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闺蜜晚上十二点给我发来视频,视频中她还在上小学的儿子正在写作业,除了学校里的作业,孩子爸还给找了一堆试卷。
她说,“作为一个成年人,早九晚五的工作都已经很累了,这孩子早七晚十二的熬,能不累吗,我也挺心疼,但是怕他输在起跑线上呀!”
闺蜜的育儿经历,让我想起早前看到的一则新闻。
清华博士的陨落
2017 年在美国密歇根州,一位年仅 27 岁的清华博士荣鑫(化名),其命运被永远定格在了那片天空之上。
荣鑫于 1989 年出生在长春,自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学习天赋,凭借着自身的聪慧与刻苦努力,一路顺遂地考入了国内的顶尖学府清华大学。
此后,他踏上赴美深造之路,进入密歇根大学攻读人工智能博士学位,在学术和技术领域不断探索,成绩斐然,还曾在谷歌和微软等科技巨头企业实习,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看似一帆风顺的人生背后,却隐藏着一场家庭与个人理想之间的激烈矛盾。
荣鑫的父母身为老知识分子,期望他学有所成,学成后回国效力。但荣鑫在体验美国环境后,希望留美定居并成为大学教授,这一计划引发了与父母的激烈冲突。
这场家庭纷争致使荣鑫患上中度抑郁症。2017 年 3 月 15 日,荣鑫租下小型飞机,称去兜风散心,起飞后还定时发位置信息,看似正常。
可当飞机攀升至 8000 米高空时,他打开自动驾驶模式,随后打开舱门,未带防护装备纵身跳下。
失去操控的飞机继续飞行,直至燃油耗尽,坠毁在美加边境旷野。
事故发生后,美国警方展开大规模搜寻,仅发现飞机残骸,未找到荣鑫踪迹,6 个多月后,法院宣告荣鑫死亡。
直至 2018 年 9 月,两名徒步旅行者在密歇根州偏僻树林发现骸骨,经DNA 比对,最终在 2021 年确认是荣鑫。
美国警方联系其父母认领遗体,却遭拒绝,父母冷漠的说 “他那么想留在美国,就让他永远待在那吧”。
可以说,新闻中的荣鑫简直就是我们口中“别人家孩子”的典范,到底是什么原因可以让父母对待孩子的离世如此冷漠?
父母的过分“鸡娃”才是教育背后的阴影
这一事让我们联想到中国式 “鸡娃” 现象。中国式 “鸡娃” 父母大致有几种类型。
其一为 “全面管控型”,这类父母精力充沛且掌控欲强,从孩子学习计划到生活细节都严格把控。
孩子每天学习时间精确规划,课余被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填满,如同被设定程序的机器人,毫无自主。
其二是 “成绩至上型”,在他们眼中,孩子考试成绩是唯一衡量标准。
分数决定孩子在家地位与待遇,孩子为获认可只能拼命追求高分,忽略自身综合素质与个性发展。
其三是 “望子成龙型”。希望孩子时时刻刻都能够遥遥领先。
他们将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成为理想模样,孩子被迫背负沉重梦想,在成长道路艰难前行。
“鸡娃” 方式更是多种多样。
从早教班到课外培优班、特长班,孩子书包被学习资料塞满,课余被考试竞赛切割得支离破碎。童年的欢笑嬉戏被作业、辅导班和学习压力取代。
这种过度的“鸡娃” 式教育,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首先,孩子心理压力巨大,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
孩子在学校考试失利的时候,回家希望父母可以给与安慰和辅导,但是回到家,可能换来的是父母的失望和责备,这会使孩子害怕失败,从而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健康。
其次,孩子自主发展空间被严重挤压。
几乎没时间探索兴趣爱好,只能被动接受父母安排,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被扼杀。
正如我闺蜜的孩子一样,每天除了做不完的作业,完全没有时间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
再者,孩子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被忽视。
现在的很多孩子,由于父母更多的关注分数,从而忽略了社交能力和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导致在走入社会或者团体生活时,常常显得格格不入,容易遭到排挤。
真正好的育儿方式是怎么样的?
那么,究竟如何教育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身心保持健康活力呢?
尊重孩子的个性与兴趣是教育基石,每个孩子独一无二,都有无限天赋与潜力。
父母应摒弃偏见与功利心,都给予孩子表达观点想法的权利,认真倾听心声,精准发现兴趣点,鼓励孩子在热爱领域探索发展,而不是强加意愿给孩子。
同时,给予孩子足够自由空间和时间至关重要,让孩子有机会尽情玩耍、自由社交、全面体验生活酸甜苦辣。
鼓励孩子参与社交、体育、艺术创作等活动,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让孩子可以在多元环境中全面发展。
如此,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健全人格和强大心理抗压能力的优秀人才。
作为父母,我们究竟要将孩子推向何方?是让他们成为我们心中虚幻刻板的期望模样,还是助力他们成为独一无二、充满无限可能的自己?
关于“鸡娃”大家有什么话想说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让孩子们在健康、宽松且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