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23日,拂晓。
得知日军已集结大部分兵力于安邑城郊处的国民党第47军187师(川军)1063团团长孙介卿,随即下了一道命令:
用土石堆塞于四个城门之处,堵死敌人从外攻破城门之路。
他的这道命令,虽然夯实了城门口的防御,但同时也等于宣布了——城内守军已被堵死退路,此战全团上下,必须严防死守、背水一战,誓与安邑城共存亡!
危城死战
战斗随即打响。
自断后路的城内守军,面对数千日军的不断冲击,战斗得非常顽强。
但敌我双方力量悬殊,随着战况的不断趋烈,装备落后的川军,防守开始渐渐吃力起来,守备工事、战斗人员方面更是损失惨重。
当天上午,日寇的飞机从云层中穿出,在安邑城上空不断盘旋,呼啸的敌机俯冲而过,一阵阵巨大的爆破声随之轰然响起。
一时间,城内各处土石横飞、尸骸满地,浓烈的火药味儿充盈在整个安邑城内。
上午十时,久攻不下的日军调整了攻城策略,从南北急攻转为集中力量,攻击守军防御相对薄弱的北关方向。
一时间,飞机、重炮轮番轰炸,北关处的石头城防工事,悉数被毁。孙介卿虽然派出数支敢死队前去增援,却始终无济于事,在敌人的猛烈炮击之下,那些血肉之躯,终究还是难以抵挡炮火和炸弹的无情轰击。
北关附近斑驳的城墙,最终被敌人轰开了一个大缺口,随后,日军如同潮水一般,叫嚣着蜂拥而入。
望着黑压压攻入城内的敌军,城内守军随即散入民房、街巷,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杏花巷、双圣巷、柳巷及牌楼巷一带,战况尤为惨烈,敌我双方白刃相交,血肉飞溅。一时间城内各处如同炼狱,断壁残垣之间血流成河、尸体横陈。
当日,第1063团一千余名官兵战殁,2营营长吴天福、3营营长赵谦玉及部分官兵,伤重被俘,旋即惨遭敌军杀害。
战斗一直持续到当日下午,零星的枪声虽然依旧在安邑城内响起,但整个安邑城已经被日军基本掌控。
安邑城陷落了。
随后,城外的日军开始陆续入驻城内,而那些没有战死的川军,则零星地分散躲藏,希望能够借助城内百姓的掩护,逃过敌人的搜捕和杀戮。
当时,有一批川军躲在了南城大户王玉麟的家中,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恰恰正是他们的这个选择,最终拯救了城内所有的川军残部。
危城中的最后一道光
王家是安邑城内的大户,在城中开有盐店、当铺、布行,有着好几处大宅院;城外还有不少田地、果园、菜园。
安邑城保卫战打响之后,天上的敌机不停地投炸弹,眼看着战况急转而下,县长李崇才和县政府内的办公人员们,随后悄悄躲进了王家后园的窑洞之内,王玉麟更是一直陪着众人躲藏其间。
黄昏之时,一个县政府人员推了推王玉麟,悄声道:
“一整天了,县长都没吃口东西,现在外头听着没有枪声了,你上去看看,瞅瞅能不能给县长烧个泡儿抽抽(指抽口大烟)!”
王玉麟随后便爬出窑洞,从后园回到前面的家中。
然而,当他推开东屋的房门之后,王玉麟不由惊讶地发现,自家的屋内,此刻竟然藏满了川军士兵。
电影里的川军伤兵形象
这些川军士兵手持枪械,满眼惊慌地指着王玉麟,待看清对方样貌之后,为首之人才摆摆手让众人将枪放下,然后哑着声音央求王玉麟:
“这城是守不住了,剩下这些没死的弟兄们,想奔条活路,你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兄弟们送出城。”
这个时候想出城,到处都是日本人,谈何容易?!
王玉麟听罢,感觉头皮直发麻,他犹豫了片刻, 然后点了点头:
“这事儿我得找找我四弟,看看他有啥办法。”
王玉麟口中的四弟,名叫王锡麟,号趾臣,因在家中排行老四,外人常称其为王老四。王锡麟这个人胆识过人,平日里仗义疏财,在当地有一定的威望,更是王家的主心骨。
此时,眼见满屋的川军,王玉麟第一个想到的人,便是自己的四弟——王锡麟。
王玉麟赶忙叫人找来了四弟,指着川军藏身的屋子,跟对方商量看看该怎么办。
王锡麟看着满屋的川军,眉头紧锁,以现下的情形,想要藏住这么多守军,很难,即便对方穿着民众的便服,那一口川味儿的外地口音,当场便会暴露无疑。
怎么才能将这些浴血奋战的川军送出城呢?王锡麟一面让家人从后园窑洞内出来给大家做饭,一面陷入了紧张的沉思当中。
这么多人,总藏在家中不是办法。
此时,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城北依然还有交火之声,日军是从城北攻入城内的,现下还没有搜进到南城根这边。
“不行,今晚必须走!”
