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艺术传统 开辟艺术新境
近年来,广大美术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创作理念到艺术实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一个鲜明转向是重新审视中国艺术传统、倡扬中国精神,使美术创作呈现新面貌,尤以中国画为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中国艺术传统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以思辨视角重识传统
中国画对中国精神的体现和中华美学旨趣的呈现,沉淀在其独特的观看世界方式和认知事物模式中。通过多年对传统中国画的研究、反思、总结,我将观察方法归纳为“十观法”:以大观小、以小观大、远观近取、近观远取、仰观俯察、由表及里、以动观静、以静观动、目识心记、以情动物。由“十观法”展开思辨,对创作有所增益。
宏微之间寻平衡。在中国艺术传统中,万物皆有尺度与法理,比如写全景山水,丈山、尺树、寸马、豆人,一形一景皆显胸中丘壑。创作中,画家既要以大观小,又要以小观大。以大观小,是指画者近观无法览山川树木全貌时,须想象提高站立点向大处观看,以得其全面,避免近大远小的焦点透视法,否则很容易一叶障目。以小观大,是强调“一沙一世界”,放大对象,实现小中见大。
势质之中显意趣。所谓远观其势、近取其质,在创作中要学会远观近取和近观远取。画面布局要远观整体,取其大势、聚焦重点,“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远水无波”,但大的布局中要细节丰富、主体分明。近距离观察,欣赏细节及特征,也要心有远取,以便体会其内在精神和宏大意境。
中国画《溪山清远图》(局部),作者为南宋夏圭。
表里兼顾情韵生。物有八面,人有俯仰。如果从一个视点观看,所画必然片面。画家需要仰观俯察,深刻把握天地、阴阳等关系,多角度面面观。同时,万物有内外,万事有表里。观察一个事物需由表及里,透过表象识得本质,方能形神兼备。
动静相宜得真理。动静相对,动静依存,动为表,静为里。创作者既要以动观静,又要以静观动。前者是指描绘一件事物,须全面观察,用心观看,静中察动。后者如人在岸边观黄河长江奔腾万里,以不变观万变,其日出日落、其流速飞逝,自然界无穷变化尽收心中、画中。
情意相生展魅力。绘画是一种创造活动,而人为感情动物,观察、描绘事物并非照物临摹,要有思考、有理解、有触动,赋予对象以情感色彩。所以,创作者观看事物,要目识心记,目视事物变化,耳闻是非曲直,闭目如在眼前,放笔如在手底,长期积累才可厚积薄发;还要以情动物,将情感投射在所绘对象中,对同一对象、同一题材的描绘才会因绘者不同、心境不同而变幻无穷。
这些饱含哲学思辨的“方法”,既奠定中国画创作的规律,更是中国画实现传承创新的基础。重新审视这些艺术传统,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以不懈追求升华境界
在创作实践和教学中,中国画的境界追求可归纳为五个层面:形、神、道、教、无。这既是创作由低级到高级的循环过程,也是衡量画家艺术成熟度的标准。
中国画强调“以形写神”。“形”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意”的切入点,没有形作为载体,造型艺术一切都无从谈起。意、象、观念、形式、构思、精神、格调等,无一不依赖于形,靠形实现。
“神”为形之主宰,既是客体自然生命的体现,又是“意”的内在气韵和外化状态。舍其外表细节,摄其内在之魂,强调精神,弱化次要,谓之“以神写形”。
▲中国画《货郎图》,作者为元代王振鹏(传)。
中国画还追求“画以载道”,强调绘画不仅仅是视觉的艺术,更是思想、情感、精神与道德观念的载体,是“文以载道”功能在绘画领域的延伸。中国画写意之道重在舍其形似,甚至超越“形神论”,进入“众妙之门”,向精神和哲学层面深入探索。
“教”作为“道”的不同阐释,为求道者在探索过程中对不同体验的总结。艺术创作是感性的、即兴的,表达了创作者不同的感受,个体对道的不同理解、表达形态以及心理感受的总结,即产生不同的学说谓之“教”。
艺无止境。“无”超越形迹,臻于自在。无法之法、大象无形……“无”是有生命的事物变化过程中随时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和现象,是“有”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从无法到有法、从有法再进入无法的循环,以及“无中生有”、有无相生的法则运用,让艺术推陈出新。
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由技进道,不断超越自我,才能以“一人一品”成就“大美为真”。
▲中国画《荷花图》轴,作者为清代吴昌硕。
以多元探索深化思考
“笔墨当随时代”。当下,中国画创作者通过对时代之体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对中国画的思考,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题材多样化。艺术传统的浸润、当代生活的丰富、人类思维的拓展,令画者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因此,当下一些作品的“容量”很大,一个画面可以容纳多时间、多空间的不同内容同时出现。以“‘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创作为例,许多画家不仅将视野从国内扩展到国际,还以跨越时空的构图方式实现古今对话、中外连接。
主题多义化。同一美术作品中,不同时空的题材反映着不同主题,多元主题并置于一幅画面中,形成多义化。对画面主题多层次、深内涵的追求,既能够让不同社会背景、时代背景的观者产生思考与共鸣,也使作品别有一番意趣。
章法多维化。如今,创作者的视野更加广阔、个性更加凸显,审美理念和对艺术的理解不尽相同,表达方式日趋多元。他们在研习继承传统中国画程式法则的同时,又对其他艺术形式广纳博取,尽情抒写所思所感,展现丰富面貌。
造型意象化。越来越多创作者努力超越“照相式记录生活”的写实画法,以独特的理解、构思对物象进行夸张、变形等处理,促生不同于现实物象的主观造型,呈现“写意之美”。今年,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写意作品的入选数量和获奖数量均有所提高,便反映了创作者对写意精神的重视。
用笔书法化。中国画是“写”出来的,书画本同源。线的运用、墨的挥洒、情感的抒发等,都凝聚成画面的气韵,时移、地移、气移都会使画面有所不同。因此,中国画讲究一气呵成、不能间断。当下,创作者更加重视笔墨的书写性,通过毛笔的软硬兼施、八面出锋,以及宣纸的墨韵变化,实现线条的刚柔并济。
中国画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底蕴,也是一门有欣赏门槛的艺术,在创研及教学过程中不断理性总结经验,并将其升华为哲学层面的思考至关重要。着眼文化传承发展,不断加强学习、实践,艺术的内在推动作用将日益显现。
作者介绍
杨晓阳Yang Xiaoyang
1958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79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1983年毕业,同年考上研究生。198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主任。1994年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1995年主持全院工作,1997年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至2018年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六、七、八、九届副主席。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现任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文联全委,国家三五人才一级,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博士后导师,教育部高教名师,全国美展总评委。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杨晓阳在美术创作、理论研究、美术教育、美术学院和画院建设以及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和多项重大活动的策划组织,为中国美术走向世界,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多方面都作出了杰出贡献,是中国美术界重要的领导者和推动者。
作品欣赏
《丝路生活之一 1》68cm×68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一 2》68cm×68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一 3》68cm×68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一 4》68cm×68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一 5》68cm×68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一 6》68cm×68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一 7》68cm×68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一 8》68cm×68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一 10》68cm×68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二 1》68cm×136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二 2》68cm×136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二 3》68cm×136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二 4》68cm×136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二 5》68cm×136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二 6》68cm×136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二 7》68cm×136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二 8》68cm×136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二 9》68cm×136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二 10》68cm×136cm 2022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