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东汉明帝时期传人中国后,逐步与中华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中国佛教,并发展成了汉语系(汉传佛教)、藏语系(藏传佛教)和巴利语系(南传佛教)三大派系。其中汉传佛教在礼仪中,对僧人虽然确定了标准称呼,即比丘和比丘尼,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僧人的称谓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大体可以概括为四大类型:
1、梵语音译而来。常见的有比丘、比丘尼、僧、尼、僧尼、沙门、沙弥、阿弥、罗汉、檀越等, 而"和上"又是经由梵语音译为西域语再音译而来。
2、借用儒教道教称谓而来。这主要有徒众、门徒、门人、弟子、道士、道人、得道者、圣道人、大人、大圣、大师、上人、神人、真人、圣人、高士等。
3、梵汉交融混合而来。这些称谓有维那、寺主、法主、僧主、僧正、悦众、僧录。
这七个称呼都是古代僧官名称。"维那"就是汉梵混合形式,其中"维"取自汉语,表"纲维、统理之义","那"是梵语 karma-dana(音译为"羯磨陀那")的音译省略形式:"维那"意译为"授事", 管理僧众事务,位次仅次于上座、寺主。"寺主"是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东汉立白马寺时, 最初称为"知事",东晋以后始称寺主。"法主"只管某一寺院事务,它比"寺主"出现得晚,在《高僧传》里已经出现。"僧正"主要是管理地方僧尼事务。据该书卷九《齐山阴法华山释慧基》:"基既德被三吴, 声驰海内,乃敕为僧主, 掌任十城, 盖东土僧正之始也。"由此可以看出"僧正"出现时间。"悦众"是"知事"的别名。导师、导首二者最初都是佛教专门用语。"导师"本是对导引众生入于佛道者的通称,而"导首"是"(佛道)领头人"之义。
4、学识职能认定而来。这些称谓有禅匠、法匠、元匠等。
"匠"指某方面造诣高深的人。这三个词是由修饰性词素"禅""法""元"和中心词素"匠"构成的偏正式称谓词。"元匠"义为"巨匠、大师", 它和"禅匠""法匠"一样都是称美佛法精深之人。另外还有讲匠、都讲、经师、律师等。
这三个称谓与讲唱佛经有关,是佛教中对善于读诵经文法师的称呼。魏晋后, 佛家开讲佛经,一人唱经,人解释。唱经者称讲匠或都讲域经师,解释者称法师。"讲匠"指唱经方面造诣高深的人;"都讲"中,"都"为"大、水平高"义;"经师"中的"师"义同"匠"。"律师"指善解戒律的人。
以上对汉传佛教的僧人称谓你都了解了,就能很好地与他们交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是社会交往的基本礼节。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沃唐卡编号为155-220558的大日如来唐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