王锡麟分析了当下的形势,认为现下大部分川军被压缩隐蔽在南城根一带,而鬼子刚进城,对城内尚不熟悉,还没注意到这一带。此刻趁着城内混乱一片的情形,从南城墙翻墙出去,是现下众人求生的唯一出路了。
当晚,趁着天黑,王锡麟找来几条大绳,然后派人去南城墙根一带,挨家挨户敲门,通知藏身民户中的川军士兵们逃生。
随后,王锡麟等人协助前来汇合的三百余名川军残部,将众人一一缒出了城外,这里面就包括团长孙介卿和一营营长张修文。(李家钰将军治军甚严,见团长孙介卿突围回来,后以孙介卿作战不力,将其秘密枪决。)
李家钰将军
送出这批川军之后,天已经蒙蒙亮了。不远处,日军士兵巡逻的皮靴声由远及近,那一声声起落踩踏,仿佛踩落在王锡麟等人的心头,让人倍感紧张和恐惧。
王锡麟等人迅速撤离南墙城根处,但回到家中的他们并没有丝毫的喜悦之感,因为,后园的政府人员以及其他还没有通知到的隐蔽川军,还没有出城。
这些人,该怎么逃出去呢?
王锡麟看着大哥,沉吟半晌,最终叹了口气:
“这么多人想要在日军眼皮子底下出城,必须得有个正当的理由。看来,这个汉奸我即便不想当,也不行了。”
我去投降
第二天,王锡麟便叫上好友郭定安,两人一起打着欢迎日军的小旗,找到了日军的头目,表达了自己的投降归顺之意,并主动表示,愿意帮助日军维持当地社会的治安稳定。
对于这种主动示好的汉奸,日军方面自然是十分欣慰,日军头目当即任命郭定安为临时“维持会会长”,王锡麟为“维持会副会长”。
当天,王锡麟便向日军头目提出建议,“眼下整个安邑城内,到处都是死尸,现下天气又这么热,尸体腐败难闻,再不处理,城内难免会发生瘟疫。当务之急,应该组织人员将城内尸体,抬到城外去掩埋。”
日军头目听完王锡麟的建议,觉得这位讲的很有道理,随即对方便让王锡麟负责,由维持会出面组织人员进行抬尸埋人。不过,为了防止城内残军逃逸,日军头目只允许王锡麟组织的民夫,从西门通行。
这个日军头目是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自己的这个放行令,最终放走了被困城内的政府人员和余下的残军。
王锡麟从日军驻地回到家中之后,立马以动员抬尸为名,让家人们到各家各户查访安排,悄悄通知藏在民户中的川军士兵们,穿上老百姓的衣服,化装成民夫的模样,拿着王锡麟办来的“良民证”,走出家门,根据王家的安排,前去抬运尸体。
这些人有的装作挖坑民夫,扛着锹、镢头;有的抬着门板,将尸体放在门板上,低头抬尸出城;至于那些重伤无法行走的伤兵,则被众人用篙席一裹,装作尸体,被其他川军抬着,一起出了城门。
为了以防万一,王锡麟站在西门口处,装作负责指挥的模样,一面给看防的日军哨兵不断递烟、讨好,一面大声催促、指挥着众人抬运“尸体”。
县长李崇才化装成老百姓的模样,和众人一起来到城门口,按照王锡麟事先交代的,众人将一具腐烂的尸体放在门口,故意呼累,站岗的日军闻见尸臭,顿时掩鼻大骂:
“抬走,抬走,快快地!”
王锡麟立即站出来,跟着不停地喊道:
“你们快抬远一点儿,再远点儿,记得一定要埋好!”
为了防止敌人发现来回进出城门的人数差异过大,王锡麟还找了不少城内的民户夹杂其中。川军埋完尸体之后,便一走了之,而这些掩护川军的民户们,则毅然调转回头,回到了那个凶险莫测的安邑城内。
就这样,来回抬运了两天之后,城内的川军官兵以及政府人员,基本都已逃出了城外。
当时,王锡麟等人觉得,此番救援任务,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完成了。
然而,所有人的没有想到,几天后的一个夜里,王家的大门再次被人拍开。
来人张口就是满满的川音:
“我们还没有逃出去!”
还有十几人
眼前的这十来个人,先前躲的地方比较偏僻,没有被王锡麟派出的人员通知到。后来众人听说牌楼巷王老四能救川军,便冒死出来,趁夜摸到了王家大院门前。
此时的王锡麟不禁犯难了,这两天,日军把守城门很严,盘查来往行人,查证件、搜身子,还要进行核照盘问,这些川军一张口,就必然露馅了。
想从城门那里混出去,基本不可能了。
那怎么办呢?
