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高架桥下,益王公园惊喜连连 以下视频来源于
铜川日报
立交桥上,车水马龙。立交桥下,绿荫掩映中,漂亮的篮球、羽毛球场,崭新的健身器材、塑胶步道,还有舒适的休闲座椅、整洁宽敞的卫生间……近日,这样的一个视频在朋友圈火了。这便是位于王益区川口大转盘立交桥下的益王公园。
“真没想到这里还能改成公园。以前是片荒草地,灰扑扑的,从这儿过都不愿多瞧一眼。”“你看这儿人多的,打球跑步唱歌跳舞拍视频的,热闹极了!”“来这儿还能学到不少知识,知道咱王益区名咋来的呢。”……
12月10日,看到记者采访,市民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心声。一个不大的口袋公园,何以让市民如此喜欢,并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记者决定一探“秘密”。
川口地区车流量大,周边小区多,群众期盼有个休闲锻炼的场所。王益区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决定将高架桥下植被杂乱、黄土裸露的荒地建设为口袋公园,并列入王益区2024年民生实事票决项目。
“我区抢抓建设国家海绵城市政策机遇,去年10月开始对高架桥下进行绿化提升改造,总面积1.28万平方米,今年6月益王公园就建成使用了。”王益区市政园林工程管理所所长王晨介绍道。
“口袋公园”如何彰显方寸之美?不仅有其绿意盎然的视觉美,更有适应城市发展的建筑美和文化美。
益王公园可以看作为高架桥、公园以及地下蓄水三层结构。
该项目巧妙运用“海绵”理念:公园上的高架桥变成了天然的遮雨遮阳屏障,雨水通过管道先是流入公园里的雨水花园,待土地蓄水饱和后,再通过地下管网渗入100立方米容量的蓄水罐。除了高架桥上流下的雨水外,公园露天处也建设为透水步道,实现雨水收集利用。在少雨时节,便可利用存水进行灌溉。
01
02
益王公园被列为铜川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之一,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海绵城市专家组对其给出一致好评。
“我们还对益王公园附近的1958广场和北斗广场进行了改造提升,总计2.5万平方米。”王益区市政园林工程管理所副所长宋纪红说,如此便让川口大转盘一周都靓丽起来,让绿“点”连城绿“串”。
作为独具特色和地理标识的益王公园,和“王益”二字有什么关系呢?
记者在公园内看到一块王益区区名溯源雕塑,据传区名源于元代皇胄“同官义王”王彦龙的历史典故。王彦龙是成吉思汗直系子孙,为躲避明朝兵将追杀更为汉名,于1370年辗转来到同官,其居住村称为义王村,后更名为王益村。王益名称便由此而来。
公园里还配有益王传说故事、善行义举、生活轨迹图等石碑刻记。王益许多现有的村名也出现在益王生活轨迹图中,例如:墙下村(益王曾在此处躲藏),陕西方言“墙下”意为“藏起来”;莫火村(益王在此寻求火种未得),“莫火”意为“没有火”。
“市政广场公园还有承载地域文化的功能。我们希望市民在休闲健身的同时,还能通过公园里的石碑石刻知晓王益区名来源的典故,厚植城市情怀,更加热爱我们的城市;外地人据此也能了解我们的城市,让市政建设亦能助力文旅事业。”王晨说 道。(记者 :杨佳)
益王公园给铜川的启示
杨佳
老城更新不仅关乎城市形象,更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王益区抓住“关键小事”办好“民生大事”,投资1300万元建成我市首个高架桥下的“口袋公园”,一时间群众好评如潮,其背后则是以人为本、创新思维、抢抓机遇、以文化人的鲜明导向,这也给了我们铜川市政建设新的启示。
以人为本搞好市政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市民生活得更美好。王益区心系群众呼声,布局推进口袋公园建设,真正提升“绿意”、服务“民意”、表达“暖意”。
创新思维推动项目落地落细。王益区创新思维,利用高架桥地形优势,巧妙盘活桥下闲置空间,将沉睡的“废地”唤醒为“口袋公园”,可谓因地制宜“无中生有”。
抢抓机遇巧用政策包装项目。王益区抢抓海绵城市建设机遇,利用相关政策包装项目筹集资金实现规划,从学习政策、研究政策、落实政策中谋先机、享红利、促发展。
以文化人加强地域文化建设。王益区通过口袋公园传播王益故事,形成地域文化共识,凝聚城市发展“向心力”,打响“印象老铜川·情怀新王益”地域品牌,树立文化王益新形象。
来源:铜川日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