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忙于生计,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来应对孩子的喧闹,希望孩子乖巧懂事听话,自己就省心很多。否则孩子一不听话,就很容易被激怒陷入焦虑。

可是您知道吗,孩子就应该是天真懵懂的,小小年纪就太懂事的孩子很可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某种程度上说,孩子发脾气才是正常的,重点是父母要如何面对。

很多时候,大家误解了爱发脾气的孩子。

孩子急躁易怒是发育不平衡造成的

孩子的身体成长和大脑发育是不同步的,未成年之前因为大脑负责情绪调节的前额叶皮质发展还不成熟,缺乏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容易表现得急躁、没耐心、发脾气。也就是说不是孩子想这样,是他自己控制不了,又不知如何处理,才表现得急躁易怒的。可以说,急躁易怒发脾气是孩子表达不满的本能方式。

孩子急躁易怒是因为不会表达内心诉求

人本来就会有各种情绪,生气的目的是想表达内心的反对意见,希望引起对方的重视,获得理解认同,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

孩子急躁易怒的底层原因是他感到不开心,不如意,想表达反对意见,但是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去说去做去表达出来才是有效的,就采取哭闹、尖叫、发脾气、扔东西、撒泼打滚等这些最直接的方式来呈现。

大部分父母只看到了这些表面现象,没深入去了解孩子这些现象背后真实的心理诉求,被表象激怒,进而采取了打压否定的方式来制止。

结果就是孩子被更深的压抑了,愈发暴躁生气,甚至会演变成剧烈的冲突。

孩子发脾气,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1是要接纳孩子的情绪

有多少家长是一看到孩子发脾气就上火,本能地就想要严厉呵斥压制下去,企图让孩子停止哭闹,往往效果并不好,即使孩子屈服于父母权威停止发脾气,看似没问题了,其实问题更大,因为孩子的坏情绪被压抑了,会逐渐累积成心理问题

儿童心理学家贝姬·肯尼迪书中说:“透过发脾气的表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痛苦持续蓄积的孩子,其中有沮丧、失望、嫉妒、悲伤或愤怒。”

因此父母要接受孩子可以有负面情绪,并允许孩子释放出来,让孩子明白:“我可以有生气的权利,爸爸妈妈不会因此指责我。”可以抱着孩子或拍拍他的背,允许他的负面情绪释放,对在公共场合情绪激动的孩子,不妨把他放到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待一会儿,父母平静地陪着……

陪着一只慢慢爬行的蜗牛,父母只能多点耐心,孩子觉得自己被看到了,被理解了,就会平静下来。

2了解脾气背后的需求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不必着急上火,不要打压斥责,也不要急着讲道理,“啊你这里错了,那里不对,你应该……”

要让孩子先平复下来,然后询问了解他发脾气的原因,比如孩子说:

l我不想那么早回家

l我想要这个玩具

l我不想写卷子想出去找小伙伴玩……

这时候,我们不仅是要听孩子讲,还应当积极回应,

就是把他的话重复一遍,然后再描述他的感受:

“我不给你买玩具,你很难过”
“你不想早点回去,很烦我催促你”
“你写完作业就想跟小伙伴玩,妈妈还要你刷卷子,你很生气”……

这一步很重要,不仅能搞清楚原因,还能共情孩子让他感到被理解。

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父母耐心地回应他,孩子在获得安慰的同时,也渐渐地学会了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慢慢就知道不用发脾气也能解决问题了。

3再来给孩子讲道理

当孩子情绪平复了,家长也耐心地询问了原因,理解了孩子的感受,这时候就可以给孩子讲道理了。因为我们希望孩子逐步掌握合理表达,提升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而这是需要教育引导的。

可以告诉孩子,他可以生气,可以难过,可以失望,这些情绪人人都会有,他有了,父母也不会责怪他,他可以采取合适的方式释放出来:比如捶打枕头、撕废纸、画画、去空旷的地方喊叫等,但是不能伤害自己或他人,也不能影响别人和公共秩序。

可以告诉孩子,心里的想法要直接说出来,不要通过发脾气的方式表达,如果说不清楚,可以写出来,或者画出来,可以跟爸爸妈妈耐心沟通,如果父母不同意,我们就商量其他的解决办法,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但光发脾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甚至还会把情况搞得更糟糕。

可以告诉孩子,自己有想要的东西、想要做的事情或想要去的地方,这些都很好,我们称之为愿望,愿望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了,那就是收获和成长。如果暂时没有实现,也不要气馁,可以把它转化成前进的动力。人们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愿望而对生活充满热情期待的,有愿望才有希望。

爸爸妈妈愿意陪着你,帮助你去探索和实现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