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体架构的往昔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单体架构简介

单体架构,也被称作巨石系统(Monolithic),是一种将整个应用程序作为单一、可部署单元的设计风格。在这种架构下,所有的功能模块,像是前端展示、业务逻辑以及数据存储等,还有数据库、第三方服务等都被整合在一个单一的代码库中,它们紧密地捆绑在一起,通过函数调用或共享内存等方式进行通信,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应用程序

这种架构在软件开发的初期备受青睐,因其有着简洁明了的特点。例如一个小型电商网站的初期搭建,其前端展示界面、后端业务逻辑处理、数据库操作等一系列功能模块均能被整合在同一个庞大的代码库内,形成一个浑然一体的应用程序。就好比一个精心打造的机械钟表,每一个齿轮紧密相连,内部运作井然有序,使得开发者在开发阶段能够享受到一站式开发环境带来的便利性,像代码版本控制、问题定位和团队协作都会变得更加容易。而且在部署阶段,仅需部署整个应用的一个副本即可实现全部功能的运行,极大地简化了运维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单体架构的优势

  1. 简单性

    :单体应用架构的设计相对简单,易于理解和维护。对于初学者和小型团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因为所有的代码都收纳在同一个 “屋檐” 下,开发者可以更轻松地梳理逻辑,把握整体架构,不像复杂的分布式架构那样需要处理众多模块间复杂的关系。

  1. 开发效率高

    :由于应用程序的所有模块都集中在一起,开发者可以更容易地实现功能的快速开发和迭代。比如要添加新的功能模块,能直接在现有的代码库基础上进行操作,各个功能模块间的调用和协作也更为直接,节省了大量协调不同模块的时间成本,能快速完成开发任务。

  1. 部署简单

    :整个应用可以作为一个单一的单元部署,不需要额外的协调工作。只需要将整个应用程序打包发布就行,无需担心模块间的依赖和协调问题。例如通过一个简单的脚本,就能完成整个应用的部署操作,运维团队在操作时也较为便捷。

  1. 数据一致性

    :由于所有模块都在一个进程中运行,数据的一致性和事务管理相对容易实现。不同功能模块在操作数据时,能更方便地遵循统一的规则来保证数据在各个环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了因模块分散而可能出现的数据不一致情况。

(三)单体架构的局限
  1. 扩展性有限

    :随着业务的发展,应用程序变得越来越复杂时,单体架构的维护和扩展会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各个功能模块紧密耦合在一起,若想单独对某一个模块进行扩展,比如增加功能或者提升性能,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其他模块甚至整个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行。例如,一个电商应用中要对订单模块进行功能扩充,但由于是单体架构,可能会导致和它关联紧密的用户模块、商品模块等也需要跟着调整,实施起来极为复杂。

  1. 难以维护

    :当项目规模扩大,代码量不断增多后,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会大幅下降。模块之间界限不够清晰,代码逻辑错综复杂,一旦出现问题,定位和修复的难度都会增加,尤其是对于新加入项目的开发人员来说,理解和上手的成本很高。并且在人员流动的情况下,如果之前的开发者没有留下清晰的文档等资料,后续的维护工作会面临诸多挑战。

  1. 部署和升级不便

    :对于大型应用而言,每次部署都需要重新构建整个应用,耗费时间且复杂,往往还需要重启整个应用程序,这可能会造成应用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使用,影响用户体验。而且在进行升级时,哪怕只是一个小功能的更新,也得对整个应用进行全量的操作,风险较大,一旦出现问题,波及的范围是整个应用。例如一个有着众多功能的单体架构应用,每次要更新某个小功能的代码,都要将整个应用重新打包、部署,期间应用处于不可用状态,同时还可能因某个小改动引发其他未知的问题。

二、分布式架构的崭露头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分布式架构诞生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企业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用户量呈爆炸式增长,业务需求也变得越发复杂多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单体架构逐渐暴露出了它的局限性,难以满足高流量、高并发场景下的业务需求,从而催生了分布式架构。

