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新生儿出生率已经跌到了谷底,而人口又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对于人口问题相当重视。
如今在新生儿出生率不断下跌的同时,买房的人也在不断减少,房地产行业迎来了寒冬期,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房产堆积的情况。
在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房地产上,国家会选择“保孩子”还是“保楼市”亦或是两头抓?
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已经出现了反弹情况,从1963年的3000万到2023年的902万,60年期间出生率减少了2/3,这是一个相当震惊的数字!
国家为了阻止出生率继续下跌也是推出了多项政策,国家开始鼓励生“二胎”、“三胎”,但是如今的大家已经没有多少人有生小孩的意愿了。
并且,国家的结婚人数和离婚人数也出现了新的景象,全国结婚登记数在不断的下跌,虽然在2023年出现了结婚回暖,但在今年上半年却创下了结婚登记数近些年的新低。
结婚人数在不断下降,并且这些结婚的人中也有些不愿意生孩子,而出现这种原因的情况便是经济压力以及人们的生育观念的改变。
想想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虽然口袋里的钱不多,但大家脑子里都装着“养儿防老”是天经地义的事儿。那时候,每家每户都盼着多几个孩子,既是为了传宗接代,也是为了将来老了有人照顾。
可随着中国像坐火箭一样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想法和老一辈不一样了。
他们开始意识到,靠孩子养老可能不是那么靠谱,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孩子们自己都忙不过来,哪还有那么多精力照顾老人。
再说了,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完善,退休金、养老保险这些东西,都让老年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不再只是依赖儿女,而是可以自己规划晚年生活。
所以啊,“养儿防老”这个老观念,慢慢地被现实打破了,现在的人更倾向于自己攒钱养老,或者依靠社会福利来保障晚年生活。
除了传统生育观念的变化之外,便是经济上的压力,如今社会上劳动力丰富,但岗位稀缺,一些人为了保住工作甚至会选择接受公司的降薪处理。
如今物价在不断上涨,蔬菜和肉食的价格的上涨,让人们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手中除却生活正常开销之外很难存到钱。
并且一旦选择养育便要开始为孩子的一生进行规划,毕竟谁也不想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奶粉到家教,再到养育孩子的精力上,对于一般家庭将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在之前,养育孩子都是“放养”,只要能够喂饱孩子就足够了,现在对于养育孩子有了更加科学的方式。
对孩子的投资从怀孕便开始了,孕期检查、药物、坐月子、孩子出生后的一系列开销等等。
并且婴幼儿的物品价格也在不断上升,奶粉的平均价格已经来到了每斤130多元,一个10月多的宝宝一个月的奶粉消耗就在12—15罐左右,单单奶粉的消耗就足够让一个家庭发愁。
更不要说兴趣班之类的了,并且为了以后孩子的生活,还要提前为孩子买房子,可以说如今的孩子就是“吞金兽”。
说到房子,这也是压在年轻人身上的一座大山,“玻璃大王”曹德旺之前便做出预言,房子是钢筋混凝土,是不会保值的?
如今看来确实有了房地产下跌的情况,而造成房地产进入寒冬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便包括之前所说的生育率下降。
房地产行业也是吃到了国家的红利,国家对房地产进行了扶持,为了房地产的发展,国家之前还取消了银行信贷规模的限制。
而这也就造成了中国土地上越来越多的房产出现,也有很多人因为炒房子成为了富豪,“囤房”、“炒房”成为了当时的热潮。
一些有钱人甚至用银行中的存款买房产,当时的房产和黄金没什么样,没钱的也会选择贷款的方式购置房产。
面对这种“不健康”的现象,国家也是及时出台了新的政策,虽然现在“买房迁户口”的行为还存在,但并没有之前那么常见了。
国家限制了土地的供应,房地产开发商想要拿到地皮变得更加困难,这些政策让不断上涨的房价逐渐平稳了下来。
许家印事件,让房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许家印不仅还不上借银行的钱,还没办法将房子顺利交到购房者的手中,房产烂尾了。
这件事情的发生不仅让一些想要买房的人变得踌躇不前,更是给整个房地产行业敲响了警钟,为了解决“烂尾楼”事件,相关政府介入其中,保证购房人能够顺利入住。
国家为了让房地产市场重新热起来,确实没少下功夫,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比如说,降低了首付比例,让老百姓买房的门槛变低了。
还有,调低了贷款利率,减轻了还贷的压力,这些政策都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买得起房,刺激一下房地产市场。
另外,国家还放宽了对开发商的一些限制,让他们能更容易地拿到贷款,加快项目建设,增加市场上的房源供应。
同时,也在推动城市更新和旧房改造,这样一来,老城区的居民也能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生活质量。
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仅是为了让房地产市场回暖,更是为了稳定经济,保障民生,毕竟,房地产业牵扯到的行业太多了,从建筑业到家居业,从金融业到服务业,都跟房地产市场的冷暖息息相关。
国家希望通过这些政策,让房地产市场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同时也让老百姓能够真正受益,因此国家并没有选择单抓人口或者单爪房地产,而是选择通过实现人口和房产相互促进的方式解决问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