了网络上最热门的话题。
很多人想不通,也想不到,怎么会是极越?
1、它背靠两大股东,百度和吉利,都是有实力的台柱子,但凡两位大佬从牙缝中挤一挤,就够撑着极越往前走了。之前很多人说,现在的新势力只要有个财大气粗的干爹,那么活下去的希望就很大。
2、 从8月份开始,极越的月销量就突破了2000辆,8-11月销量分别是2117辆、2605辆和3107辆和2485辆。这样的涨势也一改之前的低迷,为极越拉来了不少人气。
3、极越的产品还是很有竞争力的。首先,极越的车型都源自于吉利浩瀚架构,与极氪、领克等吉利控股旗下的多款车型相似,素质绝对能打。另外,在智能化方面,背靠百度Apollo,是中国最先进的纯视觉智能驾驶系统。在接下来抛弃激光雷达,转向纯视觉的赛道中,具有先天优势。
但它确实突然性死亡了,现金流断裂,股东双方都不愿再输血,且没有找到及时救命的钱。至此,极越也迎来了“最高光”的时刻,成为全社会讨论的焦点,是妥妥滴顶流,而那些活着的品牌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关注度。
比如,刚刚获得股东双方再输血投资的北京现代。
12月11日,北京汽车发布公告,北汽投与现代汽车订立协议,双方同意根据各自于北京现代注册资本的权益比例共同向北京现代注资10.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亿元),双方分别注资5.48亿美元。注资将分期进行。于注资完成后,北京现代的注册资本将增至40.74亿美元,北京现代仍将由北汽投及现代汽车分别拥有50%,并将继续作为本公司合营企业入账。
这已经是双方第二次向北京现代增资救命了。上一次是2022年3月,北汽投与现代汽车两家股东,联合向北京现代增资共计约9.4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
根据公告显示,2022年和2023年以及2024年前9月,北京现代净利润(除税后)分别为-50.65亿元、-54.41亿元和-25.76亿元,不到三年累计亏损130.82亿元。
在中国汽车品牌崛起和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双重压力下,北京现代是第一批被市场抛弃的合资品牌之一,年销量从最高峰的116万辆下滑到2023年,仅有25.7万辆。2024年前11月,北京现代销量为14.35万辆,与上年同期21.38万辆相比,下降约33%。
更为关键的是,北京现代在新能源领域可以说是毫无建树,目前在售的主力车型全都是燃油车。
然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北汽集团与现代汽车依然决定增资北京现代,为其再次输血80亿元,助力北京现代活下去。
为什么一个欣欣向荣却惨遭抛弃,一个江河日下却得到救济呢?
根据我们浅薄的分析,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双方股东的性质不同,大家的核心诉求不一样。北京现代的两大股东,北汽集团和现代汽车的主营业务就是汽车,所以发展汽车是他们的核心诉求。而极越汽车的两大股东,百度和吉利,只有吉利是专注于汽车,百度还是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核心诉求并不是发展汽车业务。
2、两家公司的股权关系和话语权不一致。北京现代从2002年成立至今,双方在多年的磨合下,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公司治理模式,并且曾经尝过成功的美味。知道只要活下来,就还有再成功的希望。
而极越汽车双方股东关系混乱,虽然名义上是百度、吉利对极越的出资占比55%和45%,但,据内部人士透露,百度享有“超级投票权”,投票权比例超过80%。也就是说,极越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百度手中,它有权决定极越的生死。
极越在国内真正运营的三家主体公司——上海集度、北京集度、武汉集度,董事长都是百度周毅。
3、极越虽然销量开始上涨,但是月销量2000辆+,离头部新势力差距依然还非常大。根据极越管理层给董事会预测,极越至少还需要两年、100亿元资金的投入才能实现盈利。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家车企都在准备大决战和淘汰赛的背景下,极越汽车两年实现盈利的目标,估计也很难达成。董事会看不到希望,还要继续烧钱,自然要重新评估极越存在的意义。
李彦宏和雷军对待汽车的态度完全不一样。雷军是赌上了自己全部荣誉,亲自下场主导造车。而百度对极越的想法是走“爱奇艺”模式——内部孵化、找外部职业经理人管理,管理好再给更多股权。
一个人,一个公司,想要成功,考验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更考验股东双方的核心利益诉求和意志力。极越的突然死亡,我们只是泄愤一般地去骂CEO夏一平,一点用没有。他只是台前的操盘者,对公司未来没有决策权。
北京现代之所以能一次又一次地获得增资续命,也并非吴周涛等管理层能力有多强,更多还是股双方东对未来预期的确定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