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军各大野战军中,有5纵番号的就独一份,即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据说这一忌讳源于西班牙内战时的第5纵队)!但忌讳归忌讳,东野林总的全军独一份,同样造就了独一份的“岭南雄师,铁血劲旅”——第42集团军。
林彪
第42集团军,由原第42军于1985年改编而成,军部驻地广东惠州。
第42集团军前身可追溯至东北民主联军的南满军区部队。1945年,曾克林带领各大解放区抽调力量的一部进入沈阳一带,创建南满根据地。这支部队先后历经创建、保卫解放区的持续斗争,并进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和东北1947年夏、秋季攻势作战,这支部队不断斗争,不断壮大,相继组建了独立第1师(1946年5月建)、独立第2师(1946年8月建)、独立第3师(1947年11月建)。
独立师相继建成后,共同与兄弟部队参与了1947年冬季攻势作战,先后克辽阳、鞍山、营口等地,重创敌军。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后,独立师也相继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3、14、15师,并整合改编为东野第5纵队。并在万毅司令员率领下参加辽沈战役,先后参与阻击国军西进西援锦州作战、辽西会战等。
志愿军官兵
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东野第5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42军也由此正式成军!此时下辖第124(原13师)、125(原14师)、126(原15师)及新划入的第155师(原独9师)。成军后相继参加平津、安新、豫西豫东剿匪、鄂西、川东等战役战斗。期间,42军部队先后划归不同机构管辖指挥,但各部队始终出色完成作战任务,于1950年7月北上黑龙江归建东北军区。
朝鲜战争爆发后,第42军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随后于1950年10月16日进入朝鲜进行抗美援朝,先后参与了第一到第五次战役及反秋季攻势等作战,期间打出了辉煌的黄草岭阻击战。抗美援朝胜利后,第42军调驻广东惠阳一带,期间积极参与东南沿海紧急战备动员,有力地遏制和震慑了敌特的破坏活动。
作战胜利后,英雄们在庆祝
1979年2月,第42军以主攻部队奉命进行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期间进行高平穿插作战,先后历经班翁、弄梅隧道、博山等战斗,于2月20日第124师主力进至高平的果岗,顺利穿插至高平,随后发起纳隆攻击战,并坚守纳隆。在谅山战役时,曾遇敌军使用防武,不得不短暂后撤,但在作战中曾在失去友邻配合的情况下,依然单独对越第308师发起攻击,追过奇穷河,震惊越南当局高层!
第42军经历我陆军数次改革调整,依旧得到保留,但在80年代时曾短暂屈列简编乙类军。85军改后,第42军整编为第42集团军,由此开启集团军岁月。
85军改后,原第125师撤销。至此第42集团军下辖步兵第124、126及55军编入的第163师,并炮兵第1师及坦克旅、高炮旅等部队。后在组建驻港部队时,步兵第487团机关、直属队并第1、2营大部,以及41集团军一部合编为驻港部队步兵旅。也是此时期,中央军委从战略上考虑,重新按甲类军装备第42集团军,实行一军四师制。
步兵第126师于1996年转为武警机动师,坦克旅、高炮旅分别于1998年改编为装甲旅、防空旅。随后部队建制形成大致为:
军直通信团(驻广东惠阳)、军直工兵团(驻广东惠阳)、军直防化团(驻广东深圳)、陆军航空兵第6旅(驻广东佛山)、电子对抗旅(驻广东广州)、特种作战旅(驻广东广州)、舟桥第84团(驻湖南长沙),两栖机械化步兵第124师(驻广东博罗),下辖370团(惠州博罗)、372团(驻深圳)、装甲团(驻惠州博罗,1998年坦克7师28团和371团编成)、炮兵团(驻惠州博罗)及高炮团(驻惠州博罗),摩托化步兵第163师(驻广东潮州),下辖487团(驻广东揭阳)、488团(驻广东汕头)、装甲团(驻广东潮州饶平,1998年坦克7师27团和489团编成)、炮兵团(驻广东揭阳)及高炮团(驻广东汕头),炮兵1师(驻广东韶关),下辖驻广东韶关的炮兵25、26、27团及驻东莞的炮兵52团和火箭炮兵209团、装甲旅(驻广东广州)、防空旅(驻广东潮州)等部队。
新时期的第42集团军,积极抓紧进行现代化建设,建成了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具备强大的攻击作战能力的优秀部队。该时期部队参与了多次对外表演、98抗洪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获得党中央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致好评,其中步兵第372团4连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英雄连”称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