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古以来,苏州便是文脉鼎盛之地,清代金石学兴,苏州更是金石收藏家汇聚,其中,尤以几大家族最为著名,如愙斋的吴大澂、过云楼的顾文彬、攀古楼的潘祖荫以及吴云、俞曲园等学者,对中国青铜器、玉器、书画、碑帖、文房的蒐集与鉴赏,既代表了传统文人的趣味,也代表了苏州这座城市文化的面貌。

近日,由知名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率领的清代金石家故迹访学团专程到苏州,寻访清代金石收藏家吴大澂、吴云等及清代学者冯桂芬、俞樾在苏州的旧居遗迹。

吴大澂祖居:愙斋的楼梯嘎嘎作响

吴大澂(1835—1902),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官至广东、湖南巡抚。同治七年(1868年)三十四岁会试中进士,入翰林。三十六岁时入李鸿章幕府,并得到朝中巨子潘祖荫、翁同龢等人交口称贤,仕途顺遂,屡屡升迁,是金石学家、古文学家、书画家,精通训诂考据之学,为近现代书画家、鉴定收藏家吴湖帆的祖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大澂(1835—1902)

吴大澂祖居位于苏州市双林巷。古宅原为明代画家金俊明的“春草闲房”旧址。乾隆初年,里人郭氏重修,更名为“友恭堂”。之后,吴大澂祖父便以此为寓,还曾请画家奚铁生补《春草闲房图》,一时名流歌咏殆遍。道光十五年(1835年)五月十一日,吴大澂出生在此宅。

双林巷吴大澂祖居门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林巷吴大澂祖居门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大澂祖居

友恭堂现存南向五路,门厅、楼厅三、四进不等。西起第二路原有“太史第”匾。第三进楼厅面阔三间10米,进深八檩9米,扁作梁,前有船篷轩,青石础,斜铺方砖。门楼残存“鲤鱼跳龙门”砖雕。门外墙角有“友恭堂”界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大澂祖居门楼残存的“鲤鱼跳龙门”砖雕

吴大澂的收藏——愙鼎多年前曾在苏州博物馆“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中展出,吴大澂“愙斋”的别号,即源出于此鼎。吴大澂的愙斋,以其所获愙鼎而得名。自同治末年他放任外官后,二十余年间,愙斋收藏迅速增长,门类囊括吉金、古玉、书画、碑帖、古印、封泥、文房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大澂曾藏的愙鼎(现南京博物院藏)内的铭文

清代金石家故迹访学团在双林巷吴大澂祖居看到,吴大澂的书房愙斋仍在,颇昏暗,上楼时,楼梯嘎嘎作响。

“步入这样的楼梯,听闻这样嘎嘎作响的楼梯声,步入自己崇敬的吴大澂先生书房,想像当年愙斋中的鼎彜吉金、古陶砖瓦,让人生敬,这样的感受是奇妙的。”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大澂祖居的楼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大澂祖居的书房窗户

金石篆刻家唐存才说:“从这样古旧的楼梯进入愙斋,仿佛穿越了百年前的时空,想象一百多年的愙斋,吴大澂先生曾与陈介琪先生在这里探讨古陶文、古金文,不胜向往。”

访学团其后同时寻访了吴大澂旧居、吴梅故居、曲园、吴昌硕旧居处,以及顾麟士故居“西津别墅”——它是过云楼第三代主人顾麟士最后的隐居之处。

在苏州书法家冯雷、黄翔等的带领下,访学团还参观了地处校园之中的小林屋水洞,以及苏州市第十中学内著名的瑞云峰——它是江南园林太湖石三大名峰之一,被誉为“妍巧甲于江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处苏州校园内罕为人知的小林屋

冯桂芬故居:看见被遮蔽的晚清思想家

冯桂芬故居,即显志堂,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鹭飞桥畔,现作为景点“榜眼府第”开放。建于清代中期,坐南朝北,分成东西两路。东路依次门厅、大厅和后楼。大厅额“显志堂”。面宽三间,深九檩。西路有书房和书楼二进。

冯桂芬(1809~1874年),晚清思想家、散文家。曾师从林则徐,道光二十年进士,授编修,咸丰初在籍办团练,同治初,入李鸿章幕府。少工骈文,中年后肆力古文,尤重经世致用之学。在上海设广方言馆,培养西学人才。先后主讲金陵、上海、苏州诸书院。冯桂芬为改良主义之先驱人物,最早表达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著有《校邠庐抗议》《说文解字段注考证》《显志堂诗文集》。

参与这一访学团的苏州文史研究者、收藏家冯雷系冯桂芬后裔,谈起先祖,一直不无自豪。他介绍,大厅的冯桂芬雕塑是他们这些后人集资所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志堂中的冯桂芬雕塑

冯雷介绍,冯桂芬先后教于惜阴、敬业、紫阳、正谊等多家书院,形成了校邠学派,致力于研究经世致用之学,吴大澂、王颂蔚、叶昌炽等皆其门下。冯桂芬“惟善是从”“开启民智”“减赋为民”的诸多理念,完整呈现在其代表作《校邠庐抗议》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桂芬故居

李鸿章为其撰写的墓志铭这样总结了他的一生:“均赋治河,运筹决胜,条变画奇。舒古琳今,龄谋晦断,一身兼之。不荣于禄,而富于书,浩博无涯。我铭藏幽,君书在世,其传奚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桂芬所题过云楼

在收藏界声名极其显赫的过云楼与怡园同是顾文彬的故居,匾额即是冯桂芬所题,款识曰:“子山二兄大人收藏法书名画、旧拓碑版甚富,以小楼储之,取周公谨烟云过眼意为名,其癖也,亦其达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云楼

