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过的留言多了,会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由于我没露过脸,所以很多人会自然而然把我认作自己的同龄人。70后觉得我是70后生人,00后觉得我也是00后,总之,这个年龄跨度非常大。
之所以会这样,一来是人们的思维惯性。二来,也是因为我写的内容时代跨度也非常大。例如我会写世纪之初的一些景象,这来自于我的童年记忆。当然,至今,有些事物横亘几十年,依然变化不大。
实际我是90后,从我有记忆开始,刚好是21世纪初,那时候中国刚刚加入WTO,经济开始飞速发展。而我处于山西的小村庄,这种落后地区的环境本就相较于时代有滞后性,随着成长,国家经历了飞速发展的20年,这20年也是互联网科技蓬勃发展的20年,从最初的大脑袋电脑进化到如今的人工智能,从2G网络发展为如今的5G时代。我刚好是亲身经历这些变化的一代。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观察,为何我会觉得环境变化如此大,还在于故乡的落后。我去过很多地方后,发现如果你想深刻体会时代变迁的痕迹,那就去山西的一些小县城看看。许多县城里,既有近10年来新建的高层住宅,又保留着大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破旧民居。走在老城区的一些小巷,你会以为比农村还要更加落魄。
住进县城的一家宾馆,发现这宾馆里居然还放着按键拨号的固定电话。在如今人手一部甚至多部手机的时代,很少还能再见到这种看起来年份久远的电话机。
尤其在晋北或者吕梁地区,一些县城的风貌会让你感觉穿越回世纪之初。我还是挺喜欢这些过去的建筑的,喜欢那种刷着绿漆的墙壁,喜欢供销社的造型,喜欢木头材质的小格子窗户。现在盖房子,千篇一律贴瓷砖和做铝合金窗户,虽然看起来更像现代化,但却丧失了很多美感,也极度缺乏特点。
我记得我在兴县的时候,居然发现街边卖水果的车子是驴车,县城在山脚下,街道上的私家车,尤其是新款汽车并不多,但是摩托车很多。这在其他地方已经非常少见,但在吕梁很多县,这才是寻常街景。
县里的物价大多都比较低廉,而且能看到很多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例如在阳泉地区很容易看到维尔康饮料,在忻州很多县城餐馆里,人们选饮料喜欢喝河曲海红蜜。
我从前很喜欢喝一种黄梨味儿的果啤,但在省城没见过,省城所能看到的只有汉斯小木屋和大窑。后来我有次在祁县的古街上闲逛,发现路边居然有卖黄梨味果啤的,用的是绿色玻璃瓶,应该是本地产的。
因为地域发展不均衡,所以即便是同一个时代,也会是不同的世界。人们总会依照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产生“我即世界”的误区,其实这是非常局限的。就像很多人现在觉得国家发展很好,自己生活很棒,会怀疑那种穷困地区是否还存在,但如果他们能俯下骄傲的身子出门多走走,去去北方的农村,他们就会哑口无言。
有一次,我在一个聊天室里,说我高中在学校住宿时的生活费,一个月只有250块钱。这让聊天室里的其他人大为震惊,虽然他们年均比我大十岁,但在他们看来依然不可思议,他们都是江浙地区的人,说自己在2000年初上学时,一个月生活费已经最少要1000元。250块钱,怎么可能活下去?
于是他们马上认为我是个老头子,但实际我上高中是2010年左右,那时候一天花七八块钱吃一日三餐,真的够了,甚至我还节省出钱来偷买了二手手机,被父母骂了一顿。
总之他们并不相信我,因为他们怎么都觉得不可能。这让我鲜明地感受到区域差异,虽然是同一个国家,但我们当时的物质条件几乎落后于南方那些地方两个时代。
现在因为生产力提高的缘故,最基础的温饱方面,自然差距缩小了。但在漫长岁月中,资本积累的差距,依旧遥远的令人生畏。他们太有钱了,一生躺平也衣食无忧。
富者必然是愈富的,譬如你有100万存款,哪怕你只是存在银行,什么都不做,一年利息也有两三万,这已经是最低程度的收益。而我们乡下人,很多一天也就挣几十块钱,即使兢兢业业,一年最多挣点人家的利息钱。这就是生活,你说同样是生活,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有人珠宝奢侈品全球购全球飞,有人经过漫长思想斗争,依然舍不得缴纳上涨至400元一年的城乡居民医保。
画饼对矛盾有缓冲作用,互联网、美颜P图、奢侈品租赁、贷款、白条等看似便利和好用的产品,经常能够让我们产生自己也能与时代齐行的错觉,实际上人与人的差距却越拉越大,房贷车贷当然方便,解决了很多需求,但同时也是甜蜜陷阱,提前享受的代价是要还巨额的本金加利息,表面光鲜,实则要成为经济的奴隶。
一百年前,地主把田租赁给佃户,每年收租息。佃户们起早贪黑,辛苦一年,收获的谷子大半要交给地主,剩余一小半维持自己的生计。如今的时代,据说我们早已经没有地主了,但还是有很多佃户。面对现实是无力的,唯有放弃幻想,奋斗到底。
如果你能关注我,那可真是太好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