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今社会,女权话题备受瞩目。

王慧玲以大胆言论直击婚姻痛点,劝农村女性慎入婚姻,引发舆论两极分化。

有人赞其为女性发声,有人斥其挑动对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有男主持人更质疑她误导女性。

“她自己就靠嫁给英国人改变了命运,她有什么经历去支撑自己的言论吗?”

男主持一句话,令王慧玲的自身经历也遭拷问。

在此纷纭争议下,她错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2020年,“基层女性处境”的一系列短视频,将王慧玲推到了大众的眼前。

其中有两个点赞比较高的内容。

一个说的是基层婚姻,一个说的是传统的亲子关系。

她说:

“从男女领结婚证那天开始,这家名叫‘婚姻’的公司便合伙成立了。”
“男方负责‘业务’,女方负责‘后勤’,虽然分工明确,但实际上女方的劳务是没有工资的。”

这种直白的讽刺,尽显基层婚姻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又说:

“中国百分之八十的父母生孩子是抱着投资和收割的心态,所以才会出现父母在子女成年后,仍处于‘捆绑’模式。”

很多网友听后,都被她独特的见解和清晰的思路所折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爆火出圈之前,王慧玲对 “女权” 一词还懵懂无知。

彼时的她,仅仅是凭借着一种源自内心深处、最本真质朴的女性自觉在发声。

她只是单纯地 “觉得” 事情存在着不合理与不公平。

那种感觉,或许就像在黑暗中隐隐约约捕捉到一丝微光。

在她眼中,婚姻这座 “围城”,对女性而言布满了荆棘与坎坷。

她内心深处笃定地认为,女孩子理应凭借自身的力量,去努力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争得更多的优势与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王慧玲的视频热度逐渐攀升,评论区宛如一片沸腾的海洋,不断有人提及 “女性主义” 这个新鲜而陌生的词汇。

她像是被一道神秘的指令唤醒,带着好奇与探索的渴望,踏上了求知之旅,开始去深入探寻这个概念背后的深刻内涵。

从最初的一知半解,到后来一头扎进书海之中,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直至邂逅《厌女》和《父权制与资本主义》这两部著作,那一刻,仿佛心中一扇紧闭的大门被轰然打开,她的内心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所填满。

那些曾经在脑海中若隐若现、模糊不清的思绪与念头,在上野老师的笔下被清晰地勾勒、精准地阐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慧玲由衷地感叹:

“这实在是太好了!”

仿佛找到了知音,又似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那座指引方向的灯塔,让她在追求女性权益与自由的道路上,更加坚定自信地大步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王慧玲所发布的那些视频之中,她言辞恳切地向女性同胞们发出劝诫:

“去为社会打工,去把自己的劳动力投放到社会上,而不要在婚姻里为男人打工。”
“婚前要同居,要享受‘性’,性领域中要有主体意识,而不要把它当作筹码,这才是自我物化。”
“年轻的女孩子不要草率结婚,不要被‘大龄剩女’的焦虑裹挟,不要把幸福寄托在男人或任何人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王慧玲的这些观点并非近年才有的。

只是,人与人之间是有信息差和认知差的。

因此,很多人喜欢她言语中自带的力量感。

殊不知,回归到王慧玲本身,她的故事可谓是“天崩开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王慧玲出生在安徽省一个名为枞阳的县城。

她和父母还有两个弟弟一共五口人居住在一起。

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儿,她并未享受过来自父母的偏爱。

王慧玲的父亲不仅是高中生,还是退伍兵。

而她的母亲则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白丁”。

在父亲30岁那年,通过相亲结识了28岁的母亲。

如同包办婚姻那样,两人在没有建立感情基础的情况下,迈进了婚姻的围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慧玲记忆最深刻的时间,是在她十三岁之前。

一家人住的是茅草顶的土坯房,吃的是白粥咸菜猪油渣,唯有过年时才能吃上一片肉。

自她十岁那年,父母为了生计南下务工,她的命运就和两个弟弟绑定在了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家里有爷爷照看,但照顾弟弟的重任还是落在了王慧玲的肩上。

她中午放学不仅要做饭喂猪,还要带着五岁的小弟弟一起上课。

害怕老师发现,她只能将他悄悄地藏在课桌下。

晚上回家,她路过村头的菜地,还要摘菜洗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天的河水冰冷得刺骨,她不得已只能洗一会儿,放在胳肢窝里暖一会儿。