吴云宅园:金石书画雅集听枫园

吴云宅园位于苏州市金太史巷与苏州市庆元坊之间,为清代收藏家、苏州知府吴云的故居。吴云宅园并不对外开放,北部的园林部分为听枫园,是苏州国画院所在地,水清池深,伴以回廊、水榭、半亭,缀以花木山石,清雅而安静,园中尤以枫树醉人,深秋之季,枫叶如火如荼,红黄交织,国画院安居于此,可谓无上福分。

吴云(1811-1883),字少青,晚号退楼主人,斋堂号有两罍轩、二百兰亭斋、敦罍斋、金石寿世之居。其收藏鼎彝、碑帖、名画、古印、宋元书籍甚富,精鉴别与考据。偏爱王羲之《兰亭序》,藏拓本达二百数。听枫园建成后,吴云与家人在此居住,平日里读书作画、品鉴古物、游赏山池,怡然自得。他与俞樾等著名文士过从甚密,常在园中雅集酬唱;一代巨匠吴昌硕在苏州时也曾入园寓居。

在苏州国画院院长孙宽的带领下,访学团一行参观了听枫园园林部分及画师画室、展厅画作,就上海苏州两地金石书画进行交流座谈后,童衍方与访学团成员唐存才、仲威、冯雷、顾村言、张生先后呈现了各自的金石与书画收藏。苏州金石书画界人士林尔、黄翔、潘献荣等参与品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听枫园金石书画雅集现场

童衍方展示了其精心收藏的珍罕周盂鼎拓本(吴昌硕藏本),上有吴大澂题:“仓硕道兄藏本”,全幅19行291字,且有沈秉成、杨守敬等名家题跋。盂鼎于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眉县),为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之重器,因作器者是康王时大臣名盂者而得名,辗转被岐山宋金鉴、周庚盛和左宗棠的幕僚袁保恒所得,后入藏潘祖荫府邸。

同时展示的还有吴让之为何绍基制“玉玲珑”印,抚之一片玉润,以及吴湖帆临古册页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盂鼎铭文拓本(吴昌硕藏本)

盂鼎铭文拓本(吴昌硕藏本),可见吴大澂题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盂鼎铭文拓本(吴昌硕藏本),可见吴大澂题跋
清代吴让之为何子贞制玉玲珑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吴让之为何子贞制玉玲珑印

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仲威收藏的《始平公造像题记》卷轴装,是传世最早整幅拓本,徐乃昌旧藏本,其上有童衍方等十多位当代知名金石书画界人士题跋,《始平公》被称为“魏碑第一”“阳文碑刻第一” “龙门造像第一品” “历代造像题记第一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始平公造像题记》卷轴装(局部),是传世最早整幅拓本,徐乃昌旧藏本,其上有童衍方等十多位当代知名金石书画界人士题跋

《王孙遗者钟》卷轴装是传世最早最佳拓本,历经盛昱、邹安、何楚侯递藏。钟于光绪初年湖北荆州宜都山出土,历经曹彝卿、潘祖荫、端方等人递藏,后流入海外,归原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1887-1972),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博物馆。春秋晚期楚器,王孙遗者,楚庄王之子,名子南,又称公子追舒。此钟铭文书法是楚国金文的经典代表,广受金文爱好者推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孙遗者钟》卷轴装

《明拓上尊号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拓上尊号碑》

西泠印社理事、金石学者唐存才亮出了张廷济旧藏王莽时期所铸“错刀”、“栔刀”及陈介琪拓题的井陶圈、吴云两罍轩之两罍全形拓,其中,两罍全形拓回到听枫园两罍轩,可谓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云两罍轩之两罍全形拓

“错刀”、“栔刀”见著于《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民国间徐珂《清稗类钞》亦作刊载。中国古代文士对古钱币赞咏最多者当推王莽铸造“错刀”,源于刀头“一刀”二字错金,又称金错刀。汉张衡诗云:“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廷济旧藏王莽时期所铸“错刀”、“栔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廷济旧藏王莽时期所铸“错刀”、“栔刀”文献

冯雷展示了他收藏的近现代书画家吴湖帆师生所绘墨竹扇面,此扇面为1943年应沈钧儒(秉甫)先生之属,吴湖帆主画墨竹,三弟子俞子才补枯笋、张守成写绿笋、任书博添蜻蜓。顾村言其后也呈现了他收藏的近现代书画篆刻大家钱瘦铁墨梅《此君偏许傲清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湖帆师生所画墨竹扇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瘦铁墨梅《此君偏许傲清寒》

听枫园金石书画雅集后,童衍方向苏州国画院赠送精心创作的书法对联《燃苇烹茶,宝鼎浪中浮蟹眼;移松酌酒,金杯影里动龙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童衍方向苏州国画院赠送书法对联

访学团其后专程到新开馆不久的桃花坞美术馆,参观了小莽苍苍斋所藏清人翰墨精品,这一特展囊括了有清一代苏州的状元、知名学者及书坛名宿诸如曾国藩、林则徐、魏源、金农、陈曼生、阮元、汪琬、郑板桥、刘墉等人的珍品翰墨,包括条幅、楹联、册页、手卷、扇面、书简、铭砚、名章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莽苍苍斋藏品

清代陈曼生隶书对联《课子课孙先课己,成仙成佛且成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陈曼生隶书对联《课子课孙先课己,成仙成佛且成人》

“这次访问清代金石学家旧迹,既是向金石书画界前贤致意,发现江南古城的深厚文脉,也在于同好之间的交流,有了这一次,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而且,一次会比一次精彩。”童衍方说。

— FIN —

来源 / 澎湃新闻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