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密集的政策会议出台催化下,A股似乎并没有迎来市场期待的行情,在至关重要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市场迎来了持续的调整。

市场情绪似迎来了阶段性退潮?

9月24日以来,国内政策维持着出密集出台的态势,“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和“12月9日政治局会议”的定调之下,市场对于政策拐点、更加积极的政策基调也几乎是没有分歧的。

为什么12月和9月同样是积极政策出台,市场表现会是完全截然不同的情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策预期兑现后,A股迎来退潮期?

市场情绪真的迎来了阶段性退潮了吗?

乍一看两市成交量,从9月的大涨行情以来,一直都维持着较高水准,包括近期A股日均成交额仍能保持在两万亿左右,对应以自由流通市值计算的换手率超过5%,是2015年以来资金面最为活跃的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并不能说目前的市场情绪迎来了退潮,毕竟资金都真金白银还是留在场内交易着。

尤瓦尔·赫拉利在《智人之上》提到有一种“天真的信息观”,即认为有了足够多的信息,就能得到真理与真相。

包括现在,我们就是怀抱着这个念头,试图从历史信息和数据中建立一个客观的评判标准,来找寻市场为什么会是这个局面。

但很多时候,我们拿到数据越多,反而会使我们更加困惑,因为市场并不总以客观理性的规律运转,难以预料解释。

毋庸置疑,本周的财政会议要求是清晰且罕见的。不管是对物价“合理回升”、政策“前倾节奏”、“适时降准降息”有清晰要求,还首次将“稳住楼市、股市”放在开篇总调中,广义财政赤字率也明确提升至少2-2.5个百分点

但有方向也有决心的定调会议召开完毕,盘面上却还是涨太不动。而且从市场的题材炒作概况来看,连板公司数量和连板的高度,也出现了明显的减少。

从最初启动的十倍龙头股海能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紧接着的四倍股南京化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最近的启动的机器人翻倍股科力传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市场在短线炒作上的量能不断下降,这种变化直接体现在不同题材的龙头股上,连板高度下降的厉害。

以A股的调性,这种淋漓尽致的博弈也意味着随着会议的到来,部分短线炒作的毕业时刻临近了。

不管是全市场,还是资金扎堆最密集的龙头题材,都迎来了明确的衰退信号。且随着本周的结束,24年最后一场重要经济会议也结束了,从现在开始到明年3月,中间再无重要会议。

接下来的A股,即将面临一段政策真空期,前面在高政策预期下,部分被炒作的板块或将迎来回调的风险。

市场炒作的真空期

其实同样积极的宽松的政策会议,为什么对市场影响的差距那么大呢?

首先,差距大,主要还是所处的环境和市盈率水平不同。

924行情之前,A股从2021年房地产下行后开始不断震荡走低,到2022年开始金融进入强监管周期后更加剧了下行速度,中间还有美国加息和国内经济复苏不达预期等利空因素影响,糅杂走出了数年的“此跌绵绵无绝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的下跌造成了情绪的过度悲观,当能割的肉都割完剩下的都割不动时,同时聚集了过量“等鱼死”的场外资金;配合经济增速换档的迷茫背景,整个市场如一颗定时炸弹,酝酿着一种静待爆炸,愈演愈烈的燃点情绪。

压抑之中,一旦遇到政策面上的利好,就会爆发出惊人的暴涨行情。

9月,时机到了。

在美联储终于落下降息大旗后,市场开始涌动,终于在不断走低的经济数据出炉后,政策开始发力,宽松且超预期的政策宣布入市后,数达十年未见的牛市,爆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复盘上一轮牛市的爆发,简单的归因于9月那次令人意外的政治局会议并不合理,假设没有前面市场过度悲观下交易出的低估值,绝不会产生后面牛市爆发的惊人量能。

12月这场财政会议影响之所以没有9月份的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估值水平的问题,从犀牛之星APP研究院的统计来看,当下A股的市盈率水平即使不能说已经被高估,但也绝不便宜了。

政策积极干涉后,市场确实会有改善的预期空间,但别忘了,预期也会有见顶的时候。

在“弱现实强预期”的背景下,市场对积极的财政政策有了充分认知,12月的财政政策虽然方向明确,力度不小,但总的方向来看,2025年政策力度会比较大的市场共识早前已经形成,市场也早就在交易这个积极政策。

加上作为定调会议,并没有发布具体的经济数字和操作层面上的后续,所以从作用上看,本次会议兑现的更多,可能是前面已经涨起来的空间,后面要再在这个基础上大涨,政策力度可能需要再超预期。

当下,在兑现完毕后的政策市,我们或许还需要以更警惕的心情去看待接下来的市场,数月的炒作后,A股累计了大量的浮盈盘,即便有着宽松的货币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框架,也无法掩盖国内基本面仍处于下行阶段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本轮行情启动后,除了最开始全市场的估值修复普涨,到后期的炒作方向的就可以感受出出市场在题材挑选上的谨慎。

在经济下行的阶段大部分行业的基本面不好,一旦炒的太高,不认可基本面的机构一涨就会卖出,这轮牛市中的蓝筹股和白马股被炒作的很少,基本都涨的不高。

但因为市场的预期很高,流动性和风险偏好起来了,所以就挑一些短期无法证伪的题材或机构扎堆较少的板块个股去炒。

如以微盘股为主的北交所和并购题材板块,都是924行情以来涨的最高,妖股扎堆的板块,前者机构含量小,后者则短期内无法证伪。

当下市场的估值水平可能已经走到了较高水平,如果在接下来的数月中没有政策的进一步加持,那么市场在经历一轮大涨后就将面临量价回调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短期和长期看待市场,我们需要如何理解,做出什么样的预期去面对交易?

短期来说,就像上面我们讨论的一般,在3月之前市场仍需要积极的政策来进一步刺激,否则就需要消化大涨后面临的高估值风险。

长期来看,国内楼市从2021年泡沫破灭后开始集体步入价格寒冬,国内投资渠道相对单一,在楼市没有明显止跌回升的信号前,股市仍为主要资金投资渠道,在资金量能上只要政策方向明确,股市走牛的概率高。

以最新的新闻通稿的表态来看,接下来的货币政策“超常规”是确定的,相较于财政政策而言,货币政策的表述最为直接,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自2009-2010年之后时隔十四年再次使用“适度宽松”这一表述。

财政政策的“超常规”则目前还不完全确定,只能知道目前决策层的思路已经发生变化。2019年以来的财政政策均更加强调精准,故积极的财政政策前面常会附上诸如“加力提效”“积极有为”“增质提效”“提升效能”等定语。

当然,有所保留也是道安全防线。一个经济体的扩张意愿和进取决心,就像一只装着水的瓶子,初始状态是满的,每经历一次摇晃,就会撒出许多,太剧烈的震荡只会彻底把水倒空。

表述上确定了财政政策的积极将会朝着市场期待的方向走就够了,珍惜瓶子里的水,减少震荡的次数,也是保存增长的希望。

更需要在意的,是方向和局面的不同。

过去30年,国内更多在扩大产能,配合创造大量的资本开支,但现在风向变了。在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未来的30年的主要任务是开始转向谋划好内循环,给产能升级创造空间。

而要达成这目的,消费信心必不可少,股市作为最有望替代房地产的蓄水池,股市表现好对提高居民的风险偏好和扩大消费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以看到这场会议中,开始对具体的产业和延伸金融市场有了不一样的要求,如首提“稳住楼市股市”,并且对产业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规划。

这或许意味着,政策层面不希望楼市和股市惯性下滑,还有可能在股市进入到特定点位以下进行托底,长期来看,这是个令人振奋的新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