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董卓,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残暴不仁,专横跋扈,荒淫好色,贪婪自私。
董卓的残暴令人发指。在他掌权期间,他曾纵容士兵在洛阳城中肆意劫掠,屠杀无辜百姓,抢夺财物,奸淫妇女,致使洛阳城陷入一片混乱与恐怖之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里。举个例子,他曾派军队到洛阳东南的阳城县,在百姓祭祀土地神时,将男子全部砍杀,把妇女和财物抢走,首级系在车辕和车轴上返回洛阳,谎称进攻贼寇获胜,残忍至极。
董卓专横跋扈,根本不把皇帝和朝廷官员放在眼里。他随意废立皇帝,将少帝刘辩废黜为弘农王,随后又将其害死,改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以此来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在朝堂之上,他更是肆意妄为,入朝不拜,剑履上殿,对群臣颐指气使,稍不如意便随意诛杀,令朝廷上下人人自危,破坏了原有的政治秩序。这也是他败亡的原因。
董卓十分好色,只要见到稍有姿色的女子,便强行掳掠至自己府中,供其淫乐。他甚至不顾伦理道德,染指皇帝的后宫。
董卓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疯狂掠夺财富。他不仅搜刮民脂民膏,还公然挖掘历代皇帝的陵墓,盗取其中的珍宝。
他还很天真,以为建一个郿坞就能确保自身的安全,曹操一句献刀就能打消他的怀疑。李肃几次哄骗就能让他放弃老天爷的示警,毅然决然的踏上死地。说来也奇怪,既然董卓十恶不赦,《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还要描写老天爷对他的提醒呢?
除了以上负面评价,还有正面的评价。
比如他有一定的军事谋略,在征讨边章和韩遂的叛乱时,尽管出师不利,但他临危不乱,抓住流星出现致使敌军战马惊鸣的机会,果断突袭,大获全胜。后来被叛军包围时,他又想出在河中筑坝捕鱼的计策,以此迷惑敌人,暗中率军安全撤退。
初到洛阳时,董卓手下兵力有限,他能巧妙地运用计谋,每隔四五天就让士兵晚上悄悄出城,第二天再大张旗鼓地进城,营造出一种兵多将广的假象,成功震慑了朝廷官员和其他势力。此外,他还使用离间计使吕布杀死丁原,接收了京城防卫部队,又挑拨吴匡和何苗的矛盾,不费一兵一卒吞并了他们的军队,迅速扩充了自己的实力,在洛阳站稳了脚跟,这些都体现了他在政治上的谋略和权术。
董卓在掌权初期,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曾采取一些手段来拉拢人心。他针对 “党锢之祸” 进行了 “拨乱反正”,为陈蕃、窦武等党人平反,恢复其名誉和待遇,还提拔了陈纪、韩融等党锢之徒,甚至对当朝大文学家蔡邕也加以重用,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为他赢得了部分文人、士大夫的支持,有助于他暂时稳定政局。甚至在董卓死后,蔡邕还在其尸体旁伏地痛哭。
最后一点就是,董卓很孝敬母亲,他封自己的母亲为池阳君,言语间透露出对母亲的尊重,安排专人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
其实董卓这个人还是很复杂的!
热门跟贴