久而久之,一些想法在她的内心根深蒂固。

“照顾我弟弟这段经历,也让我对养育小孩变得没什么期待,挺痛苦的。”

父母常年在外,让王慧玲对于“安全感”的需求特别地强烈。

每当父母归来,她便试图用嚎啕大哭的方法令他们留下。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地,教育资源的倾斜,几乎决定了女孩儿们的命运。

王慧玲便是其中之一。

虽然她没有考上高中,但父亲却有计划将她送到合肥读中专。

可当亲戚们得知,她要去的那个学校要花上一大笔钱时,说出的话格外刺耳:

“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花钱给她读,钱就浪费了。”

好在,父亲最终还是选择和亲戚们背道而驰。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如质疑王慧玲的男博主所言,她的确是遇到了英国人丈夫Peter,还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此之前,她是如何一步步从泥潭中走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罗兰有一句话对王慧玲影响颇深:

“人的一生就像在雾中行走,只有把这一脚跨出去,才能看清下一步路。”

在合肥就读西医中专的那三年,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那样的新奇。

可惜,毕业后的她却不得不听从命运的安排。

她回到老家,成为了“赤脚医生”预备军中的一员。

她能够设想到自己最好的发展,便是在村里开个小诊所。

然而,更有可能的,或许是继续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尽管她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她至少很清楚地明白自己“不要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9年,上海。

顾不得母亲的叫骂,兜里仅有二百四十块钱的王慧玲和朋友踏上了这座国际大都市。

在19岁的年纪,独自在异乡闯荡,可谓是吃尽苦头。

初出茅庐,她因为听不懂上海话而被嘲笑是“乡屋宁”,可她却没有一丝难过,只是默默地走开了。

毕竟,从小在父母辱骂下成长起来的她,早已习以为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2岁,王慧玲的第一段感情以男方动手打了她画上了句号。

24岁,她因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而九死一生。

在上海的二十年里,她做过服务员,当过营业员,也卖过袜子,发过传单。

个中辛酸和苦累,都在坚定着她一定要摆脱原生家庭的意志。

仅有中专文凭的她,通过学英语、日语、上“夜大”等马不停蹄地提升自我,最后才让自己从底层爬到了一家日企总务的职位。

也是在此时,她从两个弟弟身上,看到了“不平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5 岁后,王慧玲发现父母对弟弟和自己差别很大。

同样工作,父母向她要钱就算了,就连弟弟买车也要她出钱,甚至父母要求她的积蓄也要给弟弟留着。

起初她想讨好父母,挣六百元钱寄四百元回家。

后来在同事提醒下她觉得不对,便用不再寄钱的方式反抗。

可她的父母却常以“家里苦”或者拿别人女儿寄钱的事贬低她。

继而令她和家人陷入互相折磨,两方的关系也变得很僵。

一直到28岁,她都没能平息心中的愤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7年,王慧玲和Peter在网上相识。

两人因为爱好日语和骑车,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那时Peter在学校当外教,王慧玲依旧是总务,两个人都过得不算富裕。

与其说她崇洋媚外,倒不如说,是他们的精神足够契合。

都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这话的确有一定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王慧玲想要做什么,Peter总是会用积极的方式给予她支持和鼓励。

Peter想要做什么,也会先去征求一下王慧玲的建议。

如果需要两个人共同商议,Peter也不会仗着自己男人的身份,而压过王慧玲一头。

正如她的语录:

“婚姻说白了,是一个人格影响另一个人格的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打王慧玲走红后,很多有着相似经历的女性会在她的账号下评论:

“要是我5年前看到这条视频就好了!”
“要是结婚前遇见玲玲姐就好了!”

有人因为她的分享解决了生活与婚姻中长久的困扰;

有人在她的鼓励下勇敢地逃离了“家暴”;

有人听了她的故事,继续坚定地向未知的远方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在王慧玲的百万粉丝中,也不乏“男粉”。

曾经有个名为“小萌”的大学生,在她的观点中,明白了何为真正的“谈恋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王慧玲有错吗?

这个问题似乎没有标准答案。

毕竟,每个人看待观点的角度是不同的。

唯有理性看待,方能客观辩证。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资料:
有人在她的鼓励下逃离了家暴 —青瞳视角
鼓励基层女性要彩礼,她撕破了传统婚嫁观的遮羞布-澎湃新闻
从农村逃离后,她劝女性慎重结婚_澎湃新闻
王慧玲:作为“女权博主”这三年 -三联生活周刊
男子质疑女权博主王慧玲_新浪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