例如,一个电商平台在初期使用单体架构时,可能所有功能如用户注册登录、商品展示、订单处理、库存管理以及支付等都集成在一个庞大的代码库中。当业务量较小时,这种架构还能应付自如。然而,随着平台知名度提升,用户数量从几千增长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在一些大型促销活动期间,如 “双十一”“618” 等,瞬间会产生海量的并发请求。这时,单体架构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由于所有模块紧密耦合,要对订单处理模块进行性能扩展,比如增加服务器资源或者优化数据库查询语句等操作,很可能会影响到与之关联的用户模块、商品模块等其他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整个应用程序作为一个整体,在应对高并发时,单个服务器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很快就会达到瓶颈,无法快速响应大量用户的请求,导致页面加载缓慢甚至系统崩溃,严重影响用户体验。所以,为了能更好地应对这种复杂的业务场景和高流量、高并发的压力,分布式架构应运而生。

(二)分布式架构的核心原则

分布式架构的核心在于按照功能、业务等维度对系统进行合理拆分,将原本庞大且耦合紧密的单体系统拆解成多个相对独立的业务模块,从而实现各业务模块之间的解耦。这样每个模块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相互之间通过特定的网络通信方式进行协作,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在业界,也有诸多遵循的架构原则来保障分布式架构的高效稳定运行。比如 “N + 1 设计” 原则,要求设计永远不要少于两个,通常为三个。例如无状态的 Web/API 一般部署至少要大于等于 2 个实例。这就像是为系统设置了多个 “备胎”,当其中一个实例出现故障时,其他实例依然可以正常提供服务,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

“回滚设计” 原则也至关重要,它确保系统可以回滚到以前发布过的任何版本。可以通过发布系统保留历史版本,或者在代码中引入动态开关切换机制(Feature Switch)来实现。以一个电商平台为例,如果新上线的某个促销功能出现了严重的漏洞,影响了用户正常下单,借助回滚设计,就可以迅速将系统回滚到之前稳定的版本,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减少对业务的影响。

还有 “开关设计”,能够关闭任何发布的功能。新功能可以隐藏在动态开关机制后面,按需一键打开,一旦发现问题随时关闭禁用。这在功能迭代过程中能有效控制风险,避免不成熟的功能对整个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像 “监控设计” 强调在设计阶段就必须考虑监控,提前确定关键指标监控项,遵循度量驱动开发(Metrics Driven Development)的理念,以便实时掌握系统各模块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优化调整等。这些原则共同为分布式架构的稳定可靠运行保驾护航,助力企业打造出适应复杂业务场景的强大系统。

(三)分布式架构的多样优势

分布式架构具备诸多显著的优势,使其成为当下企业应对复杂业务挑战的有力武器。

首先是可用性高。由于系统被拆分成多个独立的服务模块,部署在不同的节点上,即便某个节点或者某个服务出现故障,其他的服务依然可以正常运行,整个系统不会完全瘫痪,能够持续为用户提供服务。例如在电商系统中,就算订单处理服务所在的服务器出现临时故障,用户依然可以正常浏览商品、进行商品搜索等操作,不会影响到购物流程的其他环节。

可扩展性高也是一大亮点。各个业务模块能够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和负载情况,独立地进行水平扩展。比如电商系统中订单处理服务在业务高峰期,订单量剧增时,可以通过增加服务器实例的方式,快速提升该服务的处理能力,轻松应对大量订单的涌入,而不需要像单体架构那样对整个应用进行大规模的改动和重新部署。

系统容错性高同样不容忽视。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和部署,分布式架构能够对故障进行有效的隔离和处理。当某个部分出现问题时,不会将错误扩散到整个系统,保障了系统整体的稳定性。以在线支付系统为例,如果支付渠道服务出现短暂的网络波动等故障,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他备用的支付渠道或者进行相应的降级处理,确保支付流程依然能够顺利完成。

