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这座既古老又蓬勃的城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近代中国风云激荡的重要历史舞台之一。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近代史在这里开启,深远的民族觉醒历程在这里演变,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里升华。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不仅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终结,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历史命运的结束。
钟山风雨起苍黄。蒋介石在1949年1月,第三次宣布下野并离开南京。代总统李宗仁上台后,一面通过民主人士与共产党“和谈”,一面寻求美援企图划江而治。
在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饮马长江的同时,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一些地方实力派开始与中央派分道扬镳。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民革)内部也加紧了反蒋政治宣传,提出“打倒蒋介石,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拥护共产党,欢迎人民解放军,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并号召公职人员各安职守,一不跟国民党逃跑,二不破坏公物档案,迎接解放。大批传单被连夜包扎成卷,投进邮筒,分发到各机关团体。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国民党军主力部队几乎丧失殆尽,内部动摇情绪与日俱增,军官满腹牢骚,逃兵现象增多。许多有远识的国民党将领纷纷与共产党方面取得联系,约定适当时机把部队带到解放区。在南京警界,还发生了大规模的警察罢岗事件,使摇摇欲坠的国民党反动政权愈加不堪一击。彼时的南京百姓人心惶惶,社会秩序十分混乱,逃兵伤兵四处闹事,地痞流氓趁机扰民,商业惨淡物价飞涨。
1949年4月1日,在国民党和谈代表飞赴北平之时,南京各大院校学生和职工举行万人游行示威,掀起“反征兵、反征粮、反征实、反美援、反假和平”运动的浪潮。
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2月11日,为加强对渡江作战的统一领导,中央军委决定由淮海战役总前委原班人马组成渡江战役总前委,“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3月下旬,总前委根据中央军委意图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组成东、中、西3个突击集团,在江阴至湖口间500余公里的地段上,有重点地分路突破国民党军队的江防。4月20日,国民党主张的假意和谈破裂。当日20时,人民解放军中突击集团开始渡江。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当日夜,人民解放军东集团、西集团同时强渡长江,全线突破敌军江防。
国民党军70万重兵部署于长江防线的同时,为保障南京的安全,以李延年兵团及“首都卫戍总司令部”指挥第28军、第45军、第99军防守南京及东西地区。蒋介石命嫡系部队第28军在“三浦”(即南京市下属的江浦、浦镇、浦口)布防,利用江北的丘陵地形构筑明碉暗堡,在沿江、公路一线及北面的大小山头上筑起防线,准备死守江北桥头堡,确保南京北大门的安全。为迅速扫清南京外围障碍,渡江战役总前委要求在前哨阵地牵制南京的第三野战军第35军发起三浦战役,肃清江北的国民党军,占领北桥头堡。第35军接到命令后,立即对江浦、浦镇之敌发起强大攻击,至22日凌晨,浦口被解放军攻占,南京的国民党守军残余弃城而逃。23日清晨,代总统李宗仁及各院部官员乘飞机撤离南京,当日夜,第三野战军第35军第104师先头部队已经进入南京城。24日凌晨,英勇的解放军官兵将革命的红旗插在南京总统府的墙头,作为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南京宣告解放。
三大战略决战后,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并直插国民党政权心脏,这一伟大的历史之变成为解放战争中重要的历史节点。它标志着人民解放军有足够信心和能力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国民党军队,也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实践中探索出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同时也宣告我党的工作重心自此由乡村转向城市,实现并开启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天翻地覆慨而慷。南京解放后,渡江战役总前委、华东局的主要领导先后会聚南京,共同商讨接管并建设南京的具体部署,共产党人开始了建设新南京的新征程。
5月上旬,南京市委、市政府先后成立,市委从成立起就号召“全体干部执行党的政策,坚定自己的立场,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反对堕落腐化的倾向”,强调首要任务就是进行思想整顿、学习城市政策和“入城守则”。南京是国民党的政治中心,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和统治机器,需要接管的中央和南京市两级政府等单位有700余个,国民党政府留下的公务人员、警察、工勤人员等有7万余人。在接管城市过程中,来自9个解放区的随军南下干部和南京地下党干部勠力同心、团结奋斗,仅用1个多月时间便完成复杂的接管工作。
6月10日,《新华日报》发表了在南京创刊后的第一篇社论《为建设新南京而奋斗——南京人民当前的任务和努力方向》。该社论提出改造旧南京、建设新南京的四大任务:全力恢复生产,逐步发展生产;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力量,使潜伏特务匪徒无活动可能,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扶助、劝导失业半失业人员参加生产,营造生产建设的良好环境;肃清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法西斯文化余毒,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南京解放不仅使人民获得新生,也使这座饱经风霜的历史名城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人间正道是沧桑。75年前,毛泽东在北平香山得知南京解放的消息,挥笔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渡江战役胜利和南京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有力推动解放战争战略追击的进程。在南京解放后不到半年时间里,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迅速解放了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新中国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南京这座城市,曾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但远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伟大壮举就是向全世界宣告,革命决不止于南京。
南京的解放,是历史前进的必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生动体现。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等卓越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坚持将革命进行到底,誓将穷途末路的国民党反动政权彻底消灭,这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之举,是顺应人民呼声并按照自然客观规律改造一切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革命豪情与革命胆识的生动体现。(来自《中国国防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