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又被吞了,没看到的读者可以移步微博阅览,最近微博重新开始更新,时效性比较强的内容会放在那边,也欢迎大家关注捧场
以拖待变,日本人希望神风再临,解救他们于水火。只是三个泥菩萨抱团过江,怕只会沉的更快。
终于可以留言评论啦,欢迎大家向笔者拍砖
泡沫经济崩了之后,日本人在技术上的创新几近停滞。但是“商业模式”上的思路倒是很活络。
比如日本最有竞争力的“风俗业”,就首开先河。把“ 大保健”都推出了月卡了,每天可去一次,45分钟包月才四千rmb,90分钟全套也才一万出头。
日本人在服务这方面的确很卷,不过话说回来,日本经济这是坏到了什么地步,连卖肉都已经黄土价?
不过日本小女孩再怎么内卷廉价,可能也敌不过可以工业大规模生产的硅胶小姐姐。靠着劳动力内卷,始终敌不过技术的进步。
这种总想玩小聪明,不愿意做硬投资的行为,日本历史上多有出现。二战日本海军不愿意在雷达这种新东西上投资,于是就想利用人眼余光夜视能力超过视野中心这点,训练海军用眼角瞄准,加强夜战水平。于是搞出了著名的“斜眼瞄准法”,把海军炮手全都练成了斗鸡眼。
泡沫经济之后的日本人,似乎还总是重复着这样的故事。不愿意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投资,却总是想着精神原子弹,用所谓工匠精神硬扛科技潮流。想用一些“商业模式”上的小花招,弥补不愿意在硬实力上投入带来的落后。
日本三大汽车厂,最近的新闻,可能是这种“斗鸡眼”战法的最新传承。
之前文章写过,日本最大造车企业之一的日产尼桑,由于其依赖的中国和美国市场发生崩塌,虽然最早进入了新能源市场(leaf聆风),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因为认定燃油车还是比新能源车更有竞争力,不愿加大投入,缺乏后续跟进,导致其在中美市场被新能源车企打的丢盔弃甲。
根据金融时报的说法,日产亏损严重,现金储备已经岌岌可危,距离破产只剩下12到14个月的时间。
在这个时候,日本政府出手了。把同样在新能源车市场境遇不佳的本田和三菱两家厂商纠集起来,准备搞个三家合并。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电动汽车转型带来了挑战,新能源转型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资本,资金、规模和成本已经让日本车企难以负担。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已经就双方合并展开谈判,同时再把三菱汽车一起卷进来,搞一个超级巨无霸。
日经说的很到位,日本车企面对中美车企已经丧失了还手之力,如果不进行结构性改革,很难存活了。所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本田日产三菱加起来,以超过八百万辆的总产量,人工制造一个排名世界第三的超级汽车集团。
看上去气势汹汹,规模庞大,日本人倒也毫不掩饰,在这条合并新闻底下,马上就下了战书。本田日产和三菱三家联手,就是要干翻比亚迪。
日本的计划挺好的,可是有点想多了。三个不会游泳的旱鸭子,抱在一起就想过长江?本田日产三菱这个“本日三”联盟,实在是个“卢瑟联盟”。
濒临破产的日产前文已经说过,不再赘述。负责“拉兄弟”一把的本田,情况也没好到哪去。
本田汽车在2024财年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为2579亿日元,同比下降15%,出现了自疫情以来第一次下滑。在中国销售量连续九个月下滑,同比销量下滑31%,其中十月份销量下降42%,腰斩之势已成。而在另一个印钞机东南亚表现也很差。本田在东南亚最大市场泰国,销售额下降了18%。许多日系车厂被迫关闭当地工厂。
车辆大量积压,销售困难,本田被迫做出减少50万辆产能的决定,占其全球产能10%,并首次在其原本最赚钱的中国和泰国等地开始关闭工厂。
受到竞争力不足的影响,本田再次下调业绩指引,将其之前预计下降9.7%提高到下降14%。此前已经非常悲观的预计本财年销量为3 90 万辆,但现在将指导进一步下调至380 万辆。这导致其股价今年已经累计下跌了四成,现金流也进一步紧张起来。
