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北有美团,南有饿了么”——这句话在当时几乎成了外卖行业的代名词。
美团和饿了么,这两大外卖巨头简直是外卖界的“梁山好汉”,竞争激烈风头无两。但如今,饿了么的名字似乎渐渐被边缘化,连消费者的耳朵都快听不到它的声音了。
曾经实力相当,今天为什么差距如此悬殊?从市场数据来看,饿了么的外卖市场份额远远落后于美团。最新的财报显示,饿了么营收竟然连美团零头都不到,这是怎么回事?
饿了么与美团的竞争史
记得是在2017年左右,外卖市场上有两大巨头,美团和饿了么在那个时候几乎是对半分占据了整个市场。两家的市场份额加起来超过了90%。此时的外卖市场已经彻底被这两家企业垄断了,基本没有其他平台能够撼动他们的地位。
每当朋友在讨论外卖的时候,你往往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是用美团呢,还是用饿了么?”每个人心里都知道,饿了么和美团就是外卖市场上的两大顶流。
美团的外卖业务起步比较晚,在2013年才开始推出外卖服务,刚开始那会儿没怎么引起市场的关注。
王兴的策略是逐步占领市场,在二三线城市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下,迅速拉近了与饿了么的差距。
在2015年和2016年,美团与饿了么的竞争越发激烈,彼此都在不断加大对市场的投入。
两家持续通过补贴、优惠这类手段去吸引消费者和商家,这一波“价格战”成了当时外卖市场的一大特色。
2018年,阿里巴巴把饿了么给收购了。对张旭豪来讲,这次收购像是个新的机会。阿里的钱和资源扶持,本来应当让饿了么变得更厉害,可结果却没像他期望的那样。
饿了么在被收购之后的那几年里,没能在外卖市场获得实质性的发展。而是随着时间逐渐流逝渐渐失去了和美团竞争的能力。
此时的美团,已经不再局限于外卖业务,其扩展至酒店、旅游、买菜等多个领域,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美团通过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市场整合能力,逐步占据了外卖市场的主导地位。
这时,外卖市场的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崛起,外卖行业的格局开始发生变化。
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外卖送餐需求,而是逐渐转向更为综合化的即时零售需求。社交平台的加入,让外卖市场的竞争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饿了么错失了这一转型的机会,它没有及时调整战略,始终停留在传统外卖服务的轨道上。两者的差距也因此越来越大。
到了2023年,根据公开数据,美团的外卖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65%,而饿了么的市场份额跌至30%左右。
谁能想到,几年后的今天,这场势均力敌的对决却变成了美团的独角戏,而饿了么似乎逐渐消失在了市场的视野里。
美团是怎么走向一家独大的?
在阿里收购饿了么之前,饿了么是外卖市场的领跑者之一,几乎和美团形成了“二分天下”的格局。而当时阿里收购饿了么的目的,显然是想借助阿里庞大的资源体系,帮助饿了么扩大市场份额,从而与美团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饿了么似乎没有抓住这个转折点,战略上陷入了“依赖大树”却失去创新动力的尴尬境地。
饿了么看似早早进入了市场,却在战略执行上犯了一个“大忌”——过于依赖资金补贴与烧钱,忽视了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和品牌差异化的打造。
而美团一方面通过加大技术研发,优化配送系统,另一方面通过精准的下沉市场策略,把大量的消费者迅速拉入了自己的阵营。
要知道,外卖行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那就是用户。美团的成功之一,恰恰在于它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迅速占领了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和县城市场,这样一来,美团不仅在大城市占有市场份额,而且在广阔的下沉市场同样收获了大量的忠实用户。
你想想,二三线城市的外卖需求可不比一线城市少,相对来说还没有那么多的竞争者,市场空白,抢占的机会不言而喻。
