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的“哈佛教授”,说的是田晓菲。

不陌生吧?这个名字可是作为作者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课本里的,著名的“天才少女”。

田晓菲1971年生于哈尔滨,长于天津,是知名华裔美国学者与作家。13岁破格入北京大学西语系,16岁所作《十三岁的际遇》入选初中语文课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9年毕业后赴美,1991年获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1998年取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后成为哈佛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2006年获终身教职。

田晓菲学术成果丰硕,著有《尘几录》等作品,研究涵盖梁朝宫廷文化,主编《早期中古中国》,参与编撰多部重要文学史。她还发表、出版了多篇小说、散文及文学评论,其中包括《秋水堂论金瓶梅》。

实际上,田晓菲是一个资深的“红迷”。

她在八岁那年便首次接触了《红楼梦》,并且“几乎每隔一两年就会重读一遍,每一遍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对于另一部同样重要的文学作品《金瓶梅》,她却一直没有耐心读完,直到二十三岁在哈佛念书时,为了准备博士资格考试,才勉强为之。

那么,这一位“彻底的红迷”,为什么不“彻底”地捍卫《红楼梦》“古今第一”的荣耀,却要说“《金瓶梅》实在比《红楼梦》更好”呢?

在新版《秋水堂论金瓶梅》(插图袖珍本)里,田晓菲进行了解释。理由不止一条,不过我看了其中一条,就觉得她说的有道理:

《金瓶梅》看社会各阶层的各色人等更加全面而深刻,更严厉,也更慈悲。……

《红楼梦》所最为用心的地方,只是宝玉和他眼中的一班“头一等”女孩儿。她们代表了作者完美主义的理想(“兼美”),也代表了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楼梦》对赵姨娘、贾琏、贾芹这样的人物已经没有什么耐心与同情,就更无论等而下之的,比如那些常惹得宝玉恨恨的老婆子们,晴雯的嫂子,或者善姐与秋桐。

《金瓶梅》所写的,却正是《红楼梦》里常常一带而过的、而且总是以厌恶的笔调描写的中年男子与妇女的世界,是贾琏、贾政、晴雯嫂子、鲍二家的和赵姨娘的世界。

也许还包括李嬷嬷、何婆子、王善保家的……?

看到这里时,我感到心里一跳。还真是呢,尽管我对贾琏、赵姨娘还有理解理解的一面,对贾芹、多姑娘、秋桐之类却殊无好感,对贾政这位“老父亲”也是耻笑多于同情,对虐待尤二姐的善姐简直是太厌恶了……

田晓菲说,《红楼梦》固然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个诗意盎然、充满青春气息的大观园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纯洁的爱情、有青春的梦想、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然而,这个世界的构建,却是以排斥和厌恶成人世界为代价的。在《红楼梦》中,成人世界被描绘得丑陋、庸俗、充满欲望和罪恶,仿佛只有少男少女的世界才是纯洁和美好的。

《金瓶梅》与《红楼梦》相比,展现了一个更为真实且复杂的人间百态。

它不仅聚焦于青春少男少女的梦想与追求,更深入挖掘了成人世界的情感纠葛与命运起伏。书中人物如西门庆、吴月娘、潘金莲、李瓶儿等,均被刻画得立体而多面,他们带着各自的欲望、挣扎与抉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与《红楼梦》对成人世界的批判态度不同,《金瓶梅》以更为宽容和理解的视角审视人性。

它既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如权欲、淫欲,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如贤淑、温柔与反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瓶梅》的魅力在于其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与慈悲包容。

它并非简单地揭露人性的丑陋,而是在揭示罪恶的同时,也让人看到美好与善良。这种慈悲并非浅层的怜悯,而是对人性深刻理解后的共鸣与反思,促使读者在审视人物命运时,也能反观自身。

此时我想起了李瓶儿死时,西门庆那种发自肺腑的痛不欲生,竟让我一时忘掉了他是最该批判的那一个。

田晓菲教授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中说,《金瓶梅》之所以在某些方面超越《红楼梦》,是因为它敢于直面人性的阴暗,不回避、不美化,以近乎残酷的真实展现了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

这种真实需要读者具备勇气与智慧去接受,因为它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悲叹,更是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反思。

同时,《金瓶梅》中的慈悲是一种深刻理解后的包容与宽恕。它教会我们,即使在最丑陋的角落,人性的光辉也能闪烁。这要求读者跳出道德判断的框架,以更宽广的视角理解每个生命的无奈与挣扎。

因此,正如田晓菲所说,“一个读者必须有健壮的脾胃,健全的精神,成熟的头脑,才能够真正欣赏与理解《金瓶梅》”,要用健壮的脾胃来消化其中的苦涩与沉重,更要用健全的精神和成熟的头脑去领悟其中的深意与慈悲。

当然了,田晓菲其实也并不是真的“扬《金》抑《红》”,她强调的是它们“各有各的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梦一实,一理想一现实,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的完整图景(不仅是古代吧)。前者让我们在梦幻中追寻美好,后者则让我们在现实中学会成长。对于我们来说,能够同时领略这两部巨著的风采,无疑是一种幸运。

在新版《秋水堂论金瓶梅》(插图袖珍本)中,田晓菲的深刻见解与独到分析,辅以近百幅绣像插图和人物关系图,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部伟大作品的内容与主题。

总之吧,《红楼梦》《金瓶梅》固不必说,田晓菲的《秋水堂论金瓶梅》,也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