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二十六,王青梅早早起床,把一年的积蓄数了又数,装进一个皱巴巴的红包袋里。她琢磨着,今年儿女们都回来,得给大孙子买个新的玩具车,给二女儿的女儿添一件羽绒服。手头紧,但过年不能寒酸。

“阿强,妈跟你说啊,今年年夜饭我给你做你最爱吃的梅菜扣肉,回来吧。”电话里,王青梅的声音透着一丝讨好。

“妈,今年真不行,公司年底加班,脱不开身。”大儿子王强在电话那头,不耐烦地搓着手里的烟盒,眼睛盯着桌上的报销单。

“阿敏呢?你俩好久没回来了,我好想你们……”王青梅的声音哽咽了一下。

“妈,我说了,加班!阿敏也要带孩子走亲戚,没空!”王强语气生硬,“挂了,我忙着呢!”

“好、好……”王青梅的话还没说完,电话那头已经传来“嘟嘟嘟”的忙音。

她愣了一会儿,赶紧拨通二女儿王芳的电话。“芳芳,你大哥说加班回不来,你是不是能回来陪妈吃顿年夜饭?”

“妈,我刚给你说过了,我这段时间真没钱,车票太贵了。”王芳压低声音,似乎害怕旁边的人听见,“家里开销大,孩子的学费都快交不上了,你别催了!”

“那……妈帮你……”话还没出口,王芳急忙打断,“妈,别说了,我忙着带孩子补课呢!”

最后一通电话打给小儿子王磊。平时最疼他的母亲,还没说几句,就被噼里啪啦一顿怼。

“妈,没钱就别叫我们回去了!回去一趟,车票、吃喝,还得给红包,我压力小啊?”王磊火气上来了,“我最近手头紧得很,真没工夫应付这些!”

电话挂断,屋里只剩下王青梅低低的叹息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年三十那天,村里的鞭炮声震天响。隔壁李娟家三个儿女带着孩子和大包小包的礼物齐齐回来,笑声传得满院都是。王青梅拎着一袋冷冻水饺,走过李娟家门口,默默低下头。

“老王家的,儿女们回来了吧?”李娟热情地打招呼。

“回来啦!他们忙着带孩子呢,懒得出来。”王青梅勉强挤出一抹笑,转身回家。

屋里冷锅冷灶,她拿起老式电饭锅,煮了一锅水饺,放了一点酸菜调味。饭桌上孤零零的一盘饺子,她看着手机上儿女的微信头像,心里越发不是滋味。

“青梅啊,今天李娟家闹热得很,你不觉得孤单啊?”村口王大爷端着一杯热茶来串门。

“孤单啥呢?儿女不回来,也是他们忙……”王青梅轻轻擦掉眼角的泪,“有啥孤单的?我这一辈子,为他们辛辛苦苦,他们好我就安心。”

王大爷叹了口气,摇摇头离开了。

夜里,王青梅突然动了倔脾气。她翻出柜子里那一沓红包袋,一个个塞满了百元钞票。她用颤抖的手给大儿子发了条语音:“阿强,你们回来吧,妈给你们发红包,给孙子孙女买点好吃的。”

消息发出后,沉默了好久。直到半夜,王青梅的手机响了。

“妈,过年了,你别老提钱的事了。”王芳的语气有些不自然,“不是我们不回来,实在太麻烦了。”

“是啊,妈,我们工作忙得很,明年再回去吧。”王磊补充了一句。

王青梅握着手机,叹了一口气,嘴里低声念道:“忙、忙……唉,都忙啊!”

年三十的夜里,王青梅拿着手机,点开大儿子的朋友圈。照片里,一家人围着火锅开怀大笑。二女儿晒了一张孩子在游乐场玩耍的照片,配文写着“陪孩子就是最好的年味”。小儿子王磊呢,则发了一条“兄弟聚会,人生快意”的状态。

王青梅看着屏幕,嘴角动了动,像是想笑,但最终只是默默锁了屏。

第二天一大早,她拎着两个装满饺子的饭盒去了村口的小庙。庙里一位老尼姑见了她,连忙笑着招呼,“王家嫂子,过年了,你怎么不在家?”

“家里冷清,我就过来坐坐。”王青梅把饺子摆在庙里的长桌上,“师傅,给你们拜个年。饺子是自己包的,您尝尝。”

老尼姑一边招呼她坐下,一边递过一杯热茶。“嫂子,这年过得怎么样?”

王青梅笑了笑,眼里泛起一层雾气。“挺好,儿女都孝顺。就是啊,他们都忙,我也体谅。”

庙里的钟声悠扬,王青梅闭上眼睛,手指轻轻掐动念珠。

“等明年吧,他们总有一天能回来的。”她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