王锡麟和大哥商量了之后,决定再用一次“老办法”——翻墙出去。
当晚,过了半夜之后,王锡麟和两名家人趁着夜深人静之时,领着这群川军,悄悄摸上了城头,随后将绳索捆绑在城垛处,然后将这些士兵们,一个个缒出城外,逃生而去。
当晚,最后一名士兵落地之后,使劲抖了抖绳索,示意成功落地。王锡麟等人随后便准备收起绳索,迅速撤离。
然而,还没等他们抽起绳索之时,不远处的城墙角处,日军巡逻兵的脚步声突然传来,顺着声音望去,几束手电筒的亮光,四下晃动着,照射着城墙的墙体、垛口、墙头各处。
“快撤!”王锡麟低喊一声,随即拉着两人溜下城坡,钻进了暗处的灌木丛中躲了起来。
几人顺着灌木丛的缝隙看去,只见日军巡逻兵行进到众人缒送川军的地方,突然停住不动了。王锡麟正纳闷着,突然听见后面的伙计低声说道:
“不好了,刚才走得急,咱们绑在垛口的绳子,还没有取下来呢。”
王锡麟虽然心急如焚,但已然给敌人留下了证据,自己此刻也只能是无可奈何。果不其然,第二天一大早,日本人便将王锡麟和一众百姓叫到了城墙边,随后指着垂下城墙的绳子,大声问道:
“这是怎么回事?”
不少群众一看这个情况,登时便明白了有人在帮川军逃走,但谁愿意为日本鬼子效力,落个汉奸的骂名呢?
因此,在场的所有群众,都没人吭声,正当日军头目恼羞成怒之际,王锡麟假意端详了许久,然后装作见怪不怪的样子,慢条斯理地说道:
“太君,这其实也没有啥,真不算啥!这是老百姓出城去盐池偷换钱,过去经常能够看到他们用这个办法。现在城门关着不好出去,只好这样了。”
他这一说,周边的其他群众,也都立即跟着附和起来,连连称是:
“就是,就是,看着就像是。”
日军这边人生地不熟,听他这么确凿笃信地解释,又没有抓到别的证据,最终只好作罢。
看着日军远去的身影,王锡麟在袖内捏紧的手,渐渐松开了,心里不由暗自叹道,总算又是躲过一劫。
然而,救了这么多川军,而且王锡麟当初号召的民众为数众多,这么大的事儿,想要完全做得密不透风,根本不可能。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天还没亮,王锡麟的好友景文伯,匆匆地敲开了王家的院门。
推开门后,景文伯的第一句话便是:
“老四,不好了!”
暴露了
景文伯气喘吁吁地通知王锡麟:
“夜黑了(地方方言,昨天晚上的意思)有人把你放走川军的事儿,报告给日本人那边了。日本人今天就要来抓你,你赶快跑吧!”
披着单衣的王锡麟,听罢景文伯带来的消息,立马意识到事态紧急,当即戴了顶草帽,扛着一条扁担绑着两条绳,手拎镰刀,拉着十四岁的儿子,便急慌慌地出门而去。
出了门之后,王锡麟领着儿子急速向西城门走去,此时天还未亮,看守城门的伪军才将城门推开了一道缝。
“王会长,这么早,你这是要去哪儿呀?”推门的伪军一看王锡麟走过来,打招呼问道。
“赶早趁凉快,我去城外看看麦子熟了没有。”王锡麟故意定住脚步,悠闲自在地答道,随后与几名守军寒暄了几句,嘱咐众人好好看守城门,便领着儿子悠悠地出了城。
等下了沟坡,出了敌人视线之后,王锡麟便拉着儿子狂奔起来。
王锡麟当天一路疾行,先到张家坡,紧接着又拐到庙村,然后南下直到景德馨盐场,在那里见到了好友梁丽堂经理,最终在这里隐蔽了下来。
当时,盐场附近的蚩尤村住着不少从安邑城内逃出的川军,众人得知救命恩人到来,纷纷拿着烟酒、蛋肉前来探望感谢。第47军李家钰军长、第178师李宗昉师长更是立即派人邀请对方会见,对于先前王锡麟救护众多川军弟兄一事,当面致谢。
李宗昉
随后,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又亲自接见了王锡麟,后经卫立煌亲批、川军的支持,王锡麟在运城组织了抗日武装力量——第一战区盐池监护大队,主要负责监视日军和保护运潞盐道通畅。
为了武装这支队伍,王锡麟后来跟大哥商量,将家中的车马、棉花、以及部分盐店全部卖掉,购置枪械装备,在中条山一带与日军展开了多次交战,为抗战期间,保障抗日军民前后方食盐食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感谢阅读,这是《他曾为国之英雄无名》的第2篇,这部合集收集的是近代为国赴难的英雄、先烈们,他们有的早已名垂青史,如同天上璀璨的星辰;有的则隐没在历史之中,高光的时刻无人知晓,死去的时候寂如秋草。
我的任务则是,将他们真实地呈现给大家,让他们这些曾经为国的英雄、先烈们,在纷纭浩瀚的网络信息当中,能够为更多人所知,为更多人所识,让后世的我们能够知晓、铭记,那个人,那些人,他们曾经来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