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两市成交额缩的那么快,是不是有问题了?

现在很多人都在盯缩量,原因是成交量缩的太快,一周前还有2万亿的交易额,5天之后只有1.35万亿,这个速度下去,再过两周就又回到5000亿的熊市水平了。

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为什么会缩量?后面对利好、利空的效果该如何判断?我下面就分享一下我的总结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缩量是不行了吗?

其实缩量不是不行,而是真怕了。

之前每次利好,都骗了股民一把,利好一次,高开一次,然后又跌回去,昨天又高开了向上了,散户谁不怕?

所以A股这个渣男有1万亿以上的成交额,就知足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这次利好有用吗?

这个也是很多朋友最关心的,前几次出利好高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其实并非消息、政策的问题,而是投资逻辑的问题。

现在什么投资逻辑?股市慢牛,制造财富效应,促进消费,助力复苏。

牛市是因,经济复苏是果。

所以经济措施、经济数据,对股市的刺激,经济繁荣的时候很有效,但在经济探底的时候,就因果倒置了。

结果高开一下完事。

但直接作用于股市的政策,就不一样。比如9.24时的政策,直接给股市背书,立马1000点大涨。

这次央企市值管理,同样直接作用于股市,虽然之前高开低走高了几次都怕了,但好歹也是阳线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股不要来虚的

个股现在也一样,别来虚的,要涨就请机构资金提前做好准备,然后一把爆发。

事实上,大涨的股票里机构也是这么做的,只是准备的时候股价震荡,多数人看不清楚而已。就像下面两个股票,破位和突破前,都是震荡,那个时候能看出哪只股是机构在做准备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不清楚的结果就是买股票跟碰运气一样,经常会出现买之前这是热点,买完立马就不是热点了。或者买之前觉得再怎么震荡也是到底了,没想到,买进之后就破位。

当然,看清之后,选择是自然而然的,谁都知道机构仓位高低,对股价没有影响,真正影响股价的是机构这个阶段对股票的态度。机构积极参与的股票,要比机构放弃的股票来的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要少数机构进取,也不要机构扎堆躺平,这点一定要牢记。

四,友情提醒

市场很多时候,就是不理性的。早盘大幅低开,看上去很吓人,但实际连续11-20日持续有「机构库存」数据的股票数量现在依旧在高水平上,这就说明大量的股票里机构在持续积极参与,这种时候,市场虽然也会跌,但走熊是几乎不可能的。毕竟市场就是由一个个股票组成的,大量股票活跃,自然市场就很难出现持续跳水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S: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