三菱汽车比本田还惨。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降6.4%,而净利润则同比下降56.7%。三菱因为严重依赖北美市场,在特朗普上台要对外国车厂征收重税的威胁下,境遇更加艰难。
怎么看,本日三这三兄弟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抱在一起搞这么个“卢瑟联盟”只会沉的更快。
大势难违
日本人自己不知道,自己这个“卢瑟联盟”,没有前途吗?当然他们是有自觉的。日经写到:从2024年7~9月的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来看,中国企业占据了前10名中的一半。小米进入汽车市场仅6个月,销量就超过了丰田和日产汽车。不仅是价格,续航里程等性能方面的竞争力也在提高,日本汽车厂商的行动明显迟缓。
毕竟连比日本人高一头的德国人都顶不住了,日本车企败下阵来,似乎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这个时候,日本企业界所想的,不是下苦工、投大钱,在新能源车赛道上重现当年内燃机车后发先至的神迹,而是充满着一种过一天算一天,能挨多久就挨多久的气氛。
也许国际上发生有利于我的变化了呢?也许中美发生大战,中国产能被碾平了呢?也许三年之后电动车就不流行了呢?
抱着这些个幻想,以前至少还折腾一下氢燃料和固态电池的日本车厂,现在全部抱团取暖、躺平等死,只盼着奇迹发生。当年神风击沉了蒙古人的帆船,拯救了日本,现在他们面对如狼似虎的中国竞争,只能押注第二次神风。
神风显然就是川皇,为了求这“神风”,甚至连安倍媳妇都派出去了……
可是这大势,怎么可能逆转。
中国造车新势力大逃杀,已经到了最后。古人养蛊让毒虫互杀,炼成毒王,咱们新能源也差不多的思路了。这种卷出来的毒王,暖房里的西方车企怎么顶得住。可不就全面溃退吗?随着自动驾驶大潮的来到,中美车企各有金刚钻杀手锏,但是卢瑟联盟的三家,如同大多数日本企业一样,完全没有软件和算法能力,完全被丢在了后头。想靠熬时间出头,怕是时间并不站在日本人一边。
理工加理学(除去医学农学)毕业生占比,中国占比40%,日本占比20%,美国占比22%。而且日本并没有美国的全世界高级人才磁吸效应补贴,本来年轻人就少的日本,理工学生又如此至少,如何能支撑日本汽车走出困境?
中国汽车工业二十年时间,从1%份额暴涨到全球四成产销量。而带来的后果就是日美欧汽车工业的全面崩塌。汽车工业产业链长,产业工人多,是最能制造中产阶级的行业,中国汽车行业的崛起直接带动了日美欧中产阶层的崩溃,如今特朗普上台,欧洲全面右转,都有一份功劳在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身上。所以,每买一辆国产车,就是给欧美日的和平演变加个速。
大势在此,想以拖待变,怕最早出现内乱的,是日本人自己。
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讲话中曾经说过日本的教训。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人在模拟电路上占据优势,企业赚了超高的利润,却不继续投资在技术开发,反倒把钱花在买美国大楼大厦上。结果到了九十年代,数字技术成熟,死守模拟电路的日本半导体一下子断崖式落后,从此错过芯片革命。 最终还得把楼便宜卖还给美国,丢了夫人又折兵。这次日本车企坐失新能源浪潮,跟日本半导体的陨落如出一辙。死心眼的日本人总是磕死在同一扇南墙上。
很多时候,并非制度的优势,而是发展阶段的不同。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咱们现在的强势,来自于人口红利、工程师红利、经济周期红利的叠加。不在顺风的时候谨慎小心,逆风的时候再想掉头就容易翻船。
日本人的前车之鉴,我们也必须警惕。
风大浪高,有些不方便说的,可以点击下边卡片移步可以留言的小号聊一聊,也可关注笔者微博账号 @躺平学副教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