而且,分布式架构下的业务代码可读性高。每个业务模块职责明确,代码相对独立,开发人员更容易理解和维护各自负责的模块代码,不像单体架构那样随着代码量的增加,逻辑错综复杂,难以梳理。

结合实际案例来看,在电商系统中,订单处理服务往往是核心业务之一。随着业务的发展,订单量不断攀升,使用分布式架构,就可以方便地对订单处理服务进行扩展。比如在 “双十一” 购物狂欢节前夕,预估到订单量会大幅增长,技术团队可以快速增加订单处理服务的服务器数量,同时优化相关数据库的配置等,以此提升整个订单处理环节的效率,确保海量订单能够及时、准确地被处理,不会出现长时间的订单积压,为用户提供流畅的购物体验。这些优势充分体现了分布式架构在助力企业应对复杂业务挑战方面的巨大价值。

三、从单体迈向分布式的关键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数据库层面的变革

在企业 IT 架构从单体迈向分布式的进程中,数据库层面经历了一系列关键变革。

起初,数据库往往是与应用程序部署在一起的,这种方式在小规模应用场景下有一定便利性,开发和运维相对简单。例如一个小型的企业内部办公系统,将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放在同一服务器上,能快速搭建起来并投入使用。

然而,随着业务发展,数据量和访问量不断增加,这种紧密耦合的部署方式就暴露出诸多问题。于是,开始进行隔离部署,也就是将数据库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分开,各自独立运行在不同的硬件设备上。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充分利用服务器资源,数据库可以专注于数据的存储和读写操作,应用服务器则全力处理业务逻辑和用户请求,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就像大型电商平台,将数据库部署在专门的高性能服务器集群上,应用服务器分布在多个节点处理海量用户的并发访问,使整个系统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接着,主从复制技术被引入。通过配置主数据库和多个从数据库,主数据库负责处理写操作,从数据库则负责处理读操作。当有数据更新时,主数据库会将变更同步到从数据库上。比如一个内容发布平台,大量用户会频繁读取文章内容,采用主从复制后,读操作可以分摊到多个从数据库上,减轻了主数据库的负载,提升了整体的数据读取效率,让系统能应对更高的数据访问压力。

在此基础上,读写分离进一步优化了数据库架构。根据读写操作的不同特性,将其路由到不同的数据库实例上,写操作依然在主数据库进行,读操作则智能地分配到各个从数据库。像社交平台中,用户大量的查看动态、评论等读操作可以通过读写分离机制高效地在从数据库完成,而发布动态等写操作有序在主数据库执行,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系统的高效运行,进一步提升了系统性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

再后来,面对日益复杂的数据结构和海量的数据量,水平拆分和垂直拆分成为重要手段。垂直拆分是按照业务功能模块,将原本庞大的数据库表拆分成多个不同的数据库表,甚至不同的数据库实例,每个实例负责特定业务模块的数据存储和读写,例如电商系统中,将用户模块、订单模块、商品模块的数据表分别拆分到不同的数据库中,使得各模块的数据管理更清晰,维护更方便,也便于独立扩展。水平拆分则是针对数据量巨大的单张表,按照一定规则(如按照用户 ID 范围、时间范围等)将数据分散到多个数据库表或者数据库实例中,比如大型社交平台,用户数据量庞大,通过水平拆分将用户信息表按照用户 ID 的区间分散存储在多个数据库表中,有效减轻了单张表的数据存储和查询压力,提升了系统对海量数据的承载能力和处理效率。

总之,数据库层面的这些变革,一步步提升了系统性能,增强了应对大规模数据压力的能力,为企业 IT 架构向分布式转型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应用层的拆分与优化

