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两年一届的电子行业盛会慕尼黑电子展在德国举办,中国半导体圈上千家公司齐聚慕尼黑,共同探索出海之路。展会期间,纳芯微不仅完成了德国慕展首秀,更和大陆集团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基于大陆下一代全球平台进行芯片产品的联合开发。

纳芯微德国慕展首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纳芯微德国慕展首秀

这个项目令纳芯微的CEO王升杨很开心,显然其意义超越了业务本身。在产业过剩的今天,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格外重要。与本土芯片厂商相比,国际公司不仅规模更大、资金更充裕、物料更丰富,甚至连成本都更有优势。

在早先那种pin to pin的替换红利结束后,国产公司下一步必须建立起自己产品定义的能力,而只有行业的头部客户才有能力去定义下一代应用。和大陆公司的合作,是纳芯微深入理解行业应用,构建自身核心能力的良机。

“我们和客户开了近40场会议。”刚从慕展归来的纳芯微CTO盛云,虽然还处在倒时差的疲惫中,但在接受EEWorld采访时,谈到和国际客户及同行的交流很兴奋,因为他感受到了纳芯微的产品正在赢得全球用户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纳芯微与大陆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

纳芯微是当今中国市场上当之无愧的隔离产品的龙头,并且在广泛的电源和信号链上都有了极大突破。这在其产品掌舵人盛云看来,是因为他们在不断迭代、不断技术创新,不断优化底层工艺平台,以及围绕应用构建的产品策略。

就让我们从研发体系开始,深入了解是什么支撑起了纳芯微的今天?

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

“因为我们业务的形态,效率一定要比能看到的最佳实践更高才行,否则很难发展壮大。”盛云说的是本土芯片企业面临的共同困境。行业里的国际巨头,面对的是全球市场,研发上的投入产出比自然会比目前以国内市场为主要市场的本土企业更具优势。在这种“缺陷”下,只有追求极致的效率,才能保证健康的业务运作。

“组织适配流程,流程又适配业务,研发体系的流程本质上是服务于业务的。”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流程和组织形态的需要也不一样,需要不断迭代优化。基于这个原则,盛云基本上每两个月就会跟所有的研发管理团队一起,从研发的流程、组织、管理日常等方面寻找应该优化的点进行优化。

“我们的研发流程、组织架构一直在改变,我认为不存在绝对的最佳实践,因此很难复制其他公司的做法。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并不意味着封闭,而是在博采众家之长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除了纳芯微自己团队,盛云也会跟很多同行友商或客户交流,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有哪些是纳芯微可以借鉴的。

事实上,从2013年创建至今,纳芯微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战略在不断发生变化,研发系统也随之不断调整。早期,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只能聚焦于极其细分的信号调理芯片这个垂直市场进行创新。到了2016年,纳芯微开始聚焦于泛能源和汽车两大领域,在之后那个国产化和缺货的大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快速搭建整个研发体系和流程,都是围绕怎么快怎么来的。”

而如今,当大家解决了“从无到有”,行业进入了求稳增长期之后,纳芯微追求的是产品竞争力,即在性能、质量满足客户要求下的产品竞争力。以质量和成本为例,“质量和成本实际上是一体两面,当你在客户端出了质量问题,这其实就是成本。”盛云说纳芯微面向的绝大多数是工业、汽车市场,因此对质量的要求一直非常高。

“产品竞争力是由很多能力支撑的,其中一块就是我们的技术平台,比如说工艺、封装及测试技术平台。还有一部分是嵌入在研发流程里面的管理动作,比如说在研发立项的流程中,会去评审新产品的成本,客户价值点等,驱动团队在产品竞争力上面去做更多的思考。”

纳芯微CTO盛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纳芯微CTO盛云

一样,又不一样

在人们的印象中,本土企业推新品的时间远远短于国际友商,这是因为省掉了很多确认检查的环节,因此产品品质没那么可靠。事实果真如此吗?

市场上的机会稍纵即逝,有时也许快那么一点点,情况就会完全不同。盛云承认在国产替代的早期,因为是对国外已有产品的模仿或是微创新,所以本土企业推产品的速度更快很正常。但在替换红利消失后,纳芯微依然能保持高速。曾有一个有一定创新性的新品,纳芯微立项晚于国际友商一年多,最终量产还是比对方早好几个月。

“我们研发一颗芯片需要12个月,而国产只需要2个月。我们要在各环节从不同角度评审,以降低风险。但最后发现bug也没有比国产少。”某外企产品经理跟EEWorld的诉苦,从竞争对手的角度证明了盛云所言不虚。

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并不能只注重生产制造,而要从最初的研发开始,就必须有好的研发流程体系作保证。“所有的环节都是省不了的,我觉得大家的流程体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新进入纳芯微的员工马上就能适应。而且不只是芯片行业,我认为所有研发型的企业都差不多。”

就在接受EEWorld采访之前,盛云刚刚结束了一个立项会,他认为他们的立项会议报告比很多外企都同样严谨规范,研发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包括各种文档、checklist、评审、试产再到量产的整个过程中,都非常规范。

那么大家的区别在哪里呢? “当然首先我们的工程师更勤奋,其次我们的内部信息流动和流程决策效率更高。我们在保证研发流程对项目质量的保障的前提下,尽量去优化流程,去掉低效的繁文缛节,不必要的东西我会把它砍掉。”抛开大家都很清楚的本土企业工程师更努力这一点外,盛云说纳芯微的优势在于更高效,会更多在一些细节上去寻找如何提升运作效率,在项目管理各方面进行优化。