饿了么当时的策略是什么呢?看似满怀信心地向外扩展市场,在技术投入和物流建设上却显得有些迟缓,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冷门”的市场区域,饿了么并未能快速布局。
美团则早早就开始布局,不仅在外卖配送上精细化管理,还加大了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包括菜品质量、配送时效、客服质量等方面都做得比其他平台更好。
你看,美团不只是打“价格战”这么简单,背后的商业模式更为精巧。美团通过外卖平台的生态构建,逐步形成了一个“线上+线下”的商业闭环。
外卖、到店消费、团购、酒店预订、共享单车……这些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商业矩阵,而这些线上线下的用户粘性和数据流量,恰好成为了美团日后发展的助推器。
美团在这一轮竞争中,彻底扭转了局面。而饿了么呢?虽然在市场份额上依旧保持了一定优势,但明显感觉到饿了么并没有迎接未来的挑战,它的市场扩张逐渐放缓,导致美团一度在外卖市场的“市场统治力”越来越强。
两者在竞争的进程中,走到了完全不同的轨道上,正因为美团不断“进化”,而饿了么未能及时跟进,所以才有了最后的结局——饿了么逐步掉队,美团逐步加速。
接下来的几年,饿了么还试图通过一些新的策略进行“反击”,例如加大在新用户上的补贴、推出更多服务内容,但美团却已经用它庞大的“外卖+多元化生态”的模式牢牢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这个局面,直到今天,都未发生过太大的变化——美团的外卖市场占有率依旧牢牢占据着行业的“C位”。
外卖市场一家独大真的好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外卖市场最终真的变成了美团一家独大,这对咱们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可能一开始,大家会觉得反正外卖也能点得到了,价格也不会差太多,外卖小哥也会准时送到。
时间一长,大家就会发现,外卖市场的变化其实远不止这些。
最直白的就是价格问题,外卖平台之间的竞争带来了不少价格上的优惠,像各种满减活动、折扣、限时秒杀等。如果你打开饿了么和美团比较一下价格,就会发现其中一些不同的地方。
同样一份餐,价钱或许会因为平台不同而有些变动,优惠的程度也不一样。要是只有美团这一个选择了,商家就没法再讲价,平台的佣金和手续费很可能就直接加到消费者身上。
消费者没得选,价格自然就升高了。
不光是价格上涨,外卖服务的质量也可能慢慢下降。现在平台之间的竞争不单纯体现在价格上,还包括了配送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
你想,大家都争着要给你最好的服务,那就不能忽视每一个细节。而美团成为唯一的选择后,它没有了任何“压力”,有时候可能就不那么在乎送餐速度、餐品的完好度,甚至有可能提高配送费用,减少服务人员的管理和投入。
美团现在的外卖业务覆盖面非常广,不仅做外卖,还有酒旅、买菜、购物等,但美团之所以能做这么多业务,背后是它不得不“求新求变”的驱动力。
毕竟,美团的竞争对手可不少,饿了么、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崛起,都让它不得不在创新上多下功夫。可是,假如它垄断了市场,那创新动力也就可能消失了。一个平台如果没有了竞争者的威胁,那它自然不会再“拼命”提升体验和创新服务。
过去我们看到很多新的配送模式,像“30分钟送达”之类的承诺,都是平台竞争压力下产生的创新。
对于餐饮店来说,美团的“霸王条款”会成为许多商家的心头痛。
美团的市场份额要是越大,那平台对商家的掌控力度也就越强。餐饮店为了能获得更多的流量,就没办法,只能接受美团给出的比较高的佣金比例,一般来说这个费用大概在20%到30%左右有的时候还会更高呢。
餐饮店如果希望通过美团获取更多的订单,就必须支付比以往更高的费用。商家如果想要增加曝光度,就必须在美团平台上购买广告位或参加各类促销活动,这进一步加剧了商家的成本负担。
有些餐饮店为了抢占位置,甚至要提前支付巨额广告费用,最终却未必能获得预期的回报。
对那些利润本来就少的小型餐饮店来讲,这着实是个不小的负担。有可能会使一些小商家因平台的压力而不得不舍弃外卖服务。
所以说,外卖市场是否“一家独大”对消费者来说,真的是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钱包和生活质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