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乡愁》之206
至乙未年,母亲年已七十有八,余亦近耳顺之年。
是年,母亲愈显龙钟,食量渐减,步履蹒跚。
常念俗务庸沉,不能逐餐侍奉母亲饮食,心甚不安。
然遍视故乡诸亲,各有营生羁绊,俱少闲暇;本有一妹,亦离家日久,渺无音讯,母亲终无寄深处……
鱼哭了,水知道;我哭了,谁知道?
燃我一生之忧伤、换你一丝之感悟……
绵延的城市里,应有尽有,但唯独没有尽头。
踌躇良久,终抛却一切,携母辞滇,于溽暑之时远行四千又三百里,觅得一傍海临山之地而居,归隐林泉。
从此,开启吃土生涯。
秋水盈盈魂梦远,春云漠漠音期悄。
此地山幽林静,母亲甚喜。
然初来此地,无屋无舍,遂建帐暂居。
后至深秋,方伐竹结草,结庐岩畔。
帐后山高树密、竹林起伏;对面茶山青碧,四山圈一谷。
晓风残月,紫陌听雪;晨起鸟鸣,夜半钟声。
此后,抛却十丈红尘,弃文从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每日着旧衣、荷锄担、忙稼穑、勤躬耕。
劳作虽苦,然能获山茅野菜、时鲜蔬果,烹肉炖汤,三餐侍奉于母亲榻前,心下稍安。
年华向晚,且醉岁月沉香。
此后,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从零做起,不枉人生……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同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
人活一辈子:每一个走进你生命的人,都不是偶然。
人世间的所有相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
躬耕于河边水间,心境也越发地清明——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说到底,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
《诗经·七月》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然闽地处沿海,气温尚好。
帐后山林,常有野猪出没。
每至夤夜,猪群结伴下山,拱食稼穑、祸害人家。
所饲犬群齐吠,山谷回音,声甚洪亮,猪群惧怕,绕道而行;倘猪群数众,犬群惧怕,四散而逃,稼穑必被祸害。
乍到之时,即遇台风:风若万马奔腾,肆虐于天地之间;暴雨排山倒海,狂泄于山谷之内。
河水暴涨,谷间一片汪洋,浮柴浮物飘荡水上,稼穑俱被淹没。
鸭群顺水飘走,不知所踪;大帐被风拍碎,残破不堪。
是夜,蜷缩于帐角安身,犬群四散,野猪遂于帐外梭巡,哼叫不绝。
这时候就想起一句话:比失败更令人恐惧的是懊悔。
于是,就有些懊悔选择了这个地方归隐。
母亲病发之时,亦常与帐内外高声唱骂,声达里许。
村人不谙鲁地方言,常以为母亲念佛,屡去看顾。
后知其因,亦多有褒奖之词,绝无恶语相加。
我心向佛,斩妖除魔!
闽人敬佛,各村舍皆有寺庙,香火缭绕,佛音嘹亮。
每于谷中劳作,密林深处,梵唱悠然,空谷回音,淡淡禅意流淌在天地间。
佛在天上讲经,众揭谛在露珠间吟诵,曼妙之意无处不在。
驻锄谛听,尘事尽泯,心下空明,不胜之喜。
一片秋香世界,几层凉雨阑干。
山林空寂,恐母亲走失,常遣二幼犬跟随,不离左右。
时日渐长,虽难分离。母亲时于二犬低语,幼犬蹲坐,竖耳以听。
讲至兴处,母亲低笑,二犬踊跃,争相取宠。
夜静更深,母亲亦常拥犬而眠。
空山幽静,晚来稍寒,偿夤夜探视,见母亲安眠,方敢入睡。
时日稍长,母亲得以饱食安卧,气色渐佳,亦能持杖缓行,偶与人语,稍有恢复,心内安慰。
心清明,百脉通。
数年后,曾看过一张体现人间真情的照片——
病床上的老人,已经被下了病危通知。
有那么一刻,昏迷中的他清醒过来,颤抖着对老伴儿说:“亲亲……亲亲……”
老奶奶听到后泪如雨下……她俯下身,深情地……这张《吻别》的照片,后来在香港影展获得了金奖。
世间的惊喜,往往源自累积的善良。
想要收获更多好运气,要从做一个友善的人开始,用更柔软的眼光看世界,用更温暖的心去生活。
其实,真情也好、亲情也好,一个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事儿,其实就是好好对待你身边的人,父母、家人、子女……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不想让赡养成为我终生的憾事。
清明时节探亡魂,细雨纷飞似泪痕。柳色梅花仍依旧,阴阳相隔梦晨昏。
每年清明,福建人也有上坟祭祖的习惯。
远远观望着缭绕在坟茔前的香烟,就生发很多感慨。
其实,一次生前的孝敬,胜过身后百次扫墓;清明烧万堆纸钱,不如在世端碗饭菜!
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白发去、青丝留,永远是两代人之间不能承受之重。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时,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时,已不再年轻。
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却永无法弥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