随着企业业务的拓展和复杂度的增加,应用层也逐步从单体架构向更灵活、高效的分布式架构转变,经历了多个关键的拆分与优化阶段。

最开始,单体应用将所有功能都整合在一个庞大的代码库中,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代码变得越来越复杂,维护成本急剧上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会把单体应用逐步拆分成多个子系统。例如,一个电商平台原本的单体应用包含了用户注册登录、商品展示、订单处理、库存管理等众多功能模块,将其拆分成用户管理子系统、商品管理子系统、订单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等,每个子系统负责相对独立的业务功能,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协作。这样一来,不同团队可以专注于各自子系统的开发、维护和升级,开发效率得到提高,而且某个子系统出现问题时,也更容易定位和修复,不会像单体架构那样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整个应用的运行。

进一步地,微服务架构开始被广泛采用。微服务架构是将应用拆分成更小的、独立部署和运行的服务单元,每个微服务都有自己独立的业务逻辑、数据库以及相应的技术栈。以在线教育平台为例,课程管理、学习记录跟踪、教师资源管理、学员互动等功能都可以拆分成独立的微服务。这些微服务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采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比如课程管理微服务用 Java 开发,搭配 MySQL 数据库,学习记录跟踪微服务用 Python 开发,使用 MongoDB 数据库等,它们之间通过轻量级的通信协议(如 RESTful API 或者消息队列等)进行交互。

在拆分过程中,还会注重抽取相同操作,减少代码冗余。比如多个子系统或者微服务中都涉及到用户认证、权限验证等功能,就可以将这些通用的功能抽取出来,构建成独立的公共服务模块,供其他模块调用。这样不仅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也使得代码结构更加清晰,便于维护和管理。

通过这样的服务化路线,系统的可维护性得到极大提升。新功能的添加或者旧功能的修改,只需要在对应的子系统或微服务中进行操作,不会影响到其他无关的部分。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也大大提高,各个服务可以根据自身的负载情况,灵活地分配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比如在业务高峰期,订单管理微服务可以动态增加服务器资源来应对大量订单的处理,而在低谷期则可以适当减少资源占用,降低成本。

总之,应用层的这些拆分与优化举措,让企业的 IT 架构更加灵活、高效,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是从单体迈向分布式的重要环节。

(三)缓存与负载均衡等机制的引入

在企业 IT 架构从单体向分布式演进的过程中,缓存与负载均衡等机制的引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如同 “左膀右臂”,助力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

首先说缓存技术,当系统面临高并发场景,大量用户频繁请求数据时,数据库的压力会迅速增大。缓存技术的引入就能有效缓解这一压力。其基本原理是将经常被访问的数据存储在缓存中(如常见的 Redis 缓存),当下次有相同的请求到来时,直接从缓存中获取数据返回给用户,而无需再去数据库查询。例如电商平台上的热门商品信息、商品分类列表等,这些数据被大量用户频繁查看,将它们缓存起来后,能极大地减少数据库的查询次数,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而且缓存还能应对缓存穿透、缓存击穿、缓存雪崩等问题,通过合理设置缓存策略,如为不存在的数据设置缓存空值、采用锁机制应对高并发下缓存失效问题、设置缓存失效时间为随机数避免大量缓存同时失效等,确保缓存能稳定地发挥作用,提升系统整体性能。

再来看负载均衡器,它是一种用于分配网络流量的关键技术手段。在分布式系统中,往往有多个服务节点来共同处理用户请求,负载均衡器就像一个 “交通指挥官”,将请求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发到多个服务节点上。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有轮询、最少连接、加权轮询、基于源 IP 哈希、基于请求内容等。比如轮询算法会依次将请求分配给每个服务节点,适用于各服务节点处理能力相同的情况;最少连接算法则会把请求发送给当前连接数最少的服务节点,适合处理时间不定的场景。通过负载均衡器,可以有效地处理并发请求,避免单个服务器过载,从而提高整体系统的吞吐量。

同时,负载均衡机制还能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降低单点故障风险。即使某个服务节点出现故障,负载均衡器能快速检测到,并将原本发往该故障节点的请求转移到其他健康的节点上,保障服务的持续可用性。像在大型网站的服务器集群中,如果一台服务器突然宕机,负载均衡器会自动把请求分配到其他正常运行的服务器上,用户几乎感觉不到服务的中断,保证了系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