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发展研究白皮书》解读-万祥军 | 国际科学院组织

在当今全球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备受瞩目的《中国教育发展研究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的2024科学家创新大会上正式发布。此次大会于12月14日至15日在雄安新区隆重举行,汇聚了众多顶尖科学家、行业领袖及政策制定者,共同探讨了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的深度融合,为雄安新区乃至全国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皮书开篇即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谋定研究·中国智库:对话国研政情·经济信息智库-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国粮农组织干事成员、国际科学院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解读表明,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的发展。

万祥军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更是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的重要政策,如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扩招等,这些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基石,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三个阶段。近年来,中国基础教育取得了显著进展,普及率和教育质量均得到了大幅提高。然而,白皮书也指出,基础教育领域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正致力于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中等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升学途径和职业发展机会。当前,中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正在深入推进。白皮书指出,未来中等教育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高等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发展,学校数量、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中国高校还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合作交流,提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白皮书强调,未来高等教育应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白皮书指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任,为支撑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中国制造和服务的水平、保障民生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了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中国政府正加大政策供给、创新制度设计,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多元办学格局和现代治理体系。

在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白皮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观点。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正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因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

首先,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同技术革命密不可分,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不断驱动着产业向高端迈进,不断激发新业态、新模式涌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其次,要以科技创新带动人才培养。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一体规划,这表明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科技创新带动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再次,要以科技创新助力绿色发展。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生产方式上要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可持续综合开发、利用、经营生态资源的生态利用型产业,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最后,要以科技创新倒逼制度改革。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以科技创新倒逼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在雄安新区举行的2024科学家创新大会,不仅为科学家之间、科学家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也为雄安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被定位为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在这里,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大会期间,与会专家围绕科技创新、教育发展、产业升级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他们一致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教育则是培养创新人才、支撑科技创新的基础。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雄安新区乃至全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大会还发布了多项重要成果,包括《中国教育发展研究白皮书》《雄安新区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等。这些成果不仅为雄安新区的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总之,《中国教育发展研究白皮书》的发布和2024科学家创新大会的举行,标志着中国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万祥军最后强调:未来,应继续加强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白皮书》解读-万祥军 | 国际科学院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