众所周知,大公司的管理往往不够扁平,决策链非常复杂,导致决策速度很慢。扁平化是大家都向往的,但由此带来的挑战是:对管理人才的要求较高,管理中授权必须充分,团队要有足够的自驱力。“我们通过管理、文化建设来改善这些问题,很多工作都可以通过充分授权,激发大家的自驱力,决策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公司运作效率的关键之一是信息在组织内的流通是否通畅。”如何在具体的运作中,保证信息在研发过程中高效流通,是提升效率的关键。比如纳芯微很早就采用了国内领先的办公协作平台作为内部沟通工具,而在项目管理会议中,也会设定一些模板,帮大家来高效对齐进度,推进任务。

纳芯微有一个一直坚持的传统,即头脑风暴会议。从产品立项再到研发过程中,都会召集相关人员,讨论产品定义、架构创新等等,有时甚至会进行多次头脑风暴。

在纳芯微大楼中,头脑风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纳芯微大楼中,头脑风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权衡的艺术

盛云说,研发流程的建设本身涉及到风险与效率的权衡,“这本身是个经济账,说到底是你要权衡到底在为哪个环节付出代价的问题。如何去权衡这些度,是每家公司需要自己去把握的。”盛云说,纳芯微在很严谨地做研发的流程体系建设,因此在前期的研发风险尤其是质量相关的风险防范上付出的成本,应该高于国内的绝大多数同行,更接近于国际同行的标准。通过前置的质量策划,研发到量产过程中各个节点的技术评审,包括质量基线的持续建设等工作等,纳芯微希望尽可能减少前期研发错误带来的迭代风险以及潜在的产品质量风险。

在整个研发流程建立中,盛云也试图从软件行业流行的敏捷开发中吸取经验,降低风险的同时提升研发效率。以芯片设计环节为例,将设计工作拆分到顶层架构设计、模块初步设计、模块详细设计、版图整体布局、模块版图布局、版图详细设计等,引入敏捷开发的版本迭代、冲刺周期、站会等方法来推进项目信息的快速对齐,并以迭代的形式实现产品设计的优化和开发效率的提升。

触手可及

《西西弗神话》是盛云很喜欢的一本书,和他的人生观比较接近,既然人生是荒谬的,那么索性就通透一些,不要太在意物质或是短暂的困难,重要的是感受这个过程。当初在外企工作时,他所在的部门更像是一个为海外产品线做设计服务的团队,跟产品有很大的距离,他连自己做的东西究竟应用在哪里、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都不清楚。创建纳芯微,让他觉得是很有意思的体验。

实际上,纳芯微的研发体系不仅仅是技术管理的产物,更是企业战略、文化与价值观的深度体现。从最初的创业构想到今天在行业中的快速成长,纳芯微的研发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探索到完善的过程。

“一开始出来创业我们会的不多,很多东西都是逐步摸索过程中完善的。”他表示。然而就是这么一套独具特色的研发管理方法,帮助纳芯微在竞争激烈的芯片行业脱颖而出。

俞志宏在《我在硅谷管芯片》一书中曾说,“只要是书本上能学到的知识,中国人都不差。我们缺乏的是书本上不体现的知识、经验、管理水平和体系。我们所缺乏的还有时间。”从体系和流程的角度,盛云认为纳芯微和国际企业已经处于同一水平。但他很坦白地告诉EEWorld,在一些基础能力积累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我们很清楚差距在哪里,无非是资源如何排布的问题,相信我们在不久的将来是可以赶上甚至超越的。”

事实上,早在2019年,纳芯微就在测试IP标准化数据化上开展了深度研究以及业界合作,落地了基于PXI硬件为基础的测试IP库的建立。在一些我们看不到的细节的能力建设方面,纳芯微也在慢慢改变。

而在走到引领市场这一步的时候,才是真正考验公司功底的时候。

比体系更重要的

“行业的头部客户卷完成本之后,势必会转向差异化。”这是盛云对未来走向的判断。他认为,到了那个阶段,客户就会需要和芯片公司合作,从芯片的角度一起定义下一代产品。这要求纳芯微快速加强对系统应用的理解,以建立起通过功能或性能上的创新,给客户提供差异化价值的能力。纳芯微现有的研发体系又该如何调整,以跟得上新阶段的要求?

“这部分应该怎么做,我认为跟研发体系本身没关系,而是跟战略及管理有关系。”盛云说纳芯微聚焦在泛能源和汽车领域,“就是把有限的资源投放到重要的事情上,也就是业务方向上。”

“至于差异化创新,我觉得长期来看,我们的优势可能会更明显。”这是因为盛云看到,不止是数字电路面临摩尔定律失效,模拟电路也逐步走向成熟,电路设计和制程的创新速度慢了下来,未来芯片的创新一定是围绕应用进行的。也正因为此,许多国际巨头纷纷改变组织结构,从原本的以产品为中心,调整为以应用为中心。

芯片产品本身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这意味着研发在哪里其实并没那么重要,但是市场很重要。“有些时候你方向错了,你后面做再多努力都是错误的。”在纳芯微所聚焦的无论是泛能源还是汽车领域,中国已然成为全球最具创新活力的场所。这让中国的本土芯片公司跟客户交流的效率更高,更容易找到创新的需求,对客户的响应速度更快。

“所以我们一直以来,对技术市场工程师跟系统应用工程师岗位非常重视。这两个岗位是要跟客户坐在一起,真正理解客户的系统,挖掘市场机会。”盛云认为,产品规划对一家模拟公司来说至关重要,而产品规划的源头是通过对市场、技术、行业的洞察制定出的公司战略规划。

“我觉得我们这些国产公司,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都是时代的产物。这个时代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有国产替代,有着客户认可的这样一个产业链重构的机会。”盛云说道。

本文作者:电子工程世界 向农、冀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