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亿阅读量的话题,莫言又上热搜了,像个“靶子”一样。
这次是一段采访视频,莫言获奖后本不想去领,但得知除了领奖之外还有19万美金的奖励,约人民币130万,于是说道,“我一听奖金眼睛都亮了,立刻想到这笔钱可以用来救治60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
这不妥妥的正能量吗,什么样的脑子,才能为这种事情泼上脏水?又是什么样的脑子,才会跟着这种脏水走?建议回家赶紧照镜子,看看是不是外包出去了。
随便翻了一下,排在这条热搜最前面的是两位老演员的发言,虽然拐弯抹角,但意思很明确,莫言在洗白自己。
还真是苍蝇叮人不叮馒头,遇到真正的善举,他们偏偏要飞过来嗡嗡几声,生怕自己存在感不够。
先不说这两人什么尿性,我就提一个问题,莫言该怎么做?
不领奖、不捐款、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就符合“正确”的定义了吗。
按照这种思路,很简单,不去领那19万美金,更不能去领什么诺贝尔奖。至于救治多少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帮助多少贫困的人,这些他们都不在乎。
他们在乎的就俩字,一种虚假的“骨气”,几百上千年前所谓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为何虚假?因为这帮人无耻的逻辑是用别人的“贞洁”以及他人的苦难,甚至生命,来证明自己的“骨气”。
高处为峰望云卷,低头竟笑尘土喧。残酷的令人惊叹,落后的让人发指。
既然连这赴港领取的130万都要受到诟病了,那么2012年前后的诺贝尔文学奖,这帮人自然更不允许莫言接受,更要借此抹黑生事,说什么买办、汉奸之类的话了,毕竟当时该奖项的奖金可是足足超过了900万元。
我查了一下,目前网上存在记录的,莫言总共捐了1260余万元,其中大多用于帮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如果没有那笔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金,这个捐款数必然要大打折扣,从而又导致多少家庭得不到帮助?
当然,还是那句话,这些他们都不在乎。他们只在乎那些虚假的骨气、气节。一边批评莫言的“虚伪”,一边用道德的假面跳着最丑陋的舞。
普通人自己都挣扎在温饱线上,根本没有能力做这些慈善。而富有的人之中,也并非所有都愿意对贫穷和困难伸出援助之手。偏偏莫言这样在做,还屡次三番遭到漫天的污蔑咒骂。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一些人的脑回路能离谱到这种正常人完全无法想象的程度?
当然是长期以来任由那些离谱的大v教授,用荒诞至极的逻辑巧言善辩引导网民所导致的。观念本身就有“先入为主”性,这种本能在那些刚愎自负的人身上,更是至死方休。想让他们承认自己的想法不对,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比如你看下面这条内容中为何没有一条评论?特定的地方群臭聚集,骂声太多了,影响过于恶劣。连网站本身都不敢把那些“东西”全部放出来,索性关闭了评论区。
有些力挺莫言的人也很离谱,说应该把网上的正能量大v全都抓抓起来,是他们在破坏“环境”,煽动、糊弄人们。
我当然不认同,并且希望大家也理性一点去考虑问题,无论对什么事,都别那么极端。否则不讲逻辑,不尊重事实和人性,那么无非是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的过度罢了。
山高自有攀登客,水深何妨濯我心。做该做的事,说该说的话,骂该骂的人,但不要学习他们并成为他们。
用李宜雪事件来举个例子,就算你把李宜雪换成夹头、老胡,换成他们被送到精神病医院,如果是强制的,那么同样应该批评和曝光。活不活该是一回事,性质则是另一回事。希望变得好一点是一回事,起哄又是另一回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