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到来标志着冬天的正式开始,寓意着阳气开始慢慢回升。

冬至通常发生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今年冬至具体时间是12月21日17点20分20秒。

01

冬至三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候:蚯蚓结

蚯蚓被认为是阴曲阳伸的生物。冬至时节,虽然阳气开始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导致蚯蚓在土壤中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麋与鹿同科,但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属于阴。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即麋鹿的角开始脱落,标志着一轮新的生长周期开始。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的回归,山中的泉水开始流动并且变得温热。即使在寒冬,自然界中依然有生命力和变化发生。

02

冬至气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温度骤降: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普遍下降,尤其是北方地区,常出现零度以下的低温。

2.日照时间短:冬至当天,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导致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减少,进一步加剧气温下降。

3.天气干燥:冬季空气湿度较低,加上日照时间短,地表水分蒸发慢,空气相对干燥,易引发皮肤干燥、喉咙不适等问题。

4.寒潮频繁:冬至前后,冷空气活动频繁,常伴随降温、大风和降雪等天气现象,对农作物生长和交通出行造成一定影响。

03

冬至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饺子

在北方,冬至吃饺子是一个广泛流传的传统。这一习俗据说源于汉代,当时张仲景制作“祛寒娇耳汤”来救助冻伤的百姓,后来演变成冬至吃饺子的习惯,以此来驱寒保暖。

吃汤圆

在闽台及两广的部分地区,则有搓丸之俗。以糯米粉拌水揉成团,搓成实心或加馅料的圆子,入水煮熟,祭祀先人,叫作冬至圆,寓有祈盼家庭团圆、诸事美满之意。

j祭祖

冬至也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拜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

j吃羊肉

冬至还有吃羊肉的习俗。相传,这一食俗起源于汉代,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煮好的羊肉,大为赞叹,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如今这一食俗在部分地区还有所保留,每逢冬至,四川地区就迎来了喝羊肉汤的高峰期,人们认为喝羊肉汤可以暖身,抵挡当地的湿冷环境。

j九九消寒

冬至过后,我国各地将迎来“数九寒天”。从冬至这天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人们通过数九的方式来记录寒冷的日子,并期待春天的到来。

04

冬至古诗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减字木兰花·冬至》

宋·阮阅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来源:网络综合、小红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