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各种短视频“编剧”,
用虚构“黄色新闻”搏眼球!
“我不要钱,就要货!
想要货,告诉你休想!
短视频平台某直播间,上万人在围观一场抢货大战。
围绕这个神秘的产品,直播间双方反复争吵、互相指责,直到人气引爆后,真实目的终于显现:
观众被提醒只要是弯腰驼背的、走楼梯费劲的、晚上因为腿疼睡不着的,“都去吃”,都去下单。
直播间有意暗示,该产品对解决上述身体顽疾有效。
而实际上,它不过是普通食品,和治病一点也不搭边。
11月,媒体调查梳理发现,类似的“剧情诱导”直播间还有很多。
有些博主在此过程中不惜一切手段引流谋取不正当利益,挑战法律底线。
曾有团伙在直播间虚构文物价值,编造“古董托管”剧情,承诺回报十倍、千百倍,不到4个月涉嫌诈骗金额已达2000余万元,目前该团伙犯罪嫌疑人已被全部抓获。
更有网络主播通过剧本摆拍因感情纠纷引发的“凶案”,直播显示手提菜刀“现场砍人”画面,以此博取关注进行带货。
数月来交易160余万元,获利70余万元,目前警方已对10名涉案人员进行行政处罚。
以快手平台的多个违规等账号为例,他们的团队人员很多,角色很多。
团队塑造出一个“正能量”“善良”的主要人物,再围绕他设计一系列脚本,以烘托人物性格,获取观众信任。
团队再将这种信任和追随进行变现,在直播间边演边卖货。
但媒体也发现,有很多用户反映自己的家人(尤其是老人)对这些“人设”信以为真,花了冤枉钱,甚至可能购买了假货、三无产品。
有些团队的剧本内容包括“拯救失足少女”、“挽回诈骗资金”等涉及刑事案件的内容,这种操作是否合适?
虽然类似账号都标明了“虚构剧情”,但很多老年人仍对其深信不疑。
这种提醒应该做到什么程度?
账号团队在进行剧本撰写的时候,需要遵循哪些业内规则和法律法规?
从整个行业来看,目前“剧情演绎类”视频的发展趋向是怎样的?
大部分用户喜欢什么类型的剧本和人设?
在运营此类账号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什么风险?
对此,南方都市报记者周敏萱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各种短视频“编剧”,就是用虚构的“黄色新闻”去搏眼球,这样的操作本来就有激发社会矛盾、挑战公众良俗的意味。
尤其是各种低俗、恶俗、媚俗的桥段,其很有可能造成一种信息茧房,即:
大量内容泛滥之下,让公众的认知被误导,甚至引发民间口耳相传,误导并没看过、且不知道其为虚构的更多人。
此外,一些类似桥段,也可能引发一部分人效仿,挑战道德底线。
即使标注了虚构剧情,但由于承载短视频的载体即手机屏幕太小,老年人未必能够看见或看清。
账号团队应该无论自己受众是谁,在剧情的适当位置,都应该主动发声为虚构剧情,用声音弥补文字提醒的不足,形成强提醒状态。
同时,在片尾应当加挂醒目的公益提示,类似“危险动作、请勿模仿”这样的全屏大字提示。
此外,即使是虚构剧情,也应该按照小说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的方式,不曲解社会现状、不为博出位而刻意激化群体、地域等矛盾。
总而言之,“剧情演绎类”视频其实就是短剧的一种分支,其后续也会进入短剧的范畴。
用户所喜欢的剧本,就如当下短剧的路线图一样,长剧火爆过的类型,都会在短剧和“剧情演绎类”视频视频中再火一次。
运营此类账号,很有可能因为价值导向的偏差,类似目前短剧中出现的“中老年霸总”题材引发的争议一样,由于过度渲染而走向三俗,导致现实中出现类似社会问题。
一旦如此,势必封号,甚至可能触犯法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