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昨天的吸星大法,大A这次算是扛住了?
其实,这事没完,并且也不简单,这次影响我下面分三部分详细讲一下。
一,降息做出加息感觉
老美晚上降息25个基点,结果美股崩了,美元指数狂涨。
原因就是预期变了,大家发现鲍师傅从小白鸽,变成了大老鹰。
于是全球股市、大宗商品,昨天多数下跌。一副美元潮汐卷土重来的感觉。
二,不屈的大A
大A早盘也是比较拉胯的,直接低开,个股跌的稀里哗啦。但下午明显反击向上了,到最后仅上证下跌0.36%,深证、科创50、创业板这些指数都是涨的。
能有这种表现,实际和A股市场的大环境、小环境都密切相关。
表面看,大环境堪忧,实际看好的迹象正在显露。
1. PMI数据连续2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2. 餐饮消费数据从前几个月同比增长3.2%提升到11月4%
3. 这两天国债收益率回升了。
最近盯国债收益的人很多,请注意,连续两天国债收益率回升是11月以来的头一回。而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见底回升之前,也是国债收益率先回升(意味着大量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而不是躲进国债里。)
小环境那就更好了。
资金面上,中证A500的规模已经突破2000亿,不断的在进场。
周二市场大跌的时候,各种ETF上,都有大量成交,明显大跌时GJD再次进场护盘。打破了之前估计GJD只有在破3000时才进场的传言。
而从交易数据上,也看到了佐证。统计「机构交易特征」,能够看到机构在持续积极参与10天以上的股票依旧在历史的高水平上。
三,利空会被尽可能放大
所有的利空利好,其实都要看机构资金如何利用,而此刻的利用就是放大。因为只有放大利空,才能吸引短线资金炒微盘,同样,对高息股也有利,外资想低吸,他也最希望现在能放利空。
而普通人很容易形成羊群效应,机构放大利空,就跟着觉得是数据是太差了,A股前景非常不乐观。其实这就是机构和散户之间的信息差,有这种信息差存在,多数人就无法看到机构的真是动向,而被他们营造的氛围个唬的七上八下。
但如果看看走势,实际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因为两个调整的股票,你说背后机构是什么态度?显然看不清楚。
而随着大数据分析的应运而生,通过对原始交易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加以记录和比对,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特殊规律,比如像机构交易行为,因为其本身就具有连续性、规模性和重复性的特征,就特别适合大数据分析。
比如同样上面两个股票,透过数据再观察,非常清楚,左侧股票下跌过程中下方橙色柱状明显,说明机构活跃,是假跌;右侧股票,下跌过程中下方橙色柱状消失,说明机构放弃,是真跌。
现在市场的波动频率非常快,很多大幅的涨跌,在盘中就完成了。但如果我们就跟着走势的涨跌来来预判机构的动作,那么多数时候都是错了,结果多半又得一买就涨,一卖就跌。
PS: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
四,大A不会看美股脸色
另外,其实大A真的不必看美股什么脸色
我们看了一下几个超级投资者最近的操作,多尔西在卖Google、Meta、PayPal,巴菲特和李录在卖AAPL,比尔盖茨在卖伯克希尔和微软,大卫泰珀在卖Google和亚马逊。 一切皆有可能,美股是熊短牛长,但是熊的时候会很吓人。
而对比我大A,不是都在鼓励进场,虽然A股没有那些知名的超级投资者,但鼓励险资进场、鼓励养老金入市、鼓励央企市值管理。大家对比一下这画风。道理其实一